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分裂危機加劇,親俄與親歐族群對立嚴重,克里米亞要在本周日進行公民投票,表決是否加入俄羅斯。
有朋友聽見“公投”兩字,便會熱血上頭,忙不迭拍掌叫好,但有趣的是,這次反對的,并不只是烏克蘭新臨時政府,還包括向來支持民主、人權的美國和歐盟。當然,他們的反對總有出自地緣政治的私利考慮,但試想,當克里米亞整個半島都布滿俄軍,我們也不能純粹從理想主義來看待這次所謂“公投”,它隨時只會是由俄羅斯擺布。
克里米亞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約七十多年前,納粹德國吞并捷克的一幕。1938年,希特勒垂涎兩國邊境居住了三百多萬日耳曼人的蘇臺德區(qū),借口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國境外的日耳曼同胞,要為他們“伸張正義”。
他先鼓勵當?shù)厝斩私M成政黨,要求蘇臺德區(qū)完全自治。后來,他又要求讓蘇臺德區(qū)以公投來實現(xiàn)民族自決,并聲稱德國不惜為此出兵一戰(zhàn)。結果,英法兩國妥協(xié),要求捷克為此進行公投,并以引發(fā)戰(zhàn)爭兩國將坐視不理為威脅,強迫對方接受,最終捷克被迫飲恨。但此時貪得無厭的希特勒又改變主意,要求公民投票前,先讓德軍開進爭議中的蘇臺德區(qū)。結果,英國“綏靖主義”首相張伯倫不斷做出讓步,最終簽訂了史上有名的出賣捷克的《慕尼黑協(xié)定》,準許德軍立即進駐蘇臺德區(qū),以為這樣便可遏止德國對捷克進一步的領土要求。只可惜,這并沒滿足希特勒的狼子野心,之后,他進一步策動捷克其他地區(qū)宣布獨立,成為德國的“保護國”,到最后,索性吞并了整個捷克。所以,公投和民族自決,自然有其道德光環(huán),有時卻得慎防它在列強的利用擺布下,成了實現(xiàn)他們野心的工具。
中國近代史上,最大一宗民族公投自決案——外蒙獨立案。中國從辛亥革命后,局勢動蕩不安,外蒙趁機搞分裂,并在蘇聯(lián)推動下,于1921年正式宣布獨立,但一直未獲中國承認。二戰(zhàn)后中國躋身五強,廢除大部分不平等條約,卻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丟了外蒙,究竟怎么回事?
1945年2月,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三國領袖瞞著中國,簽訂了《雅爾塔密約》,蘇聯(lián)說服美英承認外蒙古獨立現(xiàn)狀。但為何羅斯福又肯就范,出賣盟友中國呢?因為當時日本陸軍實力仍十分強大,尤其是在中國境內如神話般的關東軍,而美國卻早被戰(zhàn)爭弄得筋疲力盡,而原子彈開發(fā)成功與否仍屬未知之數(shù)。為避免戰(zhàn)爭曠日持久,羅斯福只好乞求斯大林于德國投降、歐洲戰(zhàn)場結束后,調動軍力,出兵東北,分擔美軍重擔,讓戰(zhàn)爭早日結束。但斯大林當然不是省油的燈,乘機敲詐勒索一筆,外蒙古遂成了蘇聯(lián)的索價,以及美蘇雙方政治交易下的犧牲品。
國民政府為何又會啞忍喪權辱國的《雅爾塔密約》呢?二戰(zhàn)尚未結束,蔣介石心思早飛到共產黨身上,盤算如何籠絡美蘇兩國,安心剿共,遂咬牙簽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犧牲外蒙古,以換取蘇聯(lián)答應把軍需物資轉移給國民政府、日本投降后蘇軍于3星期內撤出東北、承認東三省為中國領土,以及不介入新疆分離主義運動等條件。
為了向國民交待,為自己找到一個分裂祖國的臺階下,蔣介石竟想出如此“妙計”,向蘇聯(lián)提出:“茲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之愿望,中國政府聲明于日本戰(zhàn)敗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證實此項愿望,中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之獨立?!边@無疑是以“公民投票”使外蒙獨立更合法化了。
但問題是,這又是怎么樣的一個公民投票呢?當時國民政府內政部常務次長雷法章,奉命往外蒙“參觀”公民投票。雷回國后撰寫報告:“(該項投票)實則在政府人員監(jiān)督之下,以公開之簽字方式表示贊成與否,人民實難表示自由之意志,故此項過程,純屬掩耳盜鈴之舉?!?/p>
從中可見,這次投票純屬瞞天過海之舉,當時國民政府是心知肚明的。但為了避免尷尬,它還是堅決拒絕公布這份報告,企圖封鎖真相。直到蔣介石死后,上世紀80年代,雷才有機會公開撰文揭露相關史實。(以上見于汪榮祖、李敖合著《蔣介石評傳》一書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