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沖(1982.4-),女,籍貫:河北省唐山市,東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助教,吉林大學2012級博士生,研究方向:創(chuàng)業(yè)與創(chuàng)新。
摘要:科研單位分類管理作為大學完整過程管理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被眾多研究高等教育的學者認為是大學實現(xiàn)社會目標和自身目標的內在驅動力。從吉林大學的情況看,由于學校各學科之間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學校各類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實施科研單位的分級分類管理對于學校的發(fā)展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科研單位;分類管理;分級管理
引言:為了科學的劃分高??蒲袉挝坏姆旨壏诸悾行гu價其科研績效指標的評價體系,必須緊緊圍繞構建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這一研究視角。目前,國內外尚未形成公認的、科學的研究型大學的分類標準??v觀國內外現(xiàn)有研究型大學的分級分類指標體系,各種指標體系中不僅采用的指標各不相同,而且各指標的權重確定方式也相差甚遠,因而是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缺乏實踐基礎的評價體系。
從吉林大學的情況看,學校在幾年前提出“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后,幾年來為這一目標做出了堅持不懈地努力。以科研工作為例,2004年學校科研經費總量為3.02億元,到2007年總量為5.86億元,年平均增長23.5%,高于全國科技投入增長水平。然而,在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學校各學科之間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學校各類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其促進學校發(fā)展的積極意義。因此,研究型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機構的多元化表現(xiàn)形式之一,以其對科學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視,而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jù)了獨特地位。
1.分級分類的依據(jù)
根據(jù)學校各科研單位的學科屬性、職能要求和目前科研水平,實行分級分類評價,改變目前我??蒲性u價推行的不分類型、不分學科統(tǒng)一量化處理“一刀切”的評價尺度。這樣可以增強學??蒲泄芾砉ぷ鞯暮暧^調控能力,使學??茖W判斷各科研單位的科研水平,從而不斷提高學校的整體科研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同時也能夠推動各科研單位高效、快速發(fā)展,通過建立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更好地促進各科研單位的科研活力。
2.分級分類的指標選取
2.1指標選取原則。根據(jù)高校培養(yǎng)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三大功能的要求,結合我校創(chuàng)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辦學方針,秉承科研工作緊密結合社會實踐、服務社會的理念,進行學校分類管理的指標選取??蒲谢顒又饕强蒲型度牒彤a出兩大方面的內容,在對科研單位進行分類管理的指標選擇時,我們選取這兩方面的評價指標中能夠體現(xiàn)我校綜合性、多學科性特點的指標進行評價,兼顧堅持科研活動服務社會的理念選取評價指標。
2.2指標選取類型。根據(jù)吉林大學科研評價的現(xiàn)狀及具體情況,選取投入、產出和服務社會三個一級指標。在投入方面,選取科研單位分類最為典型的科研經費和科研人員作為為二級分類指標,科研經費是劃分不同類別科研單位最主要的指標,而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數(shù)量和質量是將經費投入有效轉化成產出的決定性因素。在產出方面,選取度量方式比較明確且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培養(yǎng)、論文及獲獎作為二級分類指標,高校的教育人才培養(yǎng)是第一要務,而論文的數(shù)量和質量是當前各高校評價科研活動的重要標準。在服務社會方面,我們選取橫縱項目經費比作為劃分不同類型的科研單位的評價指標,橫向經費是體現(xiàn)高??蒲信c社會經濟生產活動相結合的最有力體現(xiàn),是劃分科研單位類型的重要指標。
2.3具體指標說明。在投入指標中,科研經費是科研經費人均到款與本學部人均到款的比值,科研經費包含校內科研經費金額;科研人員是指科研人員指數(shù)與科研單位科研人員總數(shù)的比值。在產出指標中,人才培養(yǎng)是全日制本科生折合人數(shù)與全日制本科生人數(shù)的比值;人均論文是論文指數(shù)與科研單位高級人數(shù)的比值;人均獲獎是獲獎指數(shù)與科研單位高級職稱人數(shù)的比值。在服務社會的指標中,經費類型是橫向經費占科研單位科研經費到款額的比值。
其中:
全日制本科生折合人數(shù)=全日制博士生數(shù)*3+全日制碩士生數(shù)*2+全日制本科生數(shù)+在職博士生數(shù)*3*0.3+在職碩士生數(shù)*2*0.3
科研人員指數(shù)=院士數(shù)*2+高級優(yōu)秀學者數(shù)*1+其他優(yōu)秀學者數(shù)*0.6+正高級學者數(shù)*0.4+副高級學者數(shù)*0.2+中級學者數(shù)*0.1;
論文指數(shù)=SCI*影響因子*2+EI*影響因子*1;
獲獎指數(shù)=國家級特等獎*100+國家級一等獎*50+國家級二等獎*20+部級一等獎*5+部級二等獎*4+部級三等獎*3+省級一等獎*4+省級二等獎*2+省級三等獎*1;
各指標的當量系數(shù)均由專家打分給出。
3.分級分類的具體類型
結合分類理論與吉林大學實際情況,我們將科研單位分成研究型、教研型、教學型三類,其中研究型又分為應用研究型和基礎研究型兩類。各單位根據(jù)自身的學科特點和實際情況,可以向其他類型轉化,鼓勵各科研單位向建設研究型學院邁進。
4.分級分類的劃分方法
根據(jù)學校各科研單位的投入、產出與服務社會三項一級指標下的科研經費、科研人員、人才培養(yǎng)、論文和經費類型五項二級指標的三年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結合各項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和四種類型的科研單位占全??蒲袉挝豢偭康谋壤龑蒲袉挝贿M行類別的劃分。具體步驟及算法如下:
①獲取各科研單位近三年的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各科研單位相應指標的三年平均值。
②對投入及產出指標進行標準化,以實現(xiàn)指標間的可比性。標準化公式如下,其中最小值是指所有科研單位中該指標的最小值,極差是指科研單位中該指標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標準化指標=(指標-最小值)/極差
③標準化后的指標乘以權重求和,得到最終評價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評價指標=∑權重*二級指標(標準化)
其中:投入兩項二級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為0.25和0.25,產出三項二級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為0.1、0.2和0.2。
④將全校各科研單位按照評價指標進行排序,按照相應比例分為研究型(20%)、教研型(60%)和教學型(20%)三類。
⑤將全校研究型科研單位按照橫縱經費比進行排序,按照相應比例分為應用研究型(30%)和基礎研究型(70%)。
各項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和各類型的比例采取專家訪談的形式給出,訪談對象為學校各科研單位主管科研工作的負責人、高級專家學者和相關主管部門,實施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小結
目前,在現(xiàn)有的評價指導下的科研分類國內比較少見,國外的評價科研分類也有一定的科學性,值得借鑒:例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科學研究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fā)展等三大類。充分借鑒國外相關科研機構的分類方式,根據(jù)學校建設研究型大學的總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的實行科研單位的分類管理。(作者單位:東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曾曉娟,等.過度追求量化科研指標的弊端及其原因探討[J].科研管理,2008,(4):164-168.
[2]雷朝滋,等.關于高等學??蒲性u價問題的幾點認識[J].研究與發(fā)展管理,2005,(5):92-96
[3]靳云全,王攀.高校教師科研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與管理,2007,(4):124-127
[4]王雅芬.改進和完善高校科研評價體系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7,(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