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培養(yǎng)研究

    2015-01-08 11:35:40吳景芝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15年4期
    關鍵詞:助長人際維度

    吳景芝

    (蘭州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一段時間以來,媒體網絡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和行為的報道大有給大學生 “集體毀容”之勢。有關劉海洋潑熊、馬加爵殺人、藥家鑫撞人、留學生汪某在機場刺母等等報道不斷上演,并在分析時不加區(qū)分地以 “現在的大學生”口吻以點帶面,以偏概全,遮蔽了存在于大多數大學生身上的積極的、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因素,這對于社會公眾客觀地認識大學生心理行為起到消極暗示和誤導作用。20世紀末在西方興起的積極心理學為我們認識大學生心理行為打開另一扇窗戶。積極心理學倡導的理念和方法直擊消極心理學模式關注人的病理式、問題式心理行為的傳統(tǒng),提倡心理學家的使命應該是“有助于人們走向幸福,使兒童健康成長,使家庭幸福美滿,使員工心情舒暢,使公眾稱心如意”。[1]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關注人群也不再局限于有心理問題的少數人,而是面向一切人群。要求心理學家應該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方面。目前,這一理論和方法逐漸被國內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認可和接納,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基于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的調查,較全面地展示和分析現代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因素和品質,并通過積極心理與大學生學習、發(fā)展及自我滿意度的關系分析深入探討開展大學生積極心理培養(yǎng)的價值與策略。

    一、大學生積極心理調查

    本次調查參照苗元江編制的 《綜合幸福問卷》(MHQ)[2]和孟萬金關于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模式以及量表編制的維度[3],以自編的 《大學生積極心理調查問卷》《大學生自我滿意度調查問卷》和《大學生積極心理訪談提綱》為研究工具?!洞髮W生積極心理調查問卷》共56道題目,包括認知、人際、情感、團隊和調控5個維度,采用5點計分。對問卷進行預測修訂,同質性信度系數為0.928,信度很好。《大學生自我滿意度調查問卷》共47道題目,包括學習滿意、專業(yè)滿意、人際滿意、能力滿意和主觀幸福感5個維度,采用5點計分。經預測與修訂,問卷同質性信度系數為0.873,信度很好?!洞髮W生積極心理訪談提綱》為半結構式訪談提綱,圍繞大學生積極心理行為設計了9道題目。

    本次調查樣本選自甘肅省6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學生,共發(fā)放問卷1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48份,問卷回收率95%。具體樣本分布為男生647名,女生401名;大一315名,大二228名,大三270名,大四235名;獨生子女491名,非獨生子女557名;學生干部311名,非學生干部737名。訪談各類學生共計11名。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統(tǒng)計分析。

    二、大學生積極心理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積極心理的總體分布

    基于本次調查發(fā)現,大學生在積極心理問卷各個維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人際(3.81)、情感(3.8)、團隊(3.8)、調控(3.53)和認知(3.42)。即是說,對大學生積極心理貢獻最大的是人際,情感和團隊居中,調控和認知較低 (圖1)。以一周為單位調查大學生的積極情緒構成發(fā)現,來自人際交往的積極情緒所占積極情緒比例最高,為39.5%,其次是校園活動(27.6%)、學習(21.1%)、家庭(9.8%)以及其他(2%)。這說明人際交往及其相關方面內容如交往愿望、交往的熱情度、朋友的數量、人際和諧度、交往的真誠度等是大學生積極心理的主要構成內容,也是主要影響因素。

    圖1 大學生在積極心理問卷各維度上的得分

    情感和團隊維度的得分都是3.8,其中情感維度主要調查大學生的情感認知、愛及愛的感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挫折的積極態(tài)度等內容。調查結果顯示,以一周為單位,51.1%的大學生能完全意識到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38.4%的學生能基本意識到,10.5%的學生意識不到;65.3%的學生能在一周內一半以上的時間有愛的感受和體會,23.2%的學生偶爾能夠感受到,另有11.5%的學生未能感受到;35.2%的學生有對生活的熱情和自豪感,45.2%的學生偶爾有這種感受,還有19.6%的學生沒有此種感受;39.3%的學生遇到困難和不如意的事情能夠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積極應對,40.8%的學生基本能做到這一點,還有19.9%的學生做不到這一點。以上數據表明,大部分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良好,能夠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熱情,遇到困難和挫折能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當然,尚有部分學生心態(tài)低迷,不夠積極樂觀。

