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小燕
教學是一門藝術,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多年,不過“低耗高效”猶如牛皮癬,難以根除!如何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呢?本文就該話題談幾點筆者的思考,望能對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起到一點作用.
一、激發(fā)興趣,有序施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至理名言不僅僅適用于科學研究,對于高中階段的知識學習也適用,注重興趣的激發(fā)能夠將學生快速帶進物理知識學習之門,那么怎么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呢?
興趣的激發(fā)首先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沒有關注就沒有興趣,不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不能偏離教學內(nèi)容,偏離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求新”、“求異”、“求奇”都僅僅是熱鬧了課堂而已,筆者認為,激發(fā)興趣是手段,課堂的出發(fā)點是教與學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在確立了出發(fā)點的基礎上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讓學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繼而進一步帶動學生對熟悉的情境去分析、研究,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生成“為什么是這樣呢?”的疑惑,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
二、以生為本,順學而教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操縱著整個課堂的活動和具體進程,知識灌輸面面俱到,看似系統(tǒng)性強,不過“教師講了是否等于學生會了呢?”實踐經(jīng)驗表明,灌輸僅僅是將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留在了學生的記憶的表層,沒能刻在學生的腦海里,僅僅是知其然而已,所以容易忘記,更談不上理解、遷移和應用.
目前教學中還有一個錯誤認識,就是由于課堂時間緊,所以不舍得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又或者是預設了問題擔心學生不能給出正確的思考,教學時通常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嚼碎了,喂給學生.這樣越俎代庖的做法,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和空間,學生的思維被逼到了“正確”的方向,思維[JP3]呈現(xiàn)單向性,以后遇到?jīng)]有思考過的新問題,容易在思考中迷失.[JP]
那應該怎么引導學生思維呢?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然后順著學生的思維因材施教.
三、教學實例分析
例如,筆者在高一開始階段,“勻變速直線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學習,基本規(guī)律學完后,“追及相遇類”問題往往會讓學生感覺無從下手,傳統(tǒng)的做法是先將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講授給學生,解題的關鍵在于“臨界條件”,然后給學生提供例題、習題,通過學生的作答來評價學生知識完成情況,傳統(tǒng)的做法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正確率較高,不過時間一長或是設問稍微換一下就不一定了.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筆者在基本知識講完后,就設置習題,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例在某一公交車站臺,一公交車以勻加速啟動,a=1 m/s2,啟動那一瞬間,小明距離站臺Δs=60 m遠,小明為了趕上這班車,以v0勻速追趕呼喊,只有小明在與公交車距離小于d=20 m,且2s的時間內(nèi)能夠持續(xù)喊停車,這個信息才能傳遞[JP3]給司機并把車停下來,那么,v0至少要多大小明才能趕上這趟車?[JP]
1.展示學生中個性化思維
學生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各不相同,除了搬動運動學公式進行運演外,有些學生還通過作圖的方法進行分析,有些同學畫出如圖1所示的 圖,有些同學畫出如圖2所示的 圖.
這些圖像如何應用呢?邀請學生進行講解,呈現(xiàn)其思維過程,圖1可以很直觀的看出當公交車與人速度相同時,而速度相同在x-t中表現(xiàn)為切線的斜率相同,兩者距離最??;圖2則是從面積的角度進行思考,假設陰影部分面積為20m,那么能趕上這趟公交車其臨界時間應該在速度相等前后各1s,通過圖像分析,學生的思維有機呈現(xiàn),更為直觀、有效.
2.獨立運算,殊途同歸
通過上述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打通,讓學生獨立運算,最終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一題多解.
法1:設 秒時小明第一次與公交車距離為20m,如果恰好能夠叫停,則由臨界條件可得,兩者在(t+1)秒時兩者速度相等、距離最近(這個是由圖1分析得到的啟示).
位移關系:v0t-12at2=Δs-d①;速度關系:v0=a(t+1)②.
得:t=8s;v0=9m/s.
法2:設t秒時小明第一次與公交車距離為20m,結合圖2的對稱性分析,得在 秒時刻,小明距離公交車也應為20m.
結合兩者位移之間的差值,列出①和v0(t+2)-12a(t+2)2=Δs-d③.
得t=8s;v0=9m/s.
總之,有效的教學應該讓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學生能自己意識到這類追及類問題并不難,只要細心些,將實際情況逐一地分析,把可能的情況考慮周全,必然能夠還原物理情境的全貌,最終得到正確的結果.endprint
教學是一門藝術,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多年,不過“低耗高效”猶如牛皮癬,難以根除!如何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呢?本文就該話題談幾點筆者的思考,望能對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起到一點作用.
