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這一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政治理論和基本公民道德的一項重要教育科目,也是十分重點的科目。尤其是對于初中政治來講,它更是起到一個啟蒙教育的作用,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引導學生未來的健康發(fā)展。針對如何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有效性談幾點意見。
關(guān)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教學質(zhì)量
21世紀是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學領(lǐng)域也是這樣,有效性教學一直都是教師追求的目標。政治作為一個文學類學科,其教學有效性一直是教師探究的難題,下面,我就詳細地談談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一、高效性提問
教學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提問。也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師生互動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教師能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不足之處,學生也能借助回答問題的過程集中精力跟進教師的講課步伐。但是通常情況下提問在教學中并沒有發(fā)揮它的作用。比方說,政治教學中的理論概念講解免不了枯燥乏味,學生也難免會產(chǎn)生困倦的心理,部分教師就會在這時候進行“重復提問”,這樣的教學提問應該說是無效的,因為教學過程中不能排除部分學生因為沒有能夠正確地理解而導致的邏輯不通,因此教師要對其進行深入的講解,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地理解概念、掌握知識。
二、合理運用電教技術(shù)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科學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這不僅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簡易,更讓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初中政治課本中涉及的理論知識較多,所以政治學科在學生心中一直是枯燥無味的,而使用多媒體設(shè)備教學可以充分改變政治在學生心中的印象,讓學生可以以一個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到政治的學習中去,因此電教技術(shù)是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好幫手。比如說,在講到《學會拒絕不良誘惑》這一課的時候,教師的單純講解必然使得教學枯燥,而且學生也不會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這時候就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視頻或者是展示幾張圖片,讓學生看圖之后自行比較、自行討論,這樣的教學方式很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最終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率,提升政治課堂的有效性。
三、開展豐富的學習方式
教學是教師傳播知識的一個過程,新時期的教學要求我們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而是應該運用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多種教學方式的引導下,更好地進行學習。筆者認為,實踐中可以運用的新式學習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由教師主講改為學生主講。我們都知道,主動參與絕對要比被動學習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因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亟o予學生輔導和幫助,然后讓學生自主地講解一堂課,這種平等式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和疑難問題的提出,對于學生學習政治積極性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2.讓班級授課制改為小組合作制。自從夸美紐斯提出班級授課制以來,這種教學方式就成了教育的主導形式。尤其是面對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學生數(shù)量比較多,教師數(shù)量比較少,班級授課制無疑是最好的教學方式。然而小組合作制,能讓小組里每一位學生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又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問題,他們會感覺更加的輕松,有助于推動他們思維的積極轉(zhuǎn)化,提升他們思維的寬度。
3.跟蹤性引導。跟蹤性引導就是讓教師把課堂時間用來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引導。首先是課前教師簡單介紹所要講解的知識,讓學生說出對知識的初步理解,教師對學生進行第一次簡單的引導,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方向。然后是課上教師進行重難點講解,引導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明確應該掌握的重點在哪。最后的引導就是課程結(jié)束之后,讓學生說自己學習的感受,這個引導的目的是推動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這三次引導可以最大化地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點,進而推動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增強政治課堂的有效性發(fā)展。
初中政治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政治觀、價值觀、生活觀。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每一位政治教師都應不懈追求的目標。讓課堂成為人才的搖籃,讓學生能真正地享受教學過程,做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黃廷敏.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政史地教研,2012(08).
作者簡介:陳俊峰,男,1977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青山中學,研究方向:政治課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