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和《費加羅的婚禮》是法國劇作家博馬舍所創(chuàng)作的費加羅三部曲中的其中兩部,本文選擇了兩部歌劇中唯一一個共同的女主角羅西娜來進行人物角色特性分析,從嚴肅性與非嚴肅性、性格特征、詠嘆調特性分析幾個方面入手來進行比較,從而對伯爵夫人及羅西娜在歌劇作品中的藝術魅力和情感表現(xiàn)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羅西娜 ? 《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 ? 《費加羅的婚禮》 ? 莫扎特 ? 羅西尼
由羅西尼作曲的《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和莫扎特作曲的《費加羅的婚禮》是法國劇作家博馬舍所創(chuàng)作的費加羅三部曲中的其中兩部,兩百年來,這兩部作品并沒有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失掉其青春的魅力,超高的上演率使這兩部歌劇成為歌劇瀚海中不朽的藝術珍品,堪稱喜歌劇中的雙絕。
一、《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和《費加羅的婚禮》
《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是一部具有意大利傳統(tǒng)風格的喜歌劇,劇中對任何事情都不嚴肅,對音樂和人物也是如此。它同時又是一部蘊含反封建傾向的浪漫主義歌劇,流暢美妙的生動曲調,清新舒適的節(jié)奏,把大快人心的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使整部歌劇充滿了真情的流露、感人的快活和生命的歡樂。
《費加羅的婚禮》是一部社會性喜劇,有一定的政治尖銳性,同時也反映出強烈的反封建的色彩,諷刺、挖苦隨處可見。劇中賦予了人物深刻的思想高度及使人得到愉悅的完美情趣,富有時代氣息,情節(jié)內容生動活潑,曲調風格明快幽默,嬉笑怒罵的語言極具生活化,既突出強烈的喜劇效果,又充滿了生氣勃勃的戲劇性的魅力。
這兩部作品的原作在博馬舍的手下都充滿著尖銳的政治問題,但是兩部歌劇所體現(xiàn)出來的程度卻不一樣。由于莫扎特一生清貧,為了生活勞于奔命,再加上自身的敏感使他對于劇中辛辣的諷刺和嘲笑能夠如實、完整的反映出原作的精神實質。而羅西尼由于自身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創(chuàng)作生涯一直順風順水,對于生活中的艱辛沒有深刻的體會,所以,在他保留著原作的情節(jié)和風格的基礎上,也削弱了原作尖銳的政治問題在劇中的體現(xiàn)。實際上,所有的喜歌劇都依賴于一定程度的諷刺挖苦,《費加羅的婚禮》中,諷刺挖苦受到強烈積極信念的調節(jié),而《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中的玩世不恭則不受任何限制。
二、羅西娜的“一體兩面”
羅西娜是兩部歌劇情節(jié)中唯一一個共同的女主角,兩個不同時代的作曲家賦予了同一個故事中的同一個人物角色在不同年齡階段極具反差的鮮明個性。羅西尼劇中聰明、活潑的羅西娜是個花腔女中音(次女高或女高音),在劇中她被伯爵追求;莫扎特劇中憂郁的羅西娜是個戲劇女高音,在劇中她遭到伯爵的冷遇,在她生命的不同階段,在被愛與不愛之間,呈現(xiàn)出的心里落差,給音樂表現(xiàn)帶來了強烈的對比。
1.嚴肅性與非嚴肅性
伯爵夫人的人物形象體現(xiàn)著啟蒙運動時期的精神:慷慨的響應他人,容忍他們的缺點并原諒他們。所以說,伯爵夫人是一個具有一定嚴肅性的角色,人物塑造上,莫扎特用精心的手法表現(xiàn)伯爵夫人的嚴肅性,他通過伯爵夫人的高潔音調,引導著眾人擺脫日常的喧鬧,讓內心保有一份善良。兩首詠嘆調和全劇結束時對伯爵的寬恕,使她隨著歌劇的發(fā)展變得更加復雜和崇高。除此之外,莫扎特運用的規(guī)則對稱和清晰樂句的劃分,穩(wěn)定持續(xù)的脈動,及透明穩(wěn)定的和聲組織都體現(xiàn)出了歌劇中人物的嚴肅性。
