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時勢造英雄——元末劉基論

      2015-01-01 01:19:34陳勝華
      文史春秋 2015年2期
      關(guān)鍵詞:劉基

      ● 陳勝華

      為什么劉基在元末一直沉為下僚,后來卻做了明初朱元璋的“帝師”?為什么劉基能夠思想新穎、深刻,寫出不朽名著《郁離子》?為什么劉基能見多識廣、多才多藝,成為通才大家?所有這些,都能從那個時代里找到答案。正是那個時代,造就出了這個劉基。

      元朝劉基與明朝劉基

      劉基是幫助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當(dāng)然是元末明初的人了。但若是要作出二者必居其一的選擇——劉基是元朝人還是明朝人?那么,你更愿意選擇哪一個呢?我估計(jì),十之八九的人會選擇后者。

      官方正史為劉基立傳,就是將他放在《明史》而不是放在《元史》里的;古人為劉基出版著述時,都標(biāo)明作者是“明”劉基而不是“元”劉基的;現(xiàn)代人編寫的中國史,包括文學(xué)史,一般也都把劉基放在明朝里講。

      但若是要我作個選擇,我會選擇:元朝。

      劉基生于元朝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卒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 四月十六,享年65歲;而明朝是在1368年建立的,這年,劉基58歲。這么看來,劉基在明朝只生活了不到7年半,而在元朝卻度過了近60年。就算以劉基50歲時投奔朱元璋為界,把他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其絕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元朝度過。

      但非常遺憾,人們只看重劉基建功立業(yè)的后小半生,卻忽略了他之所以能建功立業(yè)的前大半生。

      劉基的后半生誠為枝繁葉茂,絢麗多彩,可“根”在哪里?劉基的后半生誠為波瀾壯闊,動人心弦,可“源”在哪里?就在他的前半生!他的政治理念、理政才能、軍事謀略、治軍能力,都已在他的前半生形成;特別是他的文學(xué)成就,他作為中國著名文學(xué)家的地位,已在他的前半生確立。劉基的后半生誠為絢麗多彩、動人心弦,可他的前半生更是發(fā)人深思、回味無窮。

      所以,我更愿意將劉基置于元末這個大背景中來思考和探討。

      研究劉基就不可忽略元朝的末代皇帝

      元朝,是一個很特殊的時代,中原的皇帝寶座上坐著的卻是外族的皇帝。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尊用漢法,改革舊制,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將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取《易經(jīng)》“大哉乾元”的意思,改國號為“大元”;第二年,升中都為大都。又過4年,滅了南宋。從這以后,又傳了9個皇帝。

      中原皇帝寶座上先后坐著的10個蒙古族的皇帝中,最后一個是順帝妥懽貼睦爾。

      劉基可能只見過順帝一面,那是他考進(jìn)士的時候。為什么說要研究劉基就不可忽略順帝?這是因?yàn)?,順帝登基的那年?333),剛好是劉基考中進(jìn)士,劉基人生的正式登場跟順帝的登基同年開始。順帝的皇帝一直當(dāng)?shù)剿溃篮?,劉基只活?年。時間上,劉基的出場和收場,跟順帝的出場和收場幾乎是同步的。所以,要讀懂劉基,就有必要了解順帝,了解順帝在位的那37年。

      順帝的廟號是“惠宗”,“順帝”是朱元璋送給他的謚號。朱元璋說這人“知順天命,退避而去”,自動放棄“大都”(今北京)而逃到北方去,還算識相,就封他是“順帝”了。

      順帝妥懽貼睦爾的童年是不幸的。他是明宗和世王束的長子,明宗是被他親弟弟文宗他們謀害而死的(文宗當(dāng)然不承認(rèn)這個)。不久,明宗的正后又被謀殺,10歲的妥懽貼睦爾被流放到了高麗(今朝鮮)的大青島上,不讓人跟他接觸;接著,文宗為冊立他的長子為皇太子,又詔告天下,說妥懽貼睦爾并不是明宗的真正的“種”,又將12歲的他遷到了今天的廣西桂林。

      文宗的長子被封為皇太子以后,過了大約一個月就死去了。文宗認(rèn)為,這是上天對他謀殺兄長的報應(yīng),于是臨死時囑咐將帝位傳給明宗的兒子而不傳給自己的其他兒子。就這樣,神差鬼使地,妥懽貼睦爾當(dāng)上了皇帝。這年,他年僅13歲。

      順帝是不是一個大昏君?