一、激發(fā)興趣,有序施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至理名言不僅僅適用于科學研究,對于高中階段的知識學習也適用,注重興趣的激發(fā)能夠將學生快速帶進物理知識學習之門,那么怎么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呢?
興趣的激發(fā)首先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沒有關注就沒有興趣,不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不能偏離教學內(nèi)容,偏離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求新”、“求異”、“求奇”都僅僅是熱鬧了課堂而已,筆者認為,激發(fā)興趣是手段,課堂的出發(fā)點是教與學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在確立了出發(fā)點的基礎上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讓學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繼而進一步帶動學生對熟悉的情境去分析、研究,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生成“為什么是這樣呢?”的疑惑,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
二、以生為本,順學而教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操縱著整個課堂的活動和具體進程,知識灌輸面面俱到,看似系統(tǒng)性強,不過“教師講了是否等于學生會了呢?”實踐經(jīng)驗表明,灌輸僅僅是將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留在了學生的記憶的表層,沒能刻在學生的腦海里,僅僅是知其然而已,所以容易忘記,更談不上理解、遷移和應用.
目前教學中還有一個錯誤認識,就是由于課堂時間緊,所以不舍得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又或者是預設了問題擔心學生不能給出正確的思考,教學時通常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嚼碎了,喂給學生.這樣越俎代庖的做法,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和空間,學生的思維被逼到了“正確”的方向,思維[JP3]呈現(xiàn)單向性,以后遇到?jīng)]有思考過的新問題,容易在思考中迷失.[JP]
那應該怎么引導學生思維呢?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然后順著學生的思維因材施教.
三、教學實例分析
例如,筆者在高一開始階段,“勻變速直線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學習,基本規(guī)律學完后,“追及相遇類”問題往往會讓學生感覺無從下手,傳統(tǒng)的做法是先將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講授給學生,解題的關鍵在于“臨界條件”,然后給學生提供例題、習題,通過學生的作答來評價學生知識完成情況,傳統(tǒng)的做法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正確率較高,不過時間一長或是設問稍微換一下就不一定了.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筆者在基本知識講完后,就設置習題,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例在某一公交車站臺,一公交車以勻加速啟動,a=1 m/s2,啟動那一瞬間,小明距離站臺Δs=60 m遠,小明為了趕上這班車,以v0勻速追趕呼喊,只有小明在與公交車距離小于d=20 m,且2s的時間內(nèi)能夠持續(xù)喊停車,這個信息才能傳遞[JP3]給司機并把車停下來,那么,v0至少要多大小明才能趕上這趟車?[JP]
1.展示學生中個性化思維
學生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各不相同,除了搬動運動學公式進行運演外,有些學生還通過作圖的方法進行分析,有些同學畫出如圖1所示的 圖,有些同學畫出如圖2所示的 圖.
這些圖像如何應用呢?邀請學生進行講解,呈現(xiàn)其思維過程,圖1可以很直觀的看出當公交車與人速度相同時,而速度相同在x-t中表現(xiàn)為切線的斜率相同,兩者距離最??;圖2則是從面積的角度進行思考,假設陰影部分面積為20m,那么能趕上這趟公交車其臨界時間應該在速度相等前后各1s,通過圖像分析,學生的思維有機呈現(xiàn),更為直觀、有效.
2.獨立運算,殊途同歸
通過上述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打通,讓學生獨立運算,最終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一題多解.
法1:設 秒時小明第一次與公交車距離為20m,如果恰好能夠叫停,則由臨界條件可得,兩者在(t+1)秒時兩者速度相等、距離最近(這個是由圖1分析得到的啟示).
位移關系:v0t-12at2=Δs-d①;速度關系:v0=a(t+1)②.
得:t=8s;v0=9m/s.
法2:設t秒時小明第一次與公交車距離為20m,結合圖2的對稱性分析,得在 秒時刻,小明距離公交車也應為20m.
結合兩者位移之間的差值,列出①和v0(t+2)-12a(t+2)2=Δs-d③.
得t=8s;v0=9m/s.
總之,有效的教學應該讓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學生能自己意識到這類追及類問題并不難,只要細心些,將實際情況逐一地分析,把可能的情況考慮周全,必然能夠還原物理情境的全貌,最終得到正確的結果.endprint
教學是一門藝術,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多年,不過“低耗高效”猶如牛皮癬,難以根除!如何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呢?本文就該話題談幾點筆者的思考,望能對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起到一點作用.
