王巨川
繼網絡意見領袖薛蠻子、《新快報》記者陳永洲、資深媒體人高瑜之后,郭美美是最新一個在央視鏡頭上“游街示眾”,受社會公審,向天下認罪的個人。擁有190萬追隨者的郭美美微博已在7月7日停止了更新,這個像蝴蝶翅膀一樣屢次在中國社會掀起風暴的90后女孩,作為網絡紅人的生命周期應該是到此為止了,沒有人希望再看到她領銜主演充滿狗血、跌宕劇情的“下一季”。
此番被國家媒體圍剿搞臭之后,就算紅會不呼吁人們忘記郭美美,這條擱淺沙灘的美人魚也注定要告別社會輿論,逐步被歷史遺忘。但是,郭美美幾年來的沉浮,無一不深深地打上了這個年代的印痕,成為考察社會民間記憶的標本。
標本意義之一:草根人物追逐財富和出名的不擇手段與荒唐瘋狂。
有輿論認為,“郭美美現象”幕后有推手,基于商業(yè)考慮而蓄意放大郭美美的荒唐行徑,是耶非耶無法判別,但是,改革開放積累了大量財富的一些人展示財富的暴發(fā)戶心態(tài)與行為,在年輕的郭美美身上充分表現出來,確實也是事實。相信內地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炫富、虛榮與拜金并非正確的心態(tài)和價值觀,但是在我們的社會里,有錢卻是一個人被認為成功的準則,而郭美美未落難之前,漂亮、年輕又有錢的形象在網絡廣泛傳播,對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影響和感染力,絕對不能忽視。
郭美美炫富,即使并非扭曲價值觀的始作俑者,但她的所作所為肯定強化了歪風,特別是對年輕一代的荼毒,相信要一段較長時間才可以清除。另外,郭美美不擇手段地追逐上位,也可以看做是對社會利益固化的一種自殺式的報復。她沒有可以和別人拼高低的親爹,就認了一個包養(yǎng)的干爹;她無法出人頭地,就自封了一個經理身份調戲輿論。郭美美的身上有《紅與黑》中于連的影子,戲弄了上流社會,也毀滅了自己。
標本意義之二:在巨大的利益交易面前道德變得一文不值。
郭美美在央視鏡頭前毫無掩飾地去掉了自己以前偽裝的面紗,坦承性交易的價碼,讓所有的猜想得到了證實。相信此刻所有的性工作者都只有羨慕嫉妒而無以為恨,要恨也只能恨自己。不能否認的是,中國這個原來是高度強調道德與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如今正面臨信仰與道德解體的危機。傳統(tǒng)價值體系不適應市場經濟環(huán)境是部分原因,而官僚行為失范,腐敗加劇,社會不公與貧富差距急速擴大等現實現象也是病灶。就連高高在上的央視,也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陷入貪腐的泥淖—男制片人主持人用手中的資源斂財,女主持人用姿色用身體斂財。
在道德層面上,其實誰都笑不出來,這似乎正應了那句民間俗語:有兒別笑做賊的,有女別笑嫁漢的。盡管人們知道什么叫做羞恥,什么叫做笑貧不笑娼,可當郭美美這樣的人得勢的時候,當她誤打誤撞讓中國紅十字會盡顯尷尬的時候,人們突然覺得恥感在今天已然不重要了。人們知道這是罪惡的,但是無法拒絕,即使想拒絕也是無能為力,最終就像埃博拉病毒那樣蔓延著。道德,并沒有喪失,只是在利益面前,在唯利的社會面前,它顯得力不從心或者微不足道了。
標本意義之三:家庭社會成為滋生罪惡的土壤和助推蔓延的舞臺。
《新京報》在評論文章中將郭美美定義成“多種社會問題的代言人”,文章指出,“是家庭問題、社會問題等共同打造了‘郭美美”。郭美美終將為“惡”付出代價,但她所“代言”的那些家庭或社會問題,同樣值得人們深思。
一個郭美美,其實不應該有這么大的能量的。說她影響了社會公正,危害了社會誠信,誤導了公眾認知,破壞了社會秩序,實在是夸大了郭美美的影響力。社會公正被郭美美這樣攪一下就被危害和破壞,未免也太過脆弱。如果把郭美美當做一面鏡子,倒是照出了社會中不少人的浮夸、喧囂、虛妄、荒誕之處。郭美美其實并不“美”,愛慕虛榮,追求奢華,這不是美;組織賭局,參與性交易,已是犯罪,這更不美。然而有人卻在不遺余力地追捧這種美,在圍觀中自嗨,在窺探中自淫。愈是低俗、愈是往下三路走的人物與情節(jié),愈容易形成熱度,愈容易受到追捧,這是郭美美式的鬧劇背后的癥結所在。在郭美美的大戲里,配角們這么給力,一個個激情四射,讓主角情何以堪?尤其是在郭美美被扒下那件華麗虛榮的袍子之時,連一些主流媒體都打了雞血般的狂歡不已,將郭美美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扒拉出來。公權力用違背法治又有道德瑕疵的手段,通過羞辱個體來疾呼道德,本身其實就不道德,宣傳效果其實是適得其反。
標本意義之四:任何挑戰(zhàn)法律的犯罪與背離正道的投機終將自負其責。
三年前,郭美美以“中國紅十字會商業(yè)總經理”的身份在微博上炫富之后,不僅一夜之間在網絡空間掀起軒然大波,個人也急速躥紅,微博擁有了190萬粉絲,可謂紅得發(fā)紫。炫富的微博與云山霧罩的胡謅,竟然改變了數億中國人對有著官方背景的中國紅十字會的信任,讓一個有著官方背景的組織受到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不得不一再撇清關系甚至自查并修改章程。此后三年,郭美美又屢屢上映連續(xù)劇的續(xù)集,參拍《海天盛筵》,叫板紅十字會,似乎真戴上了成功人士的桂冠。豈不料在全社會反腐的大背景下,北京警方的一次出擊,被官媒統(tǒng)一“起底”的郭美美又在一夜之間被打回了原形,除了炫富、拜金、被包養(yǎng)外,她的身上還增加了新的罪惡標簽:嗜賭成性、私設賭局、欺詐、高價賣淫、貪得無厭等等。連她不讓人羨慕的家庭背景與家族犯罪前科等私密信息,也被昭告天下。
郭美美的三年沉浮給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警示:任何名譽財富的爭取都需要在法律的底線以上進行;任何挑戰(zhàn)社會的投機終將惡有惡報。
珍愛生命,珍惜青春,當以郭美美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