    團隊維度主要調查大學生團隊及活動參與意識與行為,包括團隊參與、團隊適應、團隊合作、團隊交往以及參與團隊的收獲等內容。調查數據顯示,本次調查對象中參加各種社團的學生597名(57.0%),其中學生干部311名 (29.7%),所有調查對象均多次參加各類校園社團活動。其中,71.2%的學生認為參加社團活動受益很多,有助于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47.9%的學生認為有助于增長自己的信心和積極心態(tài),還有9.4%的學生認為參加社團活動增添了自己的憂慮感。由此,對多數學生而言,社團活動是使其發(fā)揮特長、增長信心的地方,對少數學生則從中體驗到挫折感和消極情緒。在訪談中發(fā)現,這些消極體驗或許來自社團活動與學習沖突、社團中的人際交往以及學生自身性格因素。

    調控維度主要調查大學生心理與行為的自我調整、自我控制、毅力等內容。調查結果發(fā)現,22.7%的學生能夠很好地控制協調自己的心理行為,58.3%的學生基本能做到這一點,19.0%的學生則做不到;49.6%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保持基本的毅力,50.4%的學生則反映自己的毅力不足。這一維度的數據表明,大學生具備基本的對自己心理行為的協調控制能力,但尚且不夠成熟。

    認知維度是調查問卷中得分最低的,主要調查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思維力等內容。調查結果顯示,50.1%的學生對各種學習有濃厚的興趣,23.9%的學生有較濃厚的興趣,還有26.0%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興趣不足;10.0%的學生總是在生活學習中嘗試著創(chuàng)新,51.3%的學生基本能做到這一點,還有38.7%的學生認為自己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25.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思維活躍發(fā)散,對思考新問題有濃厚興趣,47.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思維比較活躍發(fā)散,27.4%的學生則認為自己的思維不夠活躍。這些數據表明,大多數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興趣,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需求,思維比較活躍,但也有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維活躍性不足。

    (二)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分類比較

    比較不同類別大學生在積極心理問卷各個維度上的得分發(fā)現,不同年級學生在5個維度上的得分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性別的學生在除人際之外的其他四個維度均存在顯著差異,男生在認知(t=10.42,p<0.001)、情感(t=3.02,p<0.01)、團隊(t=3.48,p<0.01)、調控(t=9.75,p<0.001)4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在5個維度均存在顯著差異,具體是獨生子女在認知(t=5.81,p<0.001)、人際(t=9.37,p<0.001)、團隊(t=6.88,p<0.001)3個維度的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在情感(t=8.03,p<0.001)和調控(t=7.90,p<0.001)2個維度得分低于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參加社團的大學生在人際(t=2.20,p<0.05)、情感(t=2.47,p<0.05)和團隊(t=2.41,p<0.05)3個維度得分高于沒有參加社團的學生,在認知(t=-3.69,p<0.001)和調控(t=-2.34,p<0.05)2個維度得分低于沒有參加社團的學生。比較是否交有男/女朋友的大學生5個維度的得分發(fā)現,兩個群體在除團隊之外的其他4個維度均存在顯著差異,具體是交有男/女朋友的大學生在認知(t=8.06,p<0.001)、人際(t=4.90,p<0.001)、情感(t=4.34,p<0.001)和調控(t=7.18,p<0.001)4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沒有男/女朋友的大學生。比較經歷重大挫折和沒有經歷重大挫折2類大學生的得分發(fā)現,2類群體在除情感和團隊之外的其余3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具體為經歷挫折的學生在認知(t=3.75,p<0.001)和調控(t=2.01,p<0.05)2個維度得分高于未經歷挫折的學生,在人際(t=-2.76,p<0.05)維度得分低于未經歷挫折的學生。比較不同生活費水平大學生5個維度的得分發(fā)現,4類(月生活費400元以下、400-800元、800-1200元、1200-1600 元)不同生活費水平的學生在認知(F=35.55,p<0.001)、人際(F=8.94,p<0.001)、情感 (F=6.30,p<0.001)、團隊(F=13.36,p<0.001)和調控(F=9.31,p<0.001)5個維度均存在顯著差異。

    以上分析表明,不同類別的大學生其積極心理各維度存在一定差異。年級不是影響積極心理的顯著因素,但性別、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參加社團、是否交有男女朋友、是否經歷重大挫折、生活費的水平都是影響大學生積極心理差異的顯著因素。

    (三)大學生積極心理與成長的關系

    根據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積極心理和個人成長具有良性助長效應,[4]即大學生從成長中獲得的自信、滿意、自我成就等能夠增加積極心理因素,而積極心理反過來又會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本次調查中,計算積極心理問卷各個維度與自我滿意度各個維度的相關系數發(fā)現,均在0.01的統(tǒng)計檢驗水平上顯著相關 (表1)。表明總體上大學生積極心理與學習發(fā)展及自我滿意度的助長作用極其明顯,也表明積極心理對大學生成長有重要意義。

