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英皓 閆 晶 張 杰 陳 元 郭 榮
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門診操作治療區(qū),廣東深圳 518036
在護理工作中,靜脈采血是最基本的一項護理操作技術,看似簡單的工作,需要護理人員不僅擁有精湛的操作技術,同時還需要擁有耐心、不急不躁的態(tài)度。在臨床中,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恐懼緊張、疼痛、皮下淤血、暈針等[1]。尤其對于初次靜脈采血的患者,由于對相關操作不甚了解,更易產(chǎn)生多種不良反應。為了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護理質(zhì)量,實施護理干預在整個護理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為分析與探討護理干預對門診患者靜脈抽血前后的影響,現(xiàn)對該院門診2013年1—6月間靜脈采血前后實施護理干預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抽樣調(diào)查門診靜脈抽血患者546例,按照單、雙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280例,對照組患者266例。其中,觀察組男170例,女110例,采血部位:肘正中靜脈120例,橈靜脈160例,一次性穿刺成功261例,占93.2%;對照組患者男性131例,女性135例,采血部位:肘正中靜脈111例,橈靜脈155例,一次性穿刺成功234例,占87.97%。
隨機抽樣調(diào)查門診靜脈抽血患者546例,按照單、雙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280例。對兩組患者的靜脈采血方法相同,其具體的操作步驟為:采血前,護理人員應用肥皂或消毒液和水洗手,受檢者前臂放在實驗臺上,掌心向上的坐于實驗臺前,并一枕墊放在肘下。臥床受檢者前臂要求伸展,使穿刺部位暴露。將壓脈帶在采血部位上端約6 cm 處繞手臂1 圈打一活結(jié),壓脈帶末端向上。為使靜脈隆起,要求患者幾次緊握和放松拳頭,采用左食指,觸摸進針部位的靜脈,用康必利皮膚消毒液對準所選靜脈穿刺處噴灑消毒皮膚,待干,再噴灑一次待干后,將采血針頭無菌冒取下,以左手拇指使靜脈穿刺部位下端固定,持采血針用右手,拇指食指持穩(wěn)針柄。保持針頭斜面向上,使針頭與皮膚成30°角沿靜脈走向斜行快速刺入皮膚,進入靜脈腔要成5°角向前穿破靜脈壁進入。少量回血可見后,確認穿刺入靜脈中心位置,并沿著靜脈走向?qū)⑨樝蜓軆?nèi)推入10~15 mm,松開壓脈帶[2]。將采血針另一頭刺入采血管內(nèi)。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
1.3.1 靜脈采血前后的心理護理 對于初次靜脈采血或者是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靜脈采血的患者,恐懼、緊張等心理在進行靜脈穿刺前不可避免的會產(chǎn)生。有的患者害怕見血會暈血、會擔心采血一次不成功、又怕其他部位被針頭刺到而產(chǎn)生焦慮心理;有的患者害怕疼痛而產(chǎn)生恐懼、緊張情緒;而家屬由于兒童患者不配合產(chǎn)生焦慮、急躁等情緒?;颊咴谏∑陂g,心情比較差,更由于緊張、恐懼等心理而易產(chǎn)生煩躁、易怒等情緒。作為護理人員,言行舉止要端莊得體,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在交流時,要面帶微笑,態(tài)度和藹,對于煩躁易怒的患者,要耐心細致的加一解釋和全解,安撫其情緒,在操作前應將采血的過程對患者進行說明,對疼痛程度進行估計,讓患者對穿刺的相關心理有準備及接受,對于血管暴露不明顯的患者,為能夠一次穿刺成功,護理人員要耐心、細致地尋找血管[3]。在靜脈采血成功后,需告知患者正確的按壓方法,即用無菌棉簽同時按壓皮膚穿刺點和血管穿刺點,且持續(xù)按壓2 min 以上,且力度不宜過輕或過重,適度為宜。
1.3.2 皮下淤血患者的護理 在臨床護理操作中,常見能夠引起皮下淤血的因素有以下幾種[4]:①采血后,患者采取錯誤的體位,即站立位,患者采血后使雙臂自然下垂,因而加速出血。②按壓部位,只按壓了皮膚穿刺點,而忽略了隱藏在皮膚下的血管穿刺點。③按壓時間較短。若在靜脈采血后采取正確的按壓方法可避免造成皮下淤血。作為護理人員,必須在患者進行靜脈采血后給及正確的健康指導,必要的時候,給予手把手指導。采血完畢后,護理人員用棉簽斜壓皮膚穿刺點及靜脈穿刺點以后,囑咐患者用拇指指腹按壓穿刺點,且按壓面積要大。告知患者需將上臂抬起或反折,切勿自然下垂。按壓時間至少為2 min 以上。有血液病、肝病、維生素K 缺乏癥的患者需適度的延長按壓時間。需使患者注意的是,在按壓的過程中,切勿揉搓穿刺點或者旋轉(zhuǎn)棉簽。并保持穿刺點在12~24 h 干燥,以防發(fā)生靜脈炎。對于皮下淤血、血腫的患者,24 h 內(nèi)不要采取熱敷或者紅外線照射等治療,以減少皮下出血。
觀察患者穿刺情況、一次穿刺成功率、耐受性及疼痛、暈針、皮下淤血、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觀察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為93.2%,對照組一次性穿刺成功綠為87.9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穿刺情況比較[n(%)]