伯爵夫人在《費加羅的婚禮》中有兩首詠嘆調,第一首是第二幕的開場所演唱的《求愛神給我安慰》,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個憂郁、哀怨、悲傷的女性在抱怨,第二首是《溫情歡樂的時光在哪里》,除了承載著第一首詠嘆調一樣的情感外,還包含著對愛情的希望,使之加深了對伯爵夫人內心世界的了解,兩首詠嘆調在速度、和聲和整體氣氛上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體現(xiàn)出了她對待愛情的嚴肅與心中寄托的希望。
《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中的羅西娜完全是非嚴肅性的,她是一個聰明、活潑、調皮的女性,她很樂意同一個陌生的年輕人私通,并本能地懂得如何去安排與一個私奔者該做的一切,她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角色,她不但一直很沉著,也還能在必要的時候面無羞色的編出謊言來,而且還多少顯得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狡猾。
在此劇中羅西娜只有一首真正的詠嘆調《我心中有個聲音在回蕩》,這是一首為人聲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作品,音樂中不僅有著速度、強度和力量的對比,還有著高度裝飾化讓人無比激動的旋律,詠嘆調中的花腔部分使羅西娜完全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給人以強烈的聽覺刺激和感染力,令人心醉神迷。
2.性格特征比較
由于莫扎特和羅西尼兩人生活在不同的社會時期,他們自身的思想寄托與現(xiàn)實體會賦予羅西娜不同的人格魅力與性格特點,在劇中都分別對羅西娜進行了精細的人物性格刻畫,從兩人的詠嘆調可以聽出,雖然兩人都是在抱怨,但是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性格特征是完全不同的?!顿M加羅的婚禮》中伯爵夫人的兩首詠嘆調雖然很短,卻具有持續(xù)、平穩(wěn)、純凈之感,使人感受得到平靜與隱忍,生動的刻畫出伯爵夫人的性格特征?!度S利亞的理發(fā)師》中的羅西娜唯一的一首詠嘆調《我心中有個聲音在回蕩》迸發(fā)出機智和遐想的火花,充溢著歡快的旋律之流,節(jié)奏豐富多彩,變化無窮,體現(xiàn)出羅西娜聰明、活潑、有思想、向往自由、勇敢的個性形象。
羅西娜和伯爵夫人之間有很大的不同,伯爵夫人在她的兩首詠嘆調中,很顯然是在敘述她自己:她在沉思,我們只是不小心聽到而已,而羅西娜則是直接在對觀眾訴說,她就好像在應聘工作一樣陳述她的優(yōu)點:“我溫順謙恭、溫柔可愛,我讓人支配,聽從指揮。”《費加羅的婚禮》中伯爵夫人的憂郁形象其實是非常符合她的社會地位、年齡及人生經(jīng)歷的,她是以靜為主,而《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中的羅西娜是以動為主,她在表演中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聲調變化等表現(xiàn)形式要比伯爵夫人夸張、滑稽得多。從感情層面來考慮,莫扎特中的伯爵夫人比羅西尼中的羅西娜更具情感深度,因為前者更具有對愛的包容。
3.詠嘆調特性分析比較
美妙動聽的詠嘆調一直都是歌劇表演藝術的精髓,也是歌劇創(chuàng)作中的點睛之筆,歌劇中的詠嘆調作為刻畫劇中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其音樂形象表現(xiàn)出來的戲劇特點,是歌劇中最主要的思想傾向和人物特征的表現(xiàn)?!顿M加羅的婚禮》中伯爵夫人的兩首詠嘆調《求愛神給我安慰》和《何處尋覓那美好的時光》都是帶有一點戲劇性的女高音唱段,相比較整部歌劇的歡快氣氛而言,顯得有些嚴肅、典雅和悲凄。《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中羅西娜詠嘆調《我心中有個聲音在回蕩》是一首讓演唱者炫耀技巧的詠嘆調,它的魅力不光在于它的旋律性,更是在于充滿生機的效果。