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榕培
一曲《卷珠簾》,千古韻涵香
◎唐榕培
《卷珠簾》襲來一場中國風(fēng),觸動著無數(shù)的中國人,用歌曲將古典美恣意釋放,將心跳或心痛的感覺化在憂傷里,靜靜地綻放為一種極致的美!這首歌在曲折之中含蓄委婉地表現(xiàn)了不同人對于愛情相思的不同體悟!
曲折生姿 含蓄委婉 體悟
霍尊憑借一首中國風(fēng)的《卷珠簾》,問鼎中國好歌曲,上春晚,一下紅遍大江南北。這首中國風(fēng)的歌曲處處都體現(xiàn)著古典的味道,表現(xiàn)著古典的美。首先就《卷珠簾》來說,這是一個詞牌名,后歸于詞牌《蝶戀花》別體。而《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簡文帝樂府的“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其詞牌始于宋??吹竭@個詞牌名,我們就會想到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由此觀之《蝶戀花》此詞牌作者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或抒寫心中愁的情感為多,同樣《卷珠簾》這首中國風(fēng)的歌也如此,并且這首現(xiàn)代歌古典韻味濃重。
在中國古典美學(xué)的傳統(tǒng)中,詩詞歌賦都忌諱平鋪直敘,一覽無余,如同看山不喜平。清代袁牧在隨園詩話中就說過:“作人貴直,而作詩文貴曲?!倍毒碇楹煛愤@首歌對于情的表現(xiàn)得一波三折,在曲折之中散發(fā)著獨(dú)特的唯美感人的芬芳。
歌的開頭是一位伊人在認(rèn)真鐫刻著歸人的一顰一笑,以致是每一寸細(xì)細(xì)的眉毛。自古就有男眉女膚之說,畫好歸人的眉,就是對他最好的想念,然而一筆一劃之間都透著相思之情。畫眉在古代還有形容夫妻和美之意,這同時也透露出伊人對于過去日子的懷念,所以此時的愁在慢慢醞釀之中,漸上心上,像破土的種子在慢慢發(fā)芽。墨汁沾染在畫紙上點(diǎn)點(diǎn)暈開,此時的相思之情是所有語言都不能表達(dá)的,所有的文字都是無用的,因而“千家文都泛黃”。月夜靜謐,透過紗窗,看著微微亮的月亮,發(fā)現(xiàn)自己夢醒,難眠,在夢中憶起了那“起舞飄輕袖”的嫵媚。記憶有時就像一條閃著光的河,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打開,可以使你突然沉默,也可以在你痛苦之時記得快樂了。然而這樣,卻使得此時的相思“無計可消除,才下眉梢,卻上心頭”,像瘋長的蔓草纏繞心扉,越掙扎,越