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幫了我的忙,為了表示感謝,我想把從老家?guī)淼孽r草莓送給他。沒想到說明來意后他竟有些生氣:“舉手之勞,還談什么感謝。尤其是不該送東西給我,這些草莓我不會收的,帶回去給孩子吃吧。”我倆幾番推讓,最后我拗不過他,只好把草莓帶走。
回去的路上,我覺得尷尬極了。早就聽說這位同事非常認(rèn)真,秉公辦事,從來沒收過學(xué)生禮物,甚至做出過類似“懸魚拒賄”的事來表明自己的做人原則。可我既不是他的學(xué)生,也不是他的下級,根本不存在“受賄”之嫌,只不過是想表達(dá)下謝意,卻被這樣冰冷地拒絕。后來,我和他越走越遠(yuǎn)。
同樣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一位久不聯(lián)系的同學(xué)幫了我的忙,我給她買了一條漂亮的絲巾表示感謝。她欣然收下,說:“真漂亮,我太喜歡了,謝謝!”說著,還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也感到非常幸福,覺得自己做法得到了別人的肯定,也因為此事拉近了我與她的距離。不久后,她給我的女兒買了一條裙子,算是禮尚往來。如今,我和她成了好朋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與別人交流,都希望走進(jìn)對方的世界。正因為如此,人世間才有了那么多真摯的感情。如果別人帶著一顆火熱的心,熱情地靠近你,你卻不懂得成全別人的盛情,當(dāng)頭給人潑一盆冷水,那么,你的世界永遠(yuǎn)都是冷漠孤獨(dú)的。
成全別人的盛情,是一種真誠和善意,還能搭建彼此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