兩個羅西娜的詠嘆調在音程跳動幅度、音的時值長短、演唱的速度與力度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別和鮮明的對比,正是以上的這些差別,使得兩個羅西娜的音樂形象有著很大的對比性,詠嘆調的演唱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1)音程跳動幅度:《求愛神給我安慰》和《何處尋覓那美好的時光》兩首詠嘆調的音程都是以級進為主,音程跳動幅度很小,旋律比較平緩,給人以持續(xù)、平穩(wěn)、純凈之感,反映出了伯爵夫人對待感情的嚴肅與心中寄托的希望。《我心中有個聲音在回蕩》音域寬度達到兩個半八度,音程以大跳為主,四度大跳和六度大跳表現(xiàn)出了羅西娜追求愛情的決心和活潑的個性。
(2)音的時值長短:《求愛神給我安慰》和《何處尋覓那美好的時光》兩首詠嘆調的音值都較長,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為主,沒有出現(xiàn)音值長短的強烈對比,給人以一種神奇的靜謐感?!段倚闹杏袀€聲音在回蕩》短時值音較多,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交替出現(xiàn),音值長短對比比較強烈,通常是四分音符后面緊跟著三十二分音符,時值變換很快,呈現(xiàn)出律動較強的跳躍感和靈動感。
(3)演唱的速度與力度:《求愛神給我安慰》和《何處尋覓那美好的時光》的第一部分的演唱速度都是比較慢,無明顯的力度變化,悠長的樂句一直在女高音的中上音域盤旋,栩栩如生的刻畫出伯爵夫人悲傷的心情?!段倚闹杏袀€聲音在回蕩》演唱速度比較快,力度變化記號也比較多,變換也很頻繁,在演唱速度和力度的強烈聽覺沖擊下,讓演唱充滿了戲劇性,將羅西娜機智活潑、美麗勇敢的個性及處在愛戀時期的情緒刻畫的惟妙惟肖。
雖然兩個羅西娜詠嘆調的旋律都能夠滿足聽眾的胃口,單就從兩部歌劇中詠嘆調的演唱效果來說,《我心中有個聲音在回蕩》更勝一籌,但從人物的思想上來說,《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兩首伯爵夫人的詠嘆調更具包容性和多樣性,同情和理解是其創(chuàng)作的中心,前者在帶給人們充滿生機演唱的同時,也將人物的思想性刻畫淹沒在這首華麗的的詠嘆調中,失去了其應有色彩。
三、結語
作為歌劇作曲家,莫扎特和羅西尼所處的不同社會時期及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賦予了劇中共同的人物角色羅西娜不同的性格特點和音樂形象,羅西尼賦予羅西娜的音樂可以使人變得不冷靜,而莫扎特賦予羅西娜的音樂可以使人更冷靜,音樂表現(xiàn)的強烈對比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對兩個不同年齡階段、擁有不同人際關系、呈現(xiàn)不同心智特質的羅西娜進行分析和比較,可以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伯爵夫人及羅西娜在歌劇作品中的藝術魅力和情感表現(xiàn),更好的根據(jù)人物形象來調整音色,掌控聲音的表現(xiàn)力,成功演繹作曲家所要展現(xiàn)的音樂風格。
參考文獻:
[1]【美】保羅·羅賓遜. 歌劇與觀念——從莫扎特到施特勞斯[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張弦,徐國弼,申文凱,安紹石譯.西洋歌劇名作解說[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3]【德】福爾克爾·舍爾里斯. 羅西尼[M]. 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4] 【奧】曼弗雷德.瓦格納. 付天海.傅琪.譯. 莫扎特——作品和生平[M].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