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加加,王東方,蘇小平,寧士翔,金裕存
(1.南京工業(yè)大學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816;2.寧波躍進汽車前橋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21)
車架作為客車的主要承載部件,其強度、剛度及疲勞壽命都直接關系到整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及使用年限[1]。據相關資料統(tǒng)計,有80%~95%的結構失效都是源于疲勞失效,而引起疲勞失效的循環(huán)載荷的峰值往往遠小于在靜態(tài)斷裂分析估算出來的“安全”載荷,因此,開展對車架的疲勞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將動態(tài)結構模擬成為一個線性傳遞函數,采用頻域方法對某客車車架進行疲勞壽命研究[2]。
本文研究的客車車架為典型的邊梁式車架,由于車架大部分零件是由薄鋼板經沖壓成型,因此可采用殼單元模擬車架的結構部件。首先抽取零件中面,對縱梁和側翼板采用10mm的四邊形殼單元進行劃分,對橫梁以及與橫梁焊接的縱梁處采用5mm的四邊形殼單元進行劃分,對不能抽取中面的部件,如第3,4,6根橫梁與縱梁連接板,可采用5mm的實體網格劃分。圖1為建好的車架有限元模型。
對車架進行單位加速度激勵下的頻率響應分析,約束及加載情況如下:前后懸架與車架連接處約束除x向和z向平動以外的所有自由度;分別在兩前、后懸架與車架連接處施加z向單位加速度激勵[3],采用直接法進行求解,激勵頻率為0Hz~20Hz。以前懸為例,左前懸架與車架連接點處的位移響應函數如圖2所示。
圖2 左前懸架與車架連接點處位移響應函數
利用ADAMS/CAR軟件建立整車動力學模型,如圖3所示。其中,前懸為雙橫臂扭桿彈簧獨立懸架,后懸為非獨立鋼板彈簧懸架。由于在整個ADAMS虛擬樣車仿真過程中,忽略空氣對車輛表面的作用,因此將車身簡化為一剛體質心球[4]。通過輸入車身質量4 020kg,質心坐標(1 376,0,1 210),轉動慣量lxx=2.853 8kg·mm2、lyy=12 532kg·m2、lzz=11 370 kg·m2等參數來進行模擬仿真。仿真路面選擇B級隨機路面(瀝青路面),仿真時間為20s,汽車行駛速度為60km/h。左前懸架與車架連接點處所受到的動態(tài)外載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
本文采用頻域方法進行車架疲勞分析,將采集到的時域信號通過快速傅立葉變換轉化為頻域信號。左前懸架與車架連接點處的PSD信號如圖5所示。
1964年,Bendat[5]首先提出由PSD信號求疲勞壽命的方法。此方法說明了一個窄帶信號隨著帶寬的降低,波峰的概率密度函數趨向于一個瑞利分布。對于一個窄帶時域信號,Bendat假定所有函數值為正的波峰將跟隨一個對應的數值相等的波谷,不管它們是否構成應力循環(huán)。根據假定,應力范圍內的概率密度函數也趨向于一個瑞利分布。Bendat為完善這一解法,用PSD曲線下的慣性矩估算預期的波峰數[6]。Bendat的范圍均值直方圖窄帶解可表示為:
圖3 整車動力學模型
圖4 左前懸架與車架連接點處所受到的動態(tài)外載
圖5 左前懸架與車架連接點處的PSD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用Bendat窄帶解在處理寬帶時域信號時,它給出的結果非常保守,圖6說明了使用這樣一個假定所導致的結果,窄帶時域信號的特征是每個波峰對應有一個同樣大小的波谷,而寬帶時域信號卻表現為一個低頻載波上有一些小波[7]。
1985年Dirlik提出了一種解決低頻載波上小波問題的經驗閉合解,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圖7所示。它是4個PSD慣性矩m0,m1,m2,m3的一個函數,Dirlik方法的數學表達式為:
其中:TP(S)為4個PSD周期時間。
圖6 Bendat方法存在的問題
圖7 Dirlik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基于寬帶信號的疲勞分析方法。車架疲勞壽命分析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車架疲勞壽命
根據圖8結果顯示,車架最危險的部位出現在第5根橫梁上連接板與車架縱梁上翼面連接處,此處的可循環(huán)時間為20 722.2h,由于一次循環(huán)時間為20s,故可計算出循環(huán)次數為373萬次。根據車速為60 km/h,算出該車架可行駛大約124.33萬公里。我國規(guī)定的汽車使用經濟壽命為12年和60萬公里,按平均使用5萬公里/年[8],可知該車架可使用25年,故該車架可滿足壽命要求。
本文針對某輕型客車車架,運用PSD分析方法,在頻域內對該車架進行疲勞壽命分析。由分析結果可知,該車架最危險位置為第5根橫梁上連接板與車架縱梁上翼面連接處,但危險處的疲勞壽命滿足使用要求。
[1]陳家瑞.汽車構造(下冊)[M].第2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2]王國軍.Msc.Fatigue疲勞分析實例指導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3]杜中哲,朱平,何俊.基于有限元法的轎車車身結構及焊點疲勞壽命分析[J].汽車工程,2006,28(10):944-948.
[4]陶利民.基于ADAMS/Car的非獨立懸架輕型客車操縱穩(wěn)定性和行駛平順性仿真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0:29-31.
[5]Bendat J S.Probability functions for random responses[R].NASA Report on Contract NASA-5-4590.[s.l.]:NASA,1964:50-56.
[6]彭為,靳曉雄,左曙光.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轎車后橋疲勞壽命預測[J].汽車工程,2004,26(4):507-509.
[7]林曉斌.基于功率譜密度信號的疲勞壽命估計[J].中國機械工程,1998,9(11):20-23.
[8]梁和爭,孫琪.汽車動力使用壽命及其標準[J].天津汽車,1997(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