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若冰(長春光華學院 長春 130031)
自1990年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在鄭州誕生以來,歷經二十五年不斷成熟、不斷擴大,目前已在期貨市場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據中國期貨業(yè)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金額達到35.68 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41%。成交量達到90232.87萬手,較上年同期增長23.63%。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分別占全國期貨市場品種數、成交金額、成交量的42.55%、36.01%、12.22%,較上年均有所上漲。尤其是2014年農產品期貨種類增加了兩個品種,一是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晚秈稻,一是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淀粉,至此我國農產品期貨品種已經達到了20種。總體而言,隨著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新品種的陸續(xù)上市,對促進農產品市場的健康發(fā)展、結構完善有著重要意義。
表1 變量對數序列的ADF 檢驗
表3 基于VAR 的Johansen 協整檢驗結果
表4 Granger 檢驗(滯后階數1期)
目前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中已有20個品種,但就2014年的交易金額來看,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其一,部分農產品期貨交易活躍,成交量顯著上升。其二,部分農產品期貨交易額急劇下降。主要緣于產品自身以及合約等設計不合理??傮w來看,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中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部分農產
品受投資者追捧,成為明星產品,但是部分農產品成交量極低。
近年來受我國經濟結構性調整的影響,許多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從2014年農產品期貨市場數據可見,大多農產品期貨價格呈現弱勢下行的格局。如菜籽油、豆油、棕櫚油等農產品受消費市場疲軟、存貨占比過高等影響,期貨價格呈現持續(xù)下挫,僅2014年累計跌幅就達到13.27%、9.78%、8.26%,若加上2013年的跌幅,兩年時間期貨價格累計下挫達到三成之多。受巴西、印度等主產地產量大幅上漲的影響,白糖期貨價格也呈現“跳水”趨勢,下跌達到12.27%。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少部分農產品期貨價格穩(wěn)定或呈現小幅上漲的格局。如受國家出臺無限量收儲政策的利好消息,棉花、谷物期貨價格持續(xù)穩(wěn)定。受水產養(yǎng)殖飼料需求穩(wěn)定增長的影響,豆粕、菜粕期貨價格呈現小幅上漲??傮w來看,2014年受經濟大環(huán)境不景氣的波及,我國農產品期貨價格大多呈現出弱勢下行的格局。
為了研究我國農產品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關系,在實證研究中選取了2014年1月-2015年6月豆粕期貨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豆粕是大豆的主要副產品,因其產量、貿易量巨大,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的生力軍。豆粕因其價格波動頻繁、流動性好、現貨市場基礎良好的特點,成為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的重要品種。2014年我國豆粕期貨交易金額達到4.14萬億元,占農產品期貨交易總額的11.6%。本文研究數據主要選取于中國期貨業(yè)協會網站(www.cfachina.org)。選擇X(豆粕的期貨價格序列)、Y(豆粕的現貨價格序列)作為變量,采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M)、脈沖響應、Granger 因果檢驗等方法展開實證研究。為保障實證結論的有效性,對變量進行了對數處理,即Ln(X)、Ln(Y)。
ADF單位根檢驗。本文選取的數據為豆粕期貨、現貨價格指數,模型選擇序列有截距項和趨勢項。因此,為保證實證結果有效性,在實證研究前必須對變量進行ADF單位根檢驗。原假設為序列存在單位根、非平穩(wěn)。備擇假設為序列不存在單位根、平穩(wěn)。表1檢驗結果顯示,其中D 表示一階差分。對豆粕期貨、現貨價格對數序列的ADF檢驗結果表明,ADF統計量值在5%置信水平下都不能拒絕原假設,即Ln(X)與Ln(Y)是非平穩(wěn)序列。
隨后,對豆粕期貨、現貨價格對數序列進行一階差分,得到序列DLn(X)與DLn(Y)的序列圖(見圖1),可見兩組數據均在0 值上下徘徊。進一步檢驗表明,ADF 統計量值在5%置信水平下都拒絕原假設,即DLn(X)與DLn(Y)是平穩(wěn)序列(見表2)。
協整檢驗。協整檢驗的目的在于觀察各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首先,用未經差分的變量對數序列估計向量自回歸模型(VAR),通過檢驗比較得出1階滯后期比較合理。隨后采用Johansen極大似然法進行協整檢驗(見表3)。通過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可看出,在置信度5%各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即Ln(X)、Ln(Y)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Ln(X)是Ln(Y)的無偏估計量。由此說明,豆粕期貨價格具有引導、發(fā)現現貨價格的功能,期貨市場運行良好、有效。
格蘭杰因果檢驗。通過Johansen協整檢驗,得出豆粕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為避免“偽回歸”現象,對Ln(X)、Ln(Y)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見表4)。檢驗結果表明,在臨界值5%顯著水平下:豆粕現貨價格Ln(Y)不是期貨價格Ln(X)的Granger原因,豆粕現貨價格對期貨價格不具有引導作用。豆粕期貨價格Ln(X)是現貨價格Ln(Y)的Granger原因,豆粕現貨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存在著單向引導關系。由此可見,期貨投資者、農戶、政府等都可通過豆粕期貨價格預測現貨價格,但不能通過豆粕現貨價格預測期貨價格。
