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是老了,但老得剛剛好。
古老的港口緊臨地中海,一年約有三百天日照。海風與驕陽造就了它的精神氣質——粗糙熱烈,這與巴黎的精致優(yōu)雅截然相反。巴黎人在小酒館里聽慵懶的香頌,馬賽人是在海邊手舞足蹈唱作RAP的DJ,而且,他們很可能唱著唱著就一個猛子扎進大海。
起個大早來到碼頭,大海與朝陽齊平,仿佛一道光的峭壁,陡立面前。幾十艘小艇抖動著四散飛去,飛向光燦燦的地中?!@座古城立在大地、面向太陽,在繁忙的港口和天空歡笑。
馬賽有很多漂亮的老房子。圣潔的教堂、陰森的監(jiān)獄、那些白房子背后的善與惡,成為這座城市靈魂的累積。
加納比爾大街盡頭的隆尚宮,一看就是拿破侖三世審美情趣的產(chǎn)物。宮殿外墻上有很多噴水口,水柱落在無數(shù)盆缽中,流向這座饑渴的城池。
建于17、18世紀的救濟院,可謂當?shù)刈钛胖碌男掖嫖?,建筑群由拱形頂樓和三排拱廊構成,旁邊一座巴洛克小禮堂,曾為無家可歸之人提供庇護。在拱廊漫步,身邊游客的聲音聽來不過像私語,風一吹就散了,有一種倍感親密的安靜。
從守護山拾級而上,抵達鼎鼎大名的守護圣母堂。斑駁粗糙的灰白外墻,依稀留有戰(zhàn)爭年代的歷史遺跡。拜占庭式的圣母堂,頂端矗立一尊鍍金圣母雕像,高9.7米、重4500公斤,表層貼了29400片金箔,驕陽下如號聲般尖銳奪目,讓人心臟都為之一震。
站在山頂向西南方遠眺,海上有幾座荒涼光禿的小島,其中一座島上,矗立著墳墓似的白森森的城堡,那就是伊夫堡,大仲馬安置筆下高貴靈魂的所在。
初入伊夫堡就見到小說《基督山伯爵》里描寫的天井,不過,書中陰氣沉沉的監(jiān)獄現(xiàn)已熙熙攘攘,到處展出的都是大仲馬和基督山伯爵的故事;導游會把底層一個專門開發(fā)的地道指給游人看,好像這里真連著小說中法里亞長老和埃德蒙·唐泰斯的囚室,不少游客信以為真,在這個連接“34號”和“27號”囚犯的地洞邊窺探叫嚷。
這里并不缺真正的囚犯。第一名關押在此的囚徒是1580年反對君主政體的安賽米騎士,最后被勒死在牢內(nèi);傳說路易十四的孿生兄弟鐵面人也曾囚禁在此。中庭古老的院門上,“人民至上樓”幾個字依稀可辨,1848年6月暴動后,又有120人被關進這里。巴黎公社時期,革命領袖被流放到此,并被槍決。
走出古堡,登上塔樓,俯瞰島外浩渺的大海,大風充滿四面八方,在巖石和陽光間瀑布般跳蕩。讓島上犯人們稍感慰藉的或許是這潔凈的海洋空氣,令他們恐懼和苦楚的,則是籠罩在馬賽的視線之內(nèi)——這一幅渴望自由的如畫景致,卻以茫茫海水為隔。
與南法其他港口相比,馬賽最具異域風情。古老的港口因海而生,因海而盛,兩千六百多年來,以海納百川的氣度接納了八方來客。歷史如走馬燈般紛亂,今天,城里流淌著混雜的血液,天主教徒、新教徒、穆斯林、共產(chǎn)主義者、自由派、柏柏爾人、吉普賽人、西西里人、加泰羅尼亞人……法國作家阿爾伯特·郎德描述:“馬賽流通著20種語言,人們來自五湖四海,著裝迥異,各持信仰。你想看看阿爾及利亞、摩納哥或突尼斯嗎?請跟我來。我會帶你去制帽街。這里有貧民窟、淘氣孩子和阿拉伯女人。這里有東方的氣味:一種仿佛是在煎鍋里融化了的陳年蠟燭的味道?!?/p>
榮膺“2013年歐洲文化之都”后,長期背負惡名的馬賽等來“咸魚翻身”的機會。政府重修圣讓堡,建起摩登亮眼的歐洲地中海文化博物館;北岸陡然豎起先鋒銳利的CMA大廈——出自扎拉·哈迪德的手筆;碼頭邊搭建了一座諾曼·福斯特設計的鏡面涼棚,8根細柱支起閃閃發(fā)光的鋼板,映出底下的往來行人,老港一下子清新起來……
面朝大海生活那么久,老馬賽早已養(yǎng)成不可妥協(xié)的性格。它以自由的戰(zhàn)歌、混搭的魚湯和驚險的復仇故事聞名,似乎天生具有浴火重生的力量,永遠沒什么能把它淘汰出局。
地址:Rue Fort du Sanctuaire 13281
到達方式:在老港搭乘觀光小火車或乘60路公車到終點
開放時間:10月至次年3月7:00-18:15,4月至9月7:00-19:15
www.notredamedelagarde.com
馬賽皂的歷史可追溯到7世紀,真正的馬賽皂富含橄欖油和天然精油,洗衣皂去污力強且不傷皮膚;護膚皂有各種顏色及香型,價格為1-3歐。
獨角獸香皂作坊:Savonnerie Marseillaise de La Licorne
地址:34,Cours Julien,13006
到達方式:地鐵2號線Notre Dame Du Mont站
電話:04 96 12 0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