    表1 大學生積極心理與自我滿意度的相關

    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積極心理對成長的影響,以大學生班級綜合排名為指標,分為上、中、下3個等級,相關結果計算發(fā)現 (表2),班級綜合排名為上的學生其積極心理各維度與個人滿意度在0.01的統(tǒng)計檢驗水平上顯著相關,表明積極心理與個人發(fā)展的助長效應十分明顯。班級綜合排名為中的學生其積極心理各維度與個人發(fā)展的專業(yè)滿意、人際滿意2個維度均在0.01統(tǒng)計檢驗水平上顯著相關,表明助長效應十分顯著;積極心理的認知和調控維度與學習滿意在0.01統(tǒng)計檢驗水平上顯著相關,存在助長效應,但人際、情感、團隊3個維度與學習滿意不相關,不存在助長效應;積極心理各維度 (除團隊外)與能力滿意顯著相關,存在助長效應。班級綜合排名為下的學生其積極心理各維度與個人發(fā)展的專業(yè)滿意、人際滿意、能力滿意3個維度顯著相關,存在助長效應;積極心理各維度 (除認知外)與學習滿意顯著相關,存在助長效應。

    表2 不同班級綜合排名大學生積極心理與個人發(fā)展的相關

    以上數據表明,整體上,大學生積極心理與個人發(fā)展存在顯著相關,但不同班級綜合排名的大學生其積極心理與個人發(fā)展的關系存在差異。綜合排名為上的學生積極心理與個人發(fā)展的助長作用十分明顯,綜合排名為中的學生積極心理的部分維度與個人發(fā)展存在助長效應,綜合排名為下的學生除認知與學習滿意之外的其他維度也都存在助長效應。

    三、大學生積極心理培養(yǎng)的內容與路徑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總體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呈現出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大學生的積極心理與其生活、學習、成長、自我滿意度等方面都存在助長效應;不同類別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存在一定差異,其積極心理與個人發(fā)展的關系也存在差異。但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也還存在來自學習、人際、家庭、自身等影響積極心理發(fā)展的不利因素,仍有部分大學生對積極心理的感受不夠強烈,心態(tài)比較低迷,行為不夠積極,這成為影響大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不利因素。面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如此發(fā)展態(tài)勢,作為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大學,應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與方法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始終,切實轉變人才培養(yǎng)理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質量,進而培養(yǎng)出心態(tài)良好、行為積極、能力卓越的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優(yōu)秀人才。

    (一)積極心理成為一種人才培養(yǎng)理念

    就目前國內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而言,盡管不斷強調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以知識、技能學習為目標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仍然大行其道,以生為本,重視大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主動性作用的發(fā)揮仍然不夠充分,多數大學生甚至是在被動學習。所以在大學校園頻頻出現逃課、對大學生活不感興趣、離校出走、甚至輕生等消極行為。在學習觀、人才觀、健康觀、幸福觀都在發(fā)生急劇轉型的社會背景下,大學也應順應時代要求,轉變人才培養(yǎng)理念,將積極心理和行為的培養(yǎng)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訴求。積極心理學理論強調人的一切發(fā)展?jié)摿Φ募ぐl(fā)和培養(yǎng),強調積極心理力量的助長作用,重視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積極心理學理論認為每個個體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教育的作用在于不斷激發(fā)這種需要和創(chuàng)造條件幫助個體實現發(fā)展目標。大學應重視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需求,不僅幫助他們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還應培養(yǎng)其愛與感受愛的良好心態(tài)與社會適應能力、積極的行為處事能力、面對挫折與責任擔當能力、協調人際關系與合作共事能力等積極心理行為品質。大學生積極心理與行為品質的培養(yǎng)具有個體功能,有助于激發(fā)大學生的積極心理潛能,有助于樹立積極心態(tài),有助于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模式,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集體功能,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他人、化解集體中的沖突、提高集體活動效率、維護集體利益;具有社會功能,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發(fā)揮應有的社會價值。

    (二)大學生積極心理培養(yǎng)的核心內容

    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人的積極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鼓舞與幫助人去追求和創(chuàng)造幸福。一些學者提出的6個維度20個分項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結構及開發(fā)出的積極心理測試量表為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內容選擇和效果評定提供了保障。[5]結合多年來國內大學生積極心理研究的內容、大學生成長的需要以及本次調查研究的結論,筆者認為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應以認知能力、人際能力、愛的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激發(fā)與提升為核心內容。