      這順帝并不是個大昏君,雖然有關(guān)他昏庸的故事是不少的。順帝任內(nèi),有幾大“亮點(diǎn)”,這些“亮點(diǎn)”雖都跟那個厲害的脫脫丞相有關(guān),卻也不能埋沒皇帝的功勞——

      元順帝

      一是打倒伯顏。13歲的順帝登基后,就成了權(quán)臣們的傀儡了。特別是那個伯顏,更是不將順帝放在眼里;在他當(dāng)權(quán)的8年時間里,停罷科舉,仇視漢人,濫殺無辜,影響極其惡劣。這引起了年齡漸長的順帝的不滿,就連伯顏的侄子脫脫也看不下去。在脫脫的策劃下,他們要對伯顏動手了。至元六年(1340)二月,順帝和脫脫趁著伯顏去柳林(今北京通縣南)打獵,把大都的城門關(guān)了,順帝下詔免了伯顏的全部原有職位,調(diào)任河南行省左丞相(元朝尚右,左丞相即副丞相)。緊接著,下詔貶謫伯顏于南恩州(今廣東陽江)。伯顏?zhàn)叩街型?,就被“病死”于龍興(今江西南昌) 的驛舍里?!对贰繁緜髡f伯顏“弘毅深沉,明達(dá)果斷”,也算是個不得了的人物,順帝他們能打倒伯顏,很不簡單。

      二是恢復(fù)科舉。元朝的科舉取士開始于劉基出生后的第4年,即仁宗延祐二年(1315),以后3年一科,一直延續(xù)了7科,到了劉基考上進(jìn)士的那一科后,卻被伯顏宣布廢止了。打倒伯顏后,脫脫又說服順帝恢復(fù)了科舉,從此連續(xù)9科從未間斷,直到元朝滅亡的前兩年。

      三是編寫宋、遼、金史。長期以來未完成的宋、遼、金三史的編修終于開工,脫脫掛名任都總裁,揭傒斯(江西人,他對劉基評價極高)等為總裁官。很久以來,定哪一國為正統(tǒng),大家總是爭論不休,以致影響了三史的編撰?,F(xiàn)在,脫脫是一錘定音了:三個國家都是正統(tǒng)的,像系年什么的,各顧各的。這就保證了三史能在兩年時間正常完成。

      以上幾個“亮點(diǎn)”,都是深得民心的,特別是漢族知識分子,更是拍手稱快。

      四是治理黃河。元朝,黃河不時地發(fā)生潰溢,特別是至正四年(1344) 五月,一直下了20多天的大雨,河水暴漲,平地水深二丈多,沖決了北岸的白茅堤;六月,還是下雨,又沖決了北岸的金堤。這樣,黃河下游北岸的百姓就遭殃了。影響到了山東的濟(jì)南、河間,給這些地區(qū)的百姓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也破壞了漕運(yùn)和鹽場,直接影響到元政府的國庫收入。再加上第二年的大旱和瘟疫,百姓死去了大半,真可謂“田萊盡荒,蒿藜沒人,狐兔之跡滿道”。治理黃河,勢在必行。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元政府宣布了治理黃河計(jì)劃,決定重修黃河下游河道,讓黃河再從山東半島以南入海。這項(xiàng)工程是前人從沒干過的,反對的人也不少,但順帝和脫脫是鐵了心,任命賈魯為總治河防使,發(fā)動了17萬士兵和鄉(xiāng)民堵塞決口,讓黃河歸于故道。工程從五月開始,十二月勝利完工。歐陽玄代表官方撰寫《至正河防記》,從技術(shù)上詳細(xì)描寫了水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以示慶祝。

      劉基像

      劉基所著寓言體散文集 《郁離子》

      元末天下為何變得那么亂?劉基有怎樣的評論?

      對于順帝那30多年的統(tǒng)治,如果我們給他打分是不可能高的。因?yàn)?,他畢竟把國家搞砸了。順帝?dāng)時的天下是怎樣的,還是由他自己來作個交代吧。至正七年 (1347),他在諭“中書省”以下的內(nèi)外各衙門官吏的圣旨中說:“然以長于深宮之中,暗于經(jīng)國之務(wù),弗精委任,遽隳紀(jì)綱。系獄之囚,冤抑莫釋;在位之士,奸惡猶存。耕桑廢于田廬,風(fēng)俗趨于澆薄。重以和平未洽,災(zāi)薦臻,水旱連年。盜賊時起,富民被掠,農(nóng)人阻餓……”(《永樂大典》殘卷)。順帝說,自己生長深宮,暗于國事,做事不專業(yè),以致敗壞了紀(jì)綱(說明他還算誠懇);司法不公,冤假錯案得不到平反;在位的官員,有不少還是奸惡之徒;農(nóng)業(yè)荒廢了,社會風(fēng)氣是越來越敗壞;天下不太平,又加上災(zāi)疫不斷,水旱連年;盜賊時來搗亂,富裕平民受到侵害,普通農(nóng)民也饑寒交迫……

