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霞
摘 要:教育不是要改變學生,而是要觀察并且?guī)椭麄兂砷L。在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班主任起到了很關(guān)鍵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事多繁雜,要做好這項工作,溝通,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聯(lián)系和進行交往的主要形式。沒有溝通,學生與教師之間就無法彼此理解,教師也就無法開展和實施班主任工作。
關(guān)鍵詞:班主任;溝通;橋梁
我從事高中教育工作已經(jīng)有八年了,剛參加工作時,學校并沒有直接安排我做班主任,只是讓我擔任高一兩個班的數(shù)學教學工作,還兼職一個班的班主任助理,由一位優(yōu)秀的、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老師帶我。也許是因為我年輕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也許是我的性格使我很愛教師這個職業(yè),喜歡和學生在一起,我很愛我的學生,學生也很喜歡我。隨著工作經(jīng)驗的積累,以及自己工作能力的不斷提高,現(xiàn)在我也成為一名真正的班主任。
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起著很關(guān)鍵的作用,要做好這項工作,
溝通,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相互聯(lián)系和進行交往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與學生的心靈保持溝通,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和思想動態(tài),我認為有以下幾種途徑。
一、談心是班主任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解決思想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
談心,對于師生之間溝通思想、交換意見、交流信息、解決矛盾、融洽感情、增強信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班主任工作實踐,我覺得談心關(guān)鍵在于班主任能用真誠打開學生的心門,和學生的心靈保持零距離。找學生談心,不能心血來潮,隨心所欲,毫無準備。班主任找學生談心時,要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問題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選擇好談話的方法。我作為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是他們的考試成績和班級紀律這兩個方面,因此,在這兩個方面我下的功夫比較多。在成績方面,我校高一新生十月份剛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第一次月考,作為班主任,我比較關(guān)注他們的月考成績。因為成績能反映這段時間學生的學習效果,從成績中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學習是否盡力,偏科現(xiàn)象是否嚴重,或是哪些科目需要加把勁的。所以,月考結(jié)束后,我都認真歸納總結(jié)每一位學生的成績,找出原因,一個一個單獨找學生談心分析,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上存在的問題,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進步。在紀律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上課的表現(xiàn)、課堂紀律、宿舍管理等。例如,學生經(jīng)常在課堂睡覺,作為班主任,我就要深入調(diào)查清楚學生因何睡覺,或是身體問題,或是因為晚上睡覺太晚,或是其他原因等,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解清楚學生的狀況,再找學生談心。這樣,能夠通過有目的的談心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和諧的談話溝通能打動學生的心弦,點亮學生的思想明燈,能架起老師與學生相互溝通的橋梁。
二、利用每位學生撰寫的班級日志搭建教師與學生溝通的
橋梁
班級日志,是班級每一位學生寫的日記,與私人日記不同,它以公開分享的形式,使學生能以一種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方式,坦白自己,相互交流,放松心靈,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公開交流,并因此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非常默契的溝通。學生拿著手中的筆,在“日記”上暢所欲言,常常能“吵”得熱火朝天。它記載著學生的思想與感悟,訴說著他們的喜悅與苦惱,傾訴著師長對他們的鼓勵和關(guān)愛。在這里常有學生的心情故事:我與父母吵架的日子里,父母離婚了,我該怎么辦?最疼愛我的奶奶去世了,我很難過;我和好朋友吵架了,我很傷心;怎樣對待異性朋友?周末該不該參加課外補習班呢?在每篇文章的背后,都有班主任老師和其他同學的鼓勵與安慰的留言。班主任通過班級日志,了解了每位學生的心理,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消除心理的矛盾,從而適時地加以引導。班級日志是學生經(jīng)歷的真實記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架起了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三、尊重學生,構(gòu)建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
有目的地談心可以與學生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但是,溝通還需要充分的尊重。從事班主任工作的幾年來,我一直在思考,教師和學生應(yīng)該是怎樣的一種關(guān)系。我們過去一直強調(diào)的是“師道尊嚴”,這本身并不錯,但由于過分突出這一點,而很容易忽視了對學生的應(yīng)有尊重:尊重學生的愛好,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理想,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等。自尊心是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處處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能給予及時的肯定。這樣,學生會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功感。一種愉快、樂觀和興奮激動的情緒,會促使學生熱愛學習,熱愛老師,并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
總之,要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教師,必須搞好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才能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班主任是可親可敬
的,既是學生學習上的導師,又是他們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這樣,班主任和學生就能架起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林進材.班級經(jīng)營[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李鎮(zhèn)西.我這樣做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12-05.
[3]莊輝明.明天的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9.
?誗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