    認知能力是大學生對自己與他人及社會的認識和評價活動,是所有心理行為活動的初始階段,培養(yǎng)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首先應樹立起正確的認知觀。如激發(fā)大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深化思維能力,養(yǎng)成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等。這些積極的認知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其他積極心理行為的認識基礎。根據本次調查,人際是大學生積極心理得分最高的維度,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影響最大,也是學生急需引導與幫助的議題。對大學生人際能力的培養(yǎng)應以樹立正確的交往態(tài)度和動機、培養(yǎng)交往的熱情與真誠感、明確交往的原則規(guī)范、積極應對交往挫折等為主要內容?;仡櫧陙泶髮W生的極端行為事件,刨根問底,多與人際交往受挫相關。因此,通過提升人際能力,可以幫助大學生從中樹立自信、獲得尊嚴。針對近年來社會對大學生缺乏感恩、缺乏愛心等的指責,對大學生愛的引導教育也迫在眉睫。對大學生愛的教育應從感受愛與學會愛兩條路徑出發(fā),一方面引導學生正確辨別、感受來自他人的關心與愛護,學會感受愛與幸福,學會感恩;一方面應激發(fā)學生愛的潛力,學會愛護、關心別人,對社會有愛心和責任感。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指大學生應有對自己心理行為的節(jié)制和協調能力,切忌自由放任抑或縮手縮腳。培養(yǎng)內容應以對自我心理行為的意識、消極心理行為的化解、毅力與自制力的培養(yǎng)、積極心理的自我暗示與鼓舞等為內容。大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以團隊合作意識、團隊責任意識、團隊角色意識、團隊中挫折感的化解等為內容,幫助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必然性與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團隊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以上5項培養(yǎng)內容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共同支撐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培養(yǎng)與形成。

    (三)大學生積極心理培養(yǎng)的根本路徑

    在高校,大學生積極心理培養(yǎng)的依賴路徑很多,如課堂教學、校園活動、社會實踐等,但根本路徑是心理健康教育。國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歷經了艱難曲折的發(fā)展歷程,也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隨著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誕生與發(fā)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傳統(tǒng)模式受到挑戰(zhàn)。[6]因此,首先,必須從觀念、理論基礎與實踐模式上轉變消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消極的預防和被動的心理干預轉變?yōu)榉e極開發(fā)大學生的潛能,從面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轉向面對全體學生,從在心理咨詢中心 “守株待兔”到深入校園與學生生活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動。其次,構建集心理健康課程、日常咨詢、心理健康活動、積極心理宣傳、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等于一起的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構建“班級-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三級心理素質拓展與防護體系,在大學生培養(yǎng)中形成大心理健康觀,將學生積極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融入教學、校園活動、社會實踐等人才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處處都能夠感受到積極力量的熏陶與鼓舞,激發(fā)每個學生的積極心理潛能。再次,應加強大學生積極心理的跟蹤與研究,及時了解大學生心理行為的新變化與新需求,通過理論研究,使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中國化,奠定大學生積極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理論基礎。最后從技術上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探索豐富多樣、高效實用的積極心理素質拓展技術,滿足大學生積極心理行為成長需求,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培養(yǎng)心態(tài)積極、行為健康的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1] 苗元江.余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 [J].南京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3,(2):81.

    [2] 苗元江.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論與測評研究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365.

    [3] 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J].教育研究,2008,(5):41-45.

    [4] 曾秀蘭.大學生積極心態(tài)狀況調查與思考 [J].中國青年研究,2008,(3):103.

    [5] 王新波.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研究 [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41.

    [6] 馬喜亭.高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J].北京教育,2011,(7-8):12.

    猜你喜歡
    助長人際維度
    豆粕:阿根廷工人罷工助長市場,豆粕價格重回高位
    當代水產(2021年1期)2021-03-19 05:17:10
    長高的痛苦旅程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搞好人際『弱』關系
    從《戰(zhàn)國策》看人際傳播中的說服藝術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拔苗 助長
    光的維度
    燈與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詞的人際功能探討
    劍南文學(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警惕!整天看手機助長雙下巴
    广昌县| 大渡口区| 林芝县| 信阳市| 醴陵市| 海丰县| 浦北县| 江津市| 屏东市| 饶河县| 汾阳市| 仲巴县| 铁力市| 拜泉县| 抚州市| 如东县| 蛟河市| 黄冈市| 城市| 江源县| 仁布县| 北京市| 永川市| 嵊州市| 新营市| 崇礼县| 无棣县| 吉安市| 大余县| 尉氏县| 桦南县| 乌兰浩特市| 梅河口市| 射洪县| 海林市| 浠水县| 东明县| 临颍县| 江口县| 阿尔山市|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