      這還是早些時侯的情況,四五年以后,問題就更嚴(yán)重了,用劉基的話說是“忽然宇宙變差異,六月落雪冰天逵”(《二鬼》),一切都亂了套。

      元末的天下為什么會變得這么亂?對此,劉基在《感懷述事十首》的組詩中已作了精辟分析——

      一是官員怠惰,毫不作為:“公庭委舊事,書牘呈新選”(本任的問題可回避就回避,留給下任再說);“偷安待日至,退托從私便”(茍且偷安混日子,從個人私利出發(fā),工作能推脫的就推脫)。劉基認(rèn)為,這些情況都是由于人事更換沒按常規(guī)造成的,是沒有獎懲機(jī)制的緣故。

      二是機(jī)構(gòu)臃腫,人浮于事:“列坐隘公堂,號令紛披離”(辦事人員列坐公堂,亂哄哄的);“名稱到輿隸,混雜無卑尊”(那職位名稱從上到下,亂得分不清哪個是大哪個是小的了)。劉基認(rèn)為,這簡直是“十羊煩九牧”“一耕而十食”了。

      三是官場腐敗,貪賄成風(fēng):“奸貪遂乘隙,民病孰與唁”“百司并效尤,貨賄縱橫飛”。劉基對腐敗貪賄風(fēng)氣在《郁離子》一書中有詳盡的論述。我只選其中的“北郭富翁家事”來說明:北郭富翁去世后,家中仆人爭權(quán),房屋壞了也不及時修理,將要倒塌了。主事人去求工匠們想辦法,可又不先給他們吃的。不久,工匠們實(shí)在餓得受不了,要求監(jiān)工頭幫忙,監(jiān)工頭卻要收他們的好處費(fèi),工匠不肯,監(jiān)工頭便硬是不向主事人匯報。工匠都餓得有氣無力,便拿著工具坐著罷工。恰好這時又下起了大雨,走廊的柱子折斷了,兩側(cè)的小屋也倒塌了,眼看就會危及正房。于是,工匠一哄而散,房屋終于倒了下去。這“房屋”便是元王朝的象征。最后,劉基借“郁離子”的口作了總結(jié):“賄賂公行,以失人心!”

      元末農(nóng)民起義圖

      以上這些問題,可說是前面幾任皇帝的“遺產(chǎn)”,或說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特有產(chǎn)物,積重難返。

      四是在順帝支持的“改革”中,脫脫他們也做了一些昏事,濫發(fā)紙幣便是主要的一件。元朝的貨幣分為兩類:錢和鈔。錢指銅錢,鈔指鈔票,也即紙幣。紙幣制造成本低,攜帶方便,利用紙幣能便于“宏觀調(diào)控”,有利于國家的“應(yīng)急措施”。如至正十年(1350) 的“變更鈔法”,就主要是為了給第二年的治理黃河“籌資”。但沒節(jié)制的、不計(jì)后果的濫發(fā)紙幣,就危險了。這次“變鈔”的辦法是:一是新發(fā)行“至正交鈔”,使它跟原有的“至元寶鈔”并行通用,“至正交鈔”的面值是“至元寶鈔”的兩倍。這樣,民眾手頭原有的“至元寶鈔”紙幣嚴(yán)重“縮水”了。二是發(fā)行“至正通寶錢”,迼成民眾手頭原有的銅錢也“縮水”了。最要命的是,這“至正交鈔”,元政府是“每日印造,不可數(shù)計(jì)。舟車裝運(yùn),軸轤相接,交料之散滿人間者無處無之”。這就不好收場了:一開始,民眾是只揀銅錢不用紙幣,緊接著,就干脆連銅錢也不用了,“皆以貨物相貿(mào)易”了。這樣,國民經(jīng)濟(jì)就陷入了癱瘓的境地,元朝的命脈也就絕了。對這種情況,劉基在《感時述事十首》里提出了嚴(yán)厲批評,認(rèn)為這是“廟堂喜新政,躁議違老夫”,是冒失的、不計(jì)后果的行為。

      關(guān)于元朝最終滅亡的原因,《劍橋中國史》卻另有新說,認(rèn)為這與14世紀(jì)地球氣候異常嚴(yán)酷(至少有36個冬天異常嚴(yán)寒),災(zāi)害頻發(fā),導(dǎo)致社會動蕩有關(guān);認(rèn)為如果中國正常的年景多一些,元朝有可能比它實(shí)際存在的時間要長得多。

      不管怎么說,元末的天下大亂,人民的災(zāi)難深重,順帝是要負(fù)重大責(zé)任的。

      元朝 “人分四等”,劉基對此有哪些深切的感受和痛切的揭露?

