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花
〔關鍵詞〕 英語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21—0090—01
一、當前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方面
1.沒有養(yǎng)成記單詞的習慣,詞匯不過關。詞匯是語言的基本素材,沒有詞匯就無法談及語言的學習。許多農(nóng)村學生沒有養(yǎng)成記憶和鞏固單詞的良好習慣。而新教材中,要記憶的詞匯成倍增加,很多學生怕記單詞,從而導致英語成績上不去,部分學生甚至產(chǎn)生放棄英語學習的想法。
2.沒有養(yǎng)成朗讀的習慣。語言的學習如果不開口去讀、去說,就學成了啞巴語言。農(nóng)村學生很少有使用英語的機會和氛圍,多數(shù)學生都學成了“啞巴英語”,不敢開口說英語,不愿意大聲朗讀句子和課文。如果不開口去說、去讀,就無法體會英語的語音、語調(diào),意群的停頓,朗讀的節(jié)奏,尤其是英語中的連讀、音的弱化、濁化等語音現(xiàn)象,也就無法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同時也制約了聽力的提高。
3.沒有扎實的語法知識。盡管在初中每一冊教材的后面都附錄了相關的語法知識,但許多學生沒有具備這方面的知識。英語的學習沒有一定的語法知識是不行的。沒有語法知識就無法掌握如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連接代詞、連接副詞引導從句的用法,也無法掌握非謂語動詞在句子中充當?shù)木渥映煞?,更無法分析長難句的句子結(jié)構(gòu)和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教師方面
1.滿堂灌。雖然當前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但個別教師仍然是上課時滔滔不絕,黑板寫得滿滿的,學生不停地記筆記,導致教師講得越多,學生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的機會就越少,學生成了瓶子、箱子和罐子,只是被動地接受,常常處于被動狀態(tài),掌握不了要領,更沒有時間思考、吸收、消化,所學知識當然沒法鞏固,更不用說創(chuàng)新了。
2.知識陳舊。有些老師知識水平不高,甚至根本不能勝任自己所任教的學科,導致不能透徹地掌握教材,處理課文缺少靈活性,教學方法呆板,又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更新知識,致使學生不愿聽這些教師的課,嚴重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套用母語。有些老師較多地利用母語教學,把英語課變成漢語課,始終用漢語翻譯、思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內(nèi)容淺,容易聽得懂,易用直觀手段進行教學,不必處處借助母語翻譯。但因為缺乏英語氛圍,學生始終用母語思維,而不是用英語思維,對英語學習造成了不良影響。
4.過分依賴教材。對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理解不到位,過分依賴教材,尤其是對新課標提出的各級目標的認識不足。不能把新課程理念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對教學要求認識不夠明確,教學隨意性較大。
二、對策
1.加強英語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多渠道、全方位拓寬師資來源,改善農(nóng)村教師待遇,吸引科班出身的英語教師到農(nóng)村教學。二是加強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提高教學技能及教學水平。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策劃者,在課堂教學中起著“導向”的作用。教師的專業(yè)、教育理念、道德觀念直接會影響教育教學水平。因此,必須建設一支穩(wěn)定的教師隊伍,加強對英語教師的培訓,更新知識,提高教師教學理論水平,切實改進教學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一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和材料。學??梢杂嗛喯嚓P的英語雜志或書報,給他們專門的時間進行閱讀,擴充知識。二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只有學生對某事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有了迫切的學習欲望,才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運用正確的學習策略。對于學生來講,影響學習的因素,除了通常所說的一些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學習方法的掌握和運用”的學習變量。這個學習變量對學生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當代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沒有任何教學目標比“使學生成為獨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學習者”更重要。教會學生學習,傳授有效的學習策略,已被當今教育界視為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及減輕學生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措施。
4.開辟課外空間,強化英語訓練。英語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英語課,而應擴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園內(nèi)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氛圍,如將課桌、窗戶、黑板都貼上英語卡片,給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英語氛圍。同時,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單詞卡片,把每天所學的單詞制作成卡片,回家當小老師教家人,或同學之間互相比比誰做得好,單詞認得多。這樣,學生們就會對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并且會給單詞分類。
?笙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