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德國《每日新聞》網站2014年7月25日報道,根據(jù)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的一項調查,德國托兒所缺少幼兒教師。德國大約還需要增加12萬個全職幼教崗位才能滿足托兒所的需求。根據(jù)貝塔斯曼基金會的計算,這意味著每年要額外增加500萬歐元的費用,這一事務內的人事花銷也需要增加約1/3,總計190億歐元。此外,貝塔斯曼基金會董事會還敦促實行全德國適用的托兒所質量標準?,F(xiàn)在,德國聯(lián)邦各州已經增加了托兒所里的學位,但還需要法律保證所有托兒所的入托質量。
德國聯(lián)邦各州在兒童看護這一領域的水平大相徑庭。根據(jù)基金會的此項調查,德國東西部托兒所的質量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東部托兒所平均一個幼兒教師需看護6.3名3歲以下的幼兒,而在西部平均一個幼兒教師只需要看護3.8名。調查顯示,不來梅和巴登-符騰堡州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最好,幼兒教師與兒童比例分別為1∶3.2和1∶3.3??醋o3歲以上兒童的托兒所的情況類似:西部一名教師必須看護9.1名兒童,而東部則高達12.7名。在這一統(tǒng)計中,不來梅和巴登-符騰堡州再次名列前茅,分別為1∶7.7和1∶8。
貝塔斯曼基金會認為,看護3歲以下兒童的托兒所,一名幼兒教師最多應只負責3名兒童,而看護3歲以上兒童的合適比例應為1∶7.5,很多聯(lián)邦州的實際情況距這一標準相去甚遠。因此,基金會呼吁制訂關于聯(lián)邦托兒所的法律,對托兒所的任務和質量標準加以規(guī)定,包括教育、培養(yǎng)、專業(yè)咨詢和午餐的質量標準。
(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朱苗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