      元時,中華民族被人為地分成了四等: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這四等是根據(jù)不同的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來劃分的。

      第一等的“蒙古”是皇帝的“自家骨肉”,就不多說了。

      第二等的“色目”,是指西域及中國西北各族。這類人跟蒙古族的習(xí)慣較接近,氣味較相投。“色目”一詞見于唐代,原意是“各色名目”,也稱姓氏稀僻者為色目,這可能是早期蒙古族對那些民族的稱呼。

      第三等的“漢人”又叫漢兒,大致是指淮河以北的原來金朝境內(nèi)的漢族及契丹、女真等族,還有較早為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兩省人,高麗(朝鮮) 人也屬于這一等。

      元朝疆域圖 (1330年)

      元中都遺址

      第四等的“南人”,又稱蠻子,是指最后為元朝征服的南宋遺民,也就是相當(dāng)于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河南的南部、江蘇的南部、安徽的南部等范圍內(nèi)的各族。漢人、南人中,絕大數(shù)是漢族。因?yàn)槟先耸亲詈髿w服元朝的,所以地位被定為最低等。

      這四等,也大略可分為兩類,蒙古、色目為一類,漢人、南人為一類。四等兩類的地位和待遇是各不相同的,大體說來有下面這些:

      一是元朝的中央和地方官,長官由蒙古人去做,而漢人、南人只能做副職。中央統(tǒng)治機(jī)構(gòu)中,總攬全國政務(wù)的中書省,掌軍事的樞密院,司黜陟監(jiān)察的御史臺,這些部門的重要正職,非蒙古人不授;至于地方統(tǒng)治機(jī)構(gòu)路、府、州、縣,都設(shè)有達(dá)魯花赤,執(zhí)掌著實(shí)際權(quán)力,這個職位只有蒙古人、色目人才能擔(dān)任。一般較高級的行政人員,也多為蒙古人、色目人所專有。

      二是入仕途徑與官吏遷轉(zhuǎn)的難易程度,四等人也是大有不同。自唐宋以來,漢族知識分子一向?qū)⒖婆e作為參加政權(quán)的主要途徑,可元朝統(tǒng)一中國后,卻罷廢了科舉,將這條路堵死了。就算是在很久以后恢復(fù)了的科舉,也是制造了種種的民族不平等,比如考試科目,規(guī)定蒙古、色目人只考兩場,漢人、南人需考三場,等等。

      三是在元朝的法律條文中,不對漢人、南人的生命財(cái)產(chǎn)作保障,而蒙古人、色目人在與漢人、南人的沖突中,即使犯了罪,也能得到法律的明文保護(hù);“殺人者死”的法令,也僅是針對漢人、南人的。

      劉基,就是南人。

      對自己漢族南人的身份,對元朝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劉基有深切的感受,并曾作過痛切的揭露。在他的有關(guān)詩文中,特別是在寓言體散文集《郁離子》中,就可看出來。《郁離子》的開篇《千里馬》就說:

      郁離子的母馬生了一只上好馬仔。有人說:“這就是千里馬啊,趕快送到朝廷去,必定會被放到最高級的馬房‘內(nèi)廄’里喂養(yǎng)?!庇綦x子心里甜滋滋的,馬上照辦。到了京師,皇帝命令管理馬政的太仆寺卿去驗(yàn)收,太仆寺卿們說:“那馬也實(shí)在是好馬了,只可惜不是冀地出產(chǎn)的?!庇谑前阉诺搅俗畲我患壍摹巴鈳崩锶?。

      這千里馬的遭遇,不正是這南人劉基的夫子自道嗎?!

      對順帝的這30多年,劉基是感同身受的。劉基詩文的“現(xiàn)實(shí)感”特別強(qiáng),可說篇篇文章、首首詩歌都沒離開那個時代,特別是寓言體散文集《郁離子》,就更是對現(xiàn)實(shí)的痛切思考了。

      元朝的專制和民族壓迫有多嚴(yán)重?為何說元朝也有很不錯的一面?

