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梅
遼寧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放射線科,遼寧開原 112003
雙螺旋CT檢測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劉秀梅
遼寧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放射線科,遼寧開原 112003
目的對雙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對該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可以下肢血管病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雙螺旋CT檢查,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結果58例患者均順利完成雙螺旋CT掃描檢查,所有血管顯影清晰完整,無運動偽影及階梯狀偽影。共對1226段血管進行評價,其中891段血管狹窄。結論雙螺旋CT造影術具有準確率高、無創(chuàng)操作、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雙螺旋CT;糖尿??;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SO,artherosclerosis obliterrans)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給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ASO是因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下肢動脈出現變窄、閉塞、堵塞,從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研究指出,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為ASO的常見誘因。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DLASO,diabetic lower limbs 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在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后期會出現肢體靜息痛,嚴重會導致肢體潰瘍及壞疽,甚至肢體硬化、截肢等[2]。因此,DLSAO的早期診斷對于該病的臨床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該院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DLASO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雙螺旋CT應用到DLASO的臨床診斷中,取得理想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DLASO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齡為62~87歲,平均年齡為(68.6± 5.9)歲。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及對含碘對比劑過敏者。1.2檢查方法
以德國SIEMENS公司生產的SOMATOMEmotion CT機進行掃描,CTA完成包括原始圖像采集及圖像后處理,具體方法為:先以4 mm層厚平掃,在此基礎上確定興趣區(qū)范圍,并確定掃描參數。掃描的相同之處:X線管電壓為120 kV,自動毫安。興趣區(qū)的掃描層厚為1 mm,60~80 mL非離子型對比劑,注射流速為3.5 mL/s,以高壓注射器行流程控制注射,掃描的延遲時間為10~15 s。將掃描圖像傳送至工作站,以MIP、MPR及VP處理技術處理重建。所有的圖像均由3名高年資診斷醫(yī)師進行雙盲分析。
1.3 統計方法
對所得數據以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對計數資料以進行χ2檢驗,以例數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以s)的形式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58例患者均順利完成雙螺旋CT掃描檢查,所有血管顯影清晰完整,無運動偽影及階梯狀偽影。共對1226段血管進行評價,891段血管狹窄:輕度狹窄401段,中度狹窄225段,重度狹窄192,閉塞73段。1226段血管中發(fā)現血管壁鈣化與鈣化斑塊1082段,VR、MIP、MPR均可理想顯示,如圖1~4。
DLASO多發(fā)于40~70歲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的常見發(fā)病部位,并且隨著年齡增大、病程延長,該病的危險性也在不斷提高,發(fā)病率為非糖尿病患者的7~10倍左右,并且具有發(fā)病早、病情重、進展快、截肢率高等特點[3]。該病主要同病程、糖化血紅蛋白、血壓、血脂等因素相關[4]。病理表現主要有管壁內膜粥樣硬化、纖維化、管壁中膜鈣化、纖維化,晚期多合并管腔內血栓形成,最終導致肢體壞疽。雙螺旋CT是一種無創(chuàng)、快捷、準確的檢查手段,對于DLASO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
圖1
圖2
圖4
注:圖1、圖2雙側脛前動脈狹窄、中段閉塞,而左脛后動脈上段無明確的腓動脈分支,脛后動脈下端存在一分支血管,考慮為走行變異。圖3、圖4腹主動脈與雙側髂動脈存在多處斑片狀致密斑,提示存在動脈硬化,右側髂外動脈局部顯影中斷,提示閉塞。雙側脛前動脈及腓動脈的中下段斷續(xù)顯影,表明動脈不完全閉塞。
圖3
該研究中,58例DLASO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下肢動脈病變。該研究結果表明糖尿病導致的ASO更容易累及膝以下的下動脈,板塊性質以混合斑塊及鈣化斑塊為主。因為糖尿病病程比較長,因此鈣化斑的數量更多,分布更為廣泛,符合相關文獻報道[5]。
總而言之,雙螺旋CT檢測能夠準確顯示糖尿病導致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病變程度,能夠準確顯示病變的部位、程度、范圍、側枝及閉塞遠側動脈,從而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依據。
[1]萬榮超,陳加軍.64層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的應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雜志,2014,14(3):85-88.
[2]郭春樸.16層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影像雜志,2011,1(6):46-47.
[3]方長海.雙螺旋CT在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中的應用價值[J].安徽醫(yī)學,2013,34(7):982-985.
[4]蕭劍彬,林少芒,張智輝,等.多層螺旋CT對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3):1-4.
[5]劉金生,舒僑,葉建輝,等.128層螺旋CT血管成像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2):116-117.
R816.2;R587.1
A
1672-4062(2015)02(b)-0106-01
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