由上可知,采用常規(guī)操作的對照組其不良反應要明顯多于在常規(guī)操作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的觀察組,且臨床護理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作為臨床醫(yī)療工作中一種很常見的護理操作靜脈采血時患者常常因為過度緊張,往往會出現(xiàn)采血后皮下局部淤血、疼痛恐懼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因此,實施護理干預在整個護理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護士在靜脈采血臨床操作中要盡量一針見血,做到微痛或無痛穿刺,爭取一次采血成功,進針時要做到輕、快、穩(wěn),從而使患者疼痛程度減輕,若有患者對疼痛的敏感度比較高,可在靜脈穿刺的過程中與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以降低患者對疼痛的敏感度?;颊邔Υ┐厅c的疼痛感與其當時的情緒密切相關。因此,護士在采血過程中,應對患者的面部表情及反應進行觀察。針對患者的情緒,采取相應的溝通技巧。對于皮下淤血患者,要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按壓方法,若是患者文化程度較低,護理人員一定要耐心指導,在必要的情況下,親手教會患者正確的按壓方式。對一些老人或者是無親屬陪伴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協(xié)助按壓,所有進行靜脈穿刺的患者,一般在采血后要求患者休息及觀察30 min 以上。如果暈針、低血糖等癥狀出現(xiàn),要立即報告醫(yī)生,同時要求患者就地進行平臥,可進食含糖飲料,相關癥狀緩解完全、醫(yī)生確認后方可離開[5]。
靜脈采血的過程中,采血人員也會因為患者及家屬的理解程度及情緒而受到影響,在采血操作過程中,患者的不良情緒會影響血管充盈度,增加穿刺的難度、降低成功率,同時護士受到不良情緒干擾也會使其定向力減弱,致使采血失敗[6]。因此,為使護士不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保持應有的穩(wěn)定情緒,護士要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針對被采血者不同的情況來采取應對措施,經(jīng)該組資料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后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達到93.2%,而且其在疼痛、皮下淤血、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jié)果表明,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提高靜脈抽血患者耐受性、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從而使病人在安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靜脈采血,同時,護理人員精湛的護理技術、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等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和不適感,減輕其心理負擔,使患者放心并積極的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從而降低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因此,在整個靜脈采血過程中,實施護理干預非常有必要。
[1]吳在德.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0.
[2]石靜竹.護理干預對穿刺活檢術的影響[C]//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傳染病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自然災害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北京:中華護理學會,2011.
[3]柯宗明,段桂仙.嬰幼兒不同部位靜脈采血法的技巧與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0,23(11 上旬刊):4357-4358.
[4]劉蘭.血液標本采取程序與注意事項[J].吉林醫(yī)學,2010,31(9):1248.
[5]趙利娟,武素玲,雷淑玲.預防性健康檢查抽血暈針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33):103-104.
[6]張愛萍.護理干預減輕靜脈輸液疼痛感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