      是的,元朝是個專制的時代,還是民族壓迫很嚴(yán)重的時代。但是,我們也不能因?yàn)檫@個朝代是由漢族以外的人統(tǒng)治的,就把它講得一無是處。

      民間有傳說,元朝皇帝一統(tǒng)天下后,擔(dān)心漢人起來造反,就規(guī)定每十戶人家設(shè)一個管家公,三戶人家給一把菜刀。又如元朝徐大焯的《燼余錄》說,元時江南二十家為一甲,以蒙古人為甲長,威福自作。到底是真是假呢?

      顯然,三戶人家一把菜刀的民間傳說不合常理,是一種虛構(gòu)。而《燼余錄》的說法,著名元史專家韓儒林也予以了否定。他說:“如果說,某時某地曾發(fā)生過此種現(xiàn)象,那可能是正確的。但若說有元一代廣大的南方地區(qū)都是如此,就根本不是歷史事實(shí)了?!?/p>

      又如說元朝是“貧極江南,富稱塞北”,韓儒林也指出,“蒙古窮人的子女,不是也有被賣給回回人、漢人當(dāng)奴隸,甚至被販賣到海外去的嗎?相反,江南富豪中,不是也有像朱清、張瑄那樣田宅遍于吳中、連當(dāng)日宰相亦垂涎其家資的大地主嗎?可見所謂‘貧極江南,富稱塞北’,雖是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鼓動起義的宣傳口號,其實(shí)貧富之別不在南北,與所屬民族亦無關(guān)?!笨傊?,韓先生認(rèn)為:“元朝有的大部分弊病,其他朝代也有。因此,特別夸大元朝的黑暗面,是不適當(dāng)?shù)??!保ā对贰?,人民出版社?008年4月第二版)

      這里,我還要順便說一說,從某些方面講,其實(shí)元朝也還是有其閃亮的一面:

      ——幅員廣大,超過了漢代、唐代,尤其是吐蕃地區(qū)從此并入版圖,意義更是重大。

      ——交通空前發(fā)達(dá),陸路通往西亞、歐洲、俄羅斯,海路通往東南亞、印度、波斯灣以至非洲各地,明初的鄭和下西洋那是有了元朝航海家的基礎(chǔ),此后便是無續(xù)。

      ——大量編纂和頒行農(nóng)書,生產(chǎn)技術(shù)得到了推廣,農(nóng)業(yè)有了發(fā)展;城市十分繁榮,商業(yè)比唐宋時代有更大的發(fā)展。

      ——建立了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管轄更趨完善,我們現(xiàn)在的省就是從那時來的。

      ——科學(xué)、文化相當(dāng)發(fā)達(dá),天文學(xué)的成就居于當(dāng)時世界最先進(jìn)地位,數(shù)學(xué)、醫(yī)學(xué)都在世界先進(jìn)之列,戲曲、小說創(chuàng)作繁榮,元曲成為與唐宋詩詞并稱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

      ——思想比較開放,幾乎沒出現(xiàn)過什么文字獄。

      正是這個時代,才造就出了這個劉基。正如《劉基評傳》著者周群先生所說:“他的政治思想、人生態(tài)度、軍事韜略、詩文靈感無不與這一時代有關(guān)。無論是遇于時的歡欣還是蒿目時艱、針砭時弊的浩嘆,都離不開這樣的事實(shí):時代玉成了劉基,時代也留下了思想家劉基的印記?!蔽?/p>

      猜你喜歡
      劉基
      教師藝苑/劉基興
      劉基隱居考述
      締造明朝的傳奇軍師
      軍旅生涯鑄軍骨,畫筆風(fēng)格顯性情——訪油畫家劉基
      丹青少年(2017年3期)2018-01-22 02:50:18
      劉基作畫釋君憂
      躁人之死皮皮豬卡通
      劉基的隱與顯
      劉基的識人之智與自知之明
      月讀(2015年6期)2015-06-08 08:03:08
      弘揚(yáng)劉基廉政文化的思考
      存同求異 實(shí)事疾妄:張宏敏《劉基思想研究》述評
      广水市| 鄂托克旗| 乌鲁木齐县| 三明市| 内乡县| 白城市| 花垣县| 阿鲁科尔沁旗| 城口县| 江陵县| 定结县| 工布江达县| 吉林市| 东港市| 泰宁县| 上杭县| 许昌市| 格尔木市| 岚皋县| 永德县| 和田县| 永寿县| 溆浦县| 定兴县| 突泉县| 巴彦县| 兴和县| 临城县| 甘孜| 奉节县| 台中县| 巫山县| 富蕴县| 望城县| 吉安县| 秦皇岛市| 贡嘎县| 五常市| 遂川县| 达孜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