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亢 (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213017)
例談體育教學模式的選擇—以四年級跨越式跳高教學為例
錢亢 (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213017)
毛振明教授把體育教學模式定義為“是體現某種教育思想的教學程序,它包括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過程結構和相應的教學方法體系。主要體現在教學單元和教學課的設計和實施上?!庇捎隗w育教學目標的多元性、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教學過程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教學模式選擇的合理性決定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厘清各種教學模式的特征和側重點,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是當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對教學模式的主流分類
國內外對體育教學模式有多種分類方法,本文主要參考毛振明《關于體育教學模式研究》和邵偉德《體育教學模式的分類和選用策略研究》對體育教學模式的分類,作為研究體育教學模式選擇依據(見表1)。
(二)相關教學模式的概念
1.第Ⅰ大類“運動技能教學類模式”:也經常被稱為“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比較注重系統(tǒng)的運動技能傳授,是以系統(tǒng)教學理論為基礎,主張遵循運動技能掌握的規(guī)律性來安排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和模式。
2.第Ⅱ大類“心理發(fā)展類模式”:以發(fā)展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預設情景、提出問題等途徑引導學生開展學習,從而獲得快樂、愉悅、成功等積極的心理感受。這類教學模式分個體發(fā)展類和社會適應能力類,前者注重發(fā)展智力、情感和個性發(fā)展,后者強調與人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fā)展。
3.第Ⅲ大類體能訓練類模式:以發(fā)展學生體質和體能為目的的教學模式。在整課教學時一般不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在“課課練”、體能專項練習中運用較多,主要的教學方式是“布置練習任務—反復練習—完成任務”。
表1 體育教學模式分類
表2 跳高單元各課時教學模式選擇建議
本文以四年級跨越式跳高為例,從同一個單元不同課時的模式選擇、同一個教學內容不同的模式選擇和一節(jié)課中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選擇三個層面進行分析,以提供多元選擇的依據。
(一)同一個單元不同課時的模式選擇
雖然跳高的技能要求較高,但在不同課時里,還是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筆者將四年級跨越式跳高分六個課時(見表2),針對教學重難點,提出教學模式選擇的建議。
(二)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模式選擇
不同的教學模式會使課堂展現不同的教學特征,在選擇教學模式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本文以跳高第四課時“助跑三五步,跳過一定高度的橫桿”為例,通過分析5種常用教學模式,梳理不同教學模式下的設計重點(見表3),為教學模式的最優(yōu)化選擇提供參考。
表3 例析五種常見教學模式的運用
(三)一節(jié)課中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選擇
小學體育教學的特性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以某種教學模式為主多種模式的綜合運用,以便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本文以跳高第四課時“助跑三五步,跳過一定高度的橫桿”為例,主教學模式為情景式(見表4),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選擇其他的教學模式,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表4 例析一節(jié)課中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選擇
顯然,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運動項目也會有不同的教學模式,而某些項目出于安全因素考慮,是不適合選擇發(fā)現式、探究式等模式的,如體操、游泳等。本文所說的“多元選擇”并不代表每個項目都要多種模式的同時選擇,這個需要辯證認識?!敖虩o定法”,只有適合教學條件、能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模式就是好的模式,這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最終要求,我們應該共同為之思考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