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qū)的阿爾卑斯山地,艾力澤·布菲,失去了唯一的兒子,他居住的地方缺少樹木,他覺得沒有樹就沒有生命,于是他決定動手種樹。
有一個男人在種樹!而且一種三十多年:狂風呼嘯,泉眼干枯,氣候惡劣,人們生活枯燥,爭來斗去,怨氣沖天,只顧自己,從不關(guān)心別人,像擺脫魔咒一樣,逃離這個荒蕪恐怖的地方。只有牧羊人艾力澤·布菲選擇每天晚上挑選品質(zhì)優(yōu)良的一百粒橡樹種子,在第二天,帶著一根長鐵棍,到荒原上種樹。
這是他種樹的動作:雙手用力,用鐵棍戳土,并用勁挖出一個洞,然后單膝跪地,放下一粒橡樹的種子,然后雙手蓋上泥土,并用力壓實。每天,他要完成這樣五連貫的一百次動作。天天如此,年復一年。當然,種下的種子并不能全部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生命充滿了變數(shù):發(fā)不了芽,樹苗被動物啃掉,發(fā)病而死,像許多俯首命運一樣的人類一樣被命運打敗。而艾力澤·布菲并不如此,他用堅持來對抗一切挫敗,用同樣的動作,重復完成了許多生命的重新生長。在離家越來越遠的地方,艾力澤·布菲一直向前,種下種子,過程艱難,卻堅定不移。
他在種植的過程中贏得了經(jīng)驗:在不同的地方種上不同的樹。成長起來的樹木,不但帶來了綠陰,而且?guī)砹锁B語花香、流水潺潺。最令人歡欣鼓舞的是,泉眼溢滿了泉水,山谷間響起了溪流的歡唱,當年成了廢墟的村莊,重新被修葺,吸引了許多人來居住,家家門前種上了鮮花與蔬菜,孩童們奔跑嬉戲,一切充滿活力與生機。
如果說,這是艾力澤·布澤帶來的改變,不如說是他帶我們回到了原初。這樣的一幅幅如詩如畫的景象,原本就是我們擁有的,但是我們在前行的路上,被許多欲望所左右,然后不知不覺迷失,喪失生命應該擁有的詩意與美妙。
而艾力澤·布菲,用五年,十年,三十年的時間,僅做的就是:使我們回到最初的道路上。艾力澤·布菲帶領(lǐng)我們走向遠方,也帶我們回到源頭。就像樹木留住了水,梧桐吸引了鳳凰,一切源頭都是美好的開始!
“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像上帝一樣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的前提是勇敢面對,許多事物,本是人們自己損壞和毀滅的,但是大多數(shù)人選擇了逃避。艾力澤·布菲的可敬之處、超越于常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勇敢面對,不聲不響地,開始了他的改變與創(chuàng)造。
從這一個角度上來說,艾力澤·布菲種樹,譜寫的是大地上的史詩,他是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做一個詩人所具備的條件很簡單:行動,創(chuàng)造。艾力澤·布菲擁有的,無疑與詩人所具備的一切素質(zhì),他默默的行動,不知不覺地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世界。萬物之間心意相通,語言傳達顯得多余。艾力澤·布菲把種子種在土里,長出樹苗,然后樹木成林,然后留住了水,水流滋潤了大地,大地萬物生長、開花結(jié)果、自由歌唱!還有什么比這樣的結(jié)果、這樣的詩意讓人迷醉的呢?雖然很多人得到了果實,卻不知道開花與結(jié)果的過程,就像艾力澤·布菲的堅持不懈地種樹,不為人們所知一樣!但所幸的,當美好的果實已經(jīng)掛滿枝椏,人們才知道,這是一個行動者最想要的后果!
現(xiàn)在,人們到了法國的普羅旺斯,腦子里最初閃出的就是鋪天蓋地的熏衣草花海。我們可以想象這就是艾力澤·布菲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麗世界。事實也是,我們大地上的事物,就是像艾力澤·布菲一樣的行動者所創(chuàng)造的。這片花海也許是另位一個人所創(chuàng),也許是佚名者,也許是一個很容易忘掉的名字。
這已經(jīng)不重要,他們以詩的表達,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呈現(xiàn)出最美麗最真實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