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鳳英
梨樹縣中醫(yī)院,吉林四平 136500
益消復癱湯治療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
尹鳳英
梨樹縣中醫(yī)院,吉林四平 136500
目的 分析益消復癱湯治療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該院84例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按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2例,觀察組予益消復癱湯治療,對照組予補陽還五湯治療,比較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血脂變化、神經(jīng)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結果 兩組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TC和LDL水平、NIHSS與ADL評分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各項指標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益消復癱湯對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的療效顯著。
益消復癱湯;2型糖尿病;腦梗死;療效
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引起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患者因腦損害嚴重而導致預后較差,因此如何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預后是臨床研究難點[1]。該研究將42例行益消復癱湯治療的該病癥患者,與行補陽還五湯治療患者比較,以期為日后醫(yī)師選擇用藥時提供參考,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該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42例,觀察組男女比例22:20,年齡37~65歲,平均(50.97±8.61)歲,腦梗死病程1~6 m,平均(3.51±0.24) m;對照組男女比例23:19,年齡36~68歲,平均(52.13±9.47)歲,腦梗死病程1~6 m,平均(3.49±0.27)m。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健康宣教、控制飲食和運動指導等糖尿病基礎治療,必要時行吸氧、降壓等治療,降糖等西藥用法用量維持不變,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口服益消復癱湯,具體藥方包括黃芪、黃連、桑枝、水蛭、地龍、馬齒莧、鬼箭羽,以機器煎藥,2袋/付藥,150 mL/袋,1袋/次,2次/d;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口服補陽還五湯,具體藥方包括黃芪、紅花、赤芍、當歸、川穹、桃仁、地龍,用法用量均同觀察組;兩組患者均連用8周。
1.3 觀察指標與判斷標準
依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患者進行中醫(yī)證候評分:無主癥者為0分,主癥輕者2分、中者4分、重者6分,無次癥者為0分,次癥輕者1分、中者2分、重者3分[2]。統(tǒng)計患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按照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價患者神經(jīng)功能,得分與神經(jīng)功能成反比;根據(jù)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患者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能力越高[3-4]。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相關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內或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證候積分
兩組治療后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證候積分[分,()]
表1 兩組證候積分[分,()]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n=42)34.56±6.33(10.48±1.80)*#對照組(n=42)32.71±7.08(18.39±2.17)*
2.2 兩組血脂比較
兩組治療后TC和LDL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NIHSS與ADL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NIHSS與ADL評分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NIHSS與ADL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NIHSS與ADL評分比較[分,()]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時間NIHSSADL觀察組(n=42)治療前9.43±3.5726.54±16.21治療后(3.29±1.84)*#(60.03±24.56)*#對照組n=42)治療前9.56±3.4227.19±16.18治療后(4.60±1.81)*(58.42±23.15)*
祖國醫(yī)學雖然將糖尿病和腦梗死分別歸于“消渴”范疇與“中風”范疇,但其認為兩種病癥因發(fā)病機制類似而常合病,具體表現(xiàn)在人體消渴日久后脾氣容易虧虛,血運亦受到阻礙而導致脈絡瘀滯,最終使得患者發(fā)生消渴時合并中風[5-6]。中醫(yī)理論認為氣虛血瘀、痰淤絡阻是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疾病的發(fā)生機理,所以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是治療該病的關鍵所在。該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經(jīng)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治療前均有降低,但觀察組積分降低幅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知:益消復癱湯在改善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臨床癥狀方面的效果優(yōu)于補陽還五湯。這與臧志萍等人獲得的文獻研究成果具有一致性,得以進一步證實益消復癱湯應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疾病中具備可行性、有效性[7]??紤]上述結果產生的原因可能在于:肥胖、高熱量飲食及體力活動不足是形成2型糖尿病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該研究中全部患者均行飲食控制和運動指導等基礎治療,所以兩組患者癥狀均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觀察組加服的益消復癱湯是以善治氣虛的黃芪為君藥,主要起益氣固表、托毒生肌作用;以水蛭、地龍和鬼箭羽為臣藥,主要發(fā)揮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的功效;以黃連、桑枝和馬齒莧為佐藥,主要加強止渴利尿的效果,以上諸藥標本兼治、攻補兼施,共奏祛邪扶正之效,得以進一步緩解患者癥狀[8-9]。
表2 兩組血脂比較[(),mmol/L]
表2 兩組血脂比較[(),mmol/L]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時間TCTGHDLLDL觀察組(n=42)治療前6.40±1.052.83±0.551.41±0.323.25±0.37治療后(4.72±1.14)*#2.52±0.431.50±0.19(2.59±0.54)*#對照組(n=42)治療前6.39±1.102.71±0.641.42±0.283.21±0.47治療后(5.62±0.87)*2.38±0.371.46±0.25(2.82±0.53)*
同時根據(jù)本研究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指標中的TC和LDL水平明顯比治療前更低,且觀察組改善程度略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其可能是因為患者進行積極運動后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加之益消復癱湯配以降血糖和血脂的黃連、水蛭、地龍、馬齒莧和鬼箭羽,進而有利于調節(jié)患者體內血脂水平。另外本次結果顯示,經(jīng)治療后,兩組患者的NHI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同時ADL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并且觀察組所得評分的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益消復癱湯在改善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更加具有積極作用。推測主要是因為患者發(fā)生腦梗死后,其神經(jīng)功能缺失癥狀逐漸顯現(xiàn)并呈階梯式加重,因而應用益消復癱湯減輕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缺損程度是有效治療措施,而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后又有助于增強日常生活能力[10]。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應用益消復癱湯治療的效果良好,不僅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而且可改善其血脂指標、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實際臨床應用價值。
[1] 張鮮紅.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6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4(1):142-143.
[2] 臧志萍,孫志升,韓東利,等.益消復癱湯治療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5,1(12):76-79.
[3] 時豐,王輝.糖尿病并發(fā)腦梗死4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5(16):52-53.
[4] 夏明武,賀軍.腦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2,8(11):832-834.
[5] 臧志萍,曹曉嵐,孫志升.中藥益消復癱湯對2型糖尿病并腦梗塞血液指標的影響[C]//北京: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2013,257-260.
[6] 趙詠梅,張敏,邸艷榮,等.2型糖尿病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溶血磷脂酸水平變化[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5(27):505-506.
[7] 臧志萍,孫志升,韓東利,等.益消復癱湯對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8(12):916-917.
[8] 臧志萍,曹曉嵐,孫志升.中藥益消復癱湯對2型糖尿病并腦梗死患者血液指標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8(11):947-948.
[9] 張璽,王宏,賈瑞超,等.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4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2(17):1342-1345.
[10] 李霞蓮,尹莉莉,胡曉裕,等.2型糖尿病并發(fā)腦梗死的臨床危險因素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22(35):3059-3063.
R58
A
1672-4062(2015)06(b)-0078-02
2015-03-20)
尹鳳英(1972.4-),女,滿族,吉林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腦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