一、激發(fā)興趣,有序施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至理名言不僅僅適用于科學研究,對于高中階段的知識學習也適用,注重興趣的激發(fā)能夠將學生快速帶進物理知識學習之門,那么怎么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呢?
興趣的激發(fā)首先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沒有關注就沒有興趣,不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不能偏離教學內(nèi)容,偏離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求新”、“求異”、“求奇”都僅僅是熱鬧了課堂而已,筆者認為,激發(fā)興趣是手段,課堂的出發(fā)點是教與學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在確立了出發(fā)點的基礎上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出發(fā),讓學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繼而進一步帶動學生對熟悉的情境去分析、研究,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生成“為什么是這樣呢?”的疑惑,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
二、以生為本,順學而教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操縱著整個課堂的活動和具體進程,知識灌輸面面俱到,看似系統(tǒng)性強,不過“教師講了是否等于學生會了呢?”實踐經(jīng)驗表明,灌輸僅僅是將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留在了學生的記憶的表層,沒能刻在學生的腦海里,僅僅是知其然而已,所以容易忘記,更談不上理解、遷移和應用.
目前教學中還有一個錯誤認識,就是由于課堂時間緊,所以不舍得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又或者是預設了問題擔心學生不能給出正確的思考,教學時通常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嚼碎了,喂給學生.這樣越俎代庖的做法,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和空間,學生的思維被逼到了“正確”的方向,思維[JP3]呈現(xiàn)單向性,以后遇到?jīng)]有思考過的新問題,容易在思考中迷失.[JP]
那應該怎么引導學生思維呢?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然后順著學生的思維因材施教.
三、教學實例分析
例如,筆者在高一開始階段,“勻變速直線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學習,基本規(guī)律學完后,“追及相遇類”問題往往會讓學生感覺無從下手,傳統(tǒng)的做法是先將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講授給學生,解題的關鍵在于“臨界條件”,然后給學生提供例題、習題,通過學生的作答來評價學生知識完成情況,傳統(tǒng)的做法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正確率較高,不過時間一長或是設問稍微換一下就不一定了.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筆者在基本知識講完后,就設置習題,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例在某一公交車站臺,一公交車以勻加速啟動,a=1 m/s2,啟動那一瞬間,小明距離站臺Δs=60 m遠,小明為了趕上這班車,以v0勻速追趕呼喊,只有小明在與公交車距離小于d=20 m,且2s的時間內(nèi)能夠持續(xù)喊停車,這個信息才能傳遞[JP3]給司機并把車停下來,那么,v0至少要多大小明才能趕上這趟車?[JP]
1.展示學生中個性化思維
學生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各不相同,除了搬動運動學公式進行運演外,有些學生還通過作圖的方法進行分析,有些同學畫出如圖1所示的 圖,有些同學畫出如圖2所示的 圖.
這些圖像如何應用呢?邀請學生進行講解,呈現(xiàn)其思維過程,圖1可以很直觀的看出當公交車與人速度相同時,而速度相同在x-t中表現(xiàn)為切線的斜率相同,兩者距離最小;圖2則是從面積的角度進行思考,假設陰影部分面積為20m,那么能趕上這趟公交車其臨界時間應該在速度相等前后各1s,通過圖像分析,學生的思維有機呈現(xiàn),更為直觀、有效.
2.獨立運算,殊途同歸
通過上述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打通,讓學生獨立運算,最終在討論中發(fā)現(xiàn)一題多解.
法1:設 秒時小明第一次與公交車距離為20m,如果恰好能夠叫停,則由臨界條件可得,兩者在(t+1)秒時兩者速度相等、距離最近(這個是由圖1分析得到的啟示).
位移關系:v0t-12at2=Δs-d①;速度關系:v0=a(t+1)②.
得:t=8s;v0=9m/s.
法2:設t秒時小明第一次與公交車距離為20m,結合圖2的對稱性分析,得在 秒時刻,小明距離公交車也應為20m.
結合兩者位移之間的差值,列出①和v0(t+2)-12a(t+2)2=Δs-d③.
得t=8s;v0=9m/s.
總之,有效的教學應該讓學生自主探究和體驗,學生能自己意識到這類追及類問題并不難,只要細心些,將實際情況逐一地分析,把可能的情況考慮周全,必然能夠還原物理情境的全貌,最終得到正確的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