向量誤差修正(VECM)模型。協整檢驗表明,Ln(X)與Ln(Y)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以下,通過構建VECM 模型,研究兩變量間的短期偏離及對期貨、現貨價格變動的影響。對2014年1月-2015年6月豆粕相關數據進行估計(見模型1、模型2、模型3)。
協整方程:
模型1:Ln(Y)=1.24490Ln(X)-1.95259
誤差修正模型:
模型2:DLn(Y)=-0.04987 A-0.02883DlnY(-1)+0.16246DLnX(-1)+0.00075
模型3:DLn(X)=-0.00463 A-0.01104DlnY(-1)+0.12383DLnX(-1)+0.00031
其中A=LnY(-1)-1.24490LnX(-1)+1.95259
從三個模型的估計結果來看:模型解釋力都非常高,分別為0.8579、0.8342、0.8231。模型1再次證明豆粕期貨、現貨價格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模型2、3豆粕期貨、現貨價格之間存在著短期非均衡關系,誤差修正系數分別為-0.04987、-0.00463,均小于零,表明誤差修正系數對豆粕的兩種價格都具有反向調整功能。模型2中,DLnX(-1)的系數為0.16246,表明豆粕期貨價格的變動對現貨價格產生顯著影響,且兩種價格的短期偏離對現貨價格調整作用顯著。模型3中,DLnY(-1)的系數為-0.01104,表明豆粕現貨價格的變動對期貨價格影響較弱,且兩種價格的短期偏離對期貨價格調整作用微弱。
由此可見,從短期價格影響來看,當豆粕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發(fā)生較大偏離時,誤差修正項作為長期趨勢項,將調節(jié)現貨價格向長期均衡位置變動。同時,兩種價格的偏離,對現貨價格影響顯著,對期貨價格影響不顯著。
向量誤差修正(VECM)模型。對變量Ln(X)、Ln(Y)、DLn(X)和DLn(Y)進行一個標準差大小的沖擊,比較不同滯后期的脈沖響應,反應從第1期開始(見圖2)。其中橫軸表示滯后期數,縱軸表示受到價格波動沖擊后的標準差信息反應。
圖2 中前兩個圖表現為期貨市場中的變化。受期貨價格的沖擊,使期貨價格在第1期立即增長1.1%,隨后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影響逐步減弱,直至第4 期影響消失;受現貨價格的沖擊,使期貨價格在第2 期時波動最大,增長0.12%左右,至第3期影響全部消失。圖2中后兩個圖表現為現貨市場中的變化。受期貨價格的沖擊,使現貨價格在第1期立即增長0.6%,隨后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影響逐步減弱,直至第4期影響消失;受現貨價格的沖擊,現貨價格在第1期立即增長1%,在第2期迅速下降至負數,隨后影響逐步減弱,直至第4期影響全部消失。
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圖可見,對于豆粕這一農產品而言,其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影響較大。反之,現貨價格對期貨價格的影響較小。由此表明,豆粕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具有較為顯著的引導作用。
利用2014年1月-2015年6月豆粕期貨價格(X)、現貨價格(Y)的時間序列數據,建立向量誤差修正(VECM)模型,對兩變量間的關系展開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在我國豆粕期貨市場中,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存在著長期穩(wěn)定的均衡關系,二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豆粕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存在單向的Granger 因果關系,說明我國豆粕期貨市場運行良好、有效,其價格對現貨價格存在著一定的引導功能。采用VECM 模型實證表明,當豆粕的兩種價格發(fā)生短期偏離時,對期貨價格影響不顯著,但當二者的偏離逐步加大時,誤差修正項對現貨價格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使之向長期均衡位置移動。脈沖響應函數圖說明,豆粕期貨價格的變動對現貨價格影響較大。
促進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首要任務是不斷完善農產品期貨市場品種結構。期貨交易品種是期貨市場的生命線,農產品期貨品種涵蓋范圍越廣,對我國基礎產業(yè)—農業(yè)的影響更為廣泛。盡管隨著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不斷穩(wěn)定發(fā)展,我國農產品期貨品種逐步增加,但相較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成熟市場而言,品種依舊顯得匱乏。如美國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交易所的農產品期貨交易品種就超過40個。事實上,期貨品種的單一已成為阻礙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因素。由此,可從以下幾條路徑著力完善農產品期貨市場品種結構:其一,依托于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背景,豐富農產品期貨品種。逐步將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產品納入到期貨市場中,如小米、大豆油、豬肉等。其二,針對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現有的“僵尸”品種,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合約設計進行修改,使之最大限度接近現貨市場實際,從而增加交易量。如由于交易成本過高,嚴重影響期貨流動性,可通過嚴格實施保證金制度進行改善。
圖1 豆粕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對數差分序列圖
與西方成熟期貨市場相比,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起步較晚,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善,影響了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由此,從三種路徑著手,著力完善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法律體系:其一,綜合運用法律與市場手段,促進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規(guī)范化運行。逐步消除行政干預手段,推動農產品期貨交易的市場化、高效運作;運用法律法規(guī)對農產品期貨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為參與者提供公平、公正市場環(huán)境;注重市場調節(jié),規(guī)范農產品期貨市場秩序,防范風險。其二,加快農產品期貨市場立法,完善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范與制約。隨著農產品期貨市場的不斷發(fā)展,必須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修訂;加強監(jiān)管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以適應新時期、新環(huán)境的農產品期貨市場環(huán)境;完善農產品期貨市場法律規(guī)范體系,加強市場運行的有效性。其三,充分發(fā)揮農產品期貨業(yè)協會的自律作用,彌補政府監(jiān)管空白。期貨業(yè)協會是自律性組織,是連接政府與期貨市場的紐帶;能夠彌補政府監(jiān)管空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制定農產品期貨行業(yè)行為準則、技術標準,促進行業(yè)高效、有序運行。由此,必須打破期貨行業(yè)自律薄弱這一現狀,夯實期貨業(yè)協會基礎,促進政府監(jiān)管與協會自律形成合力,營造健康、高效的農產品期貨市場。
在資本市場中,投資者素質、行為等會對現貨價格產生不同的波動。這一規(guī)律對于農產品期貨市場也不例外。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還不成熟,存在大量過度投機現象,無法充分發(fā)揮期貨市場的價格引導、發(fā)現作用,導致現貨市場不穩(wěn)定因素增強。尤其是投資者缺乏對市場深入了解、理論基礎匱乏、對風險的認識與把握不足,盲目投資、過度投機行為嚴重。當前,要促進我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有效運行,加強期貨投資者教育已迫在眉睫。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加強期貨理論的宣傳教育,倡導誠信社會的構建。通過社會輿論,在全社會營造重視契約、誠實信用的社會文化;期貨專業(yè)機構應倡導以誠信為核心的期貨交易理念,逐步消除投機行為;政府加強監(jiān)管,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氛圍,營造良好的期貨市場文化。其二,加強農產品期貨投資培訓,提升投資者的決策水平。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無形性、復雜性,決定了投資難度大、風險高。尤其是期貨衍生產品的不斷變化,更是加大了投資者在信息、技術上的難度。期貨專業(yè)機構應適時組織培訓,或有償、或無償,提升投資者的決策水平;了解農產品期貨投資產品的相關信息,提升分析與判斷能力;增強風險意識,促進投資者理性交易。其三,規(guī)范農產品期貨市場,加強投資者市場參與教育。加強投資者個人資產管理教育,評估風險承受度,引導理性投資;加強市場參與教育,規(guī)范農產品期貨市場;對于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違規(guī)行為,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
圖2 豆粕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脈沖響應圖
農產品期貨市場對現貨市場的價格引導、規(guī)避風險功能已顯而易見。事實上,現貨企業(yè)是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重要主體。鼓勵現貨企業(yè)積極參與期貨市場,能夠提升經營管理水平,規(guī)避價格風險。由此,具體從以下幾條路徑著手,促進農產品現貨的順利交割,著力提升期貨市場功能:其一,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的宣傳。通過宣傳工作,提高農產品現貨企業(yè)對期貨市場的認識與信任;加強農業(yè)信息化建設,使農戶、現貨企業(yè)能夠及時獲取農產品期貨市場信息;推出切實可行的優(yōu)惠政策,吸引農戶、現貨企業(yè)參與期貨市場。其二,解決現貨企業(yè)流動資金匱乏問題。對于現貨企業(yè)而言,其流動資金大多是信貸資金,出于保守經營的視角,參與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積極性不高。政府應聯合金融機構、民間融資財團,對現貨企業(yè)的資金提供一定的支持,如降低利率、創(chuàng)新信貸產品等,解決現貨企業(yè)資金匱乏問題。在現貨企業(yè)資金充分的前提下,鼓勵其參與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交易,規(guī)避經營風險。其三,構建農產品期貨、現貨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通過各種媒體,形成統一的農業(yè)信息收集、整理、發(fā)布渠道;整合農產品期貨、現貨信息,積極引導農民獲?。粡V泛宣傳農產品期貨知識、典型案例,農民、現貨企業(yè)參與期貨市場交易;促進糧食企業(yè)加大改革力度,定期到糧食主產區(qū)組織農戶、現貨企業(yè)進行期貨知識普及宣傳。
1.韓小蕊,梁冀.農產品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動態(tài)關聯性實證研究[J].商業(yè)時代,2013(7)
2.王森.中國玉米和大豆期貨市場價格發(fā)現功能的實證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2(6)
3.侯金莉.農產品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關系研究[J].經濟縱橫,2014(4)
4.方燕,鄧潔.大豆期現貨與豆油豆粕價格傳導關系的實證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4)
5.譚晶榮,鄧強,王瑞.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與中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價格關系研究[J].財貿經濟,2012(6)
6.黃太洋.我國糧食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聯動機理分析—基于對大豆、玉米、小麥、秈稻糧食品種的實證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1)
7.龐貞燕,劉磊.期貨市場能夠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波動嗎—基于離散小波變換和GARCH 模型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3(11)
8.王川.我國糧食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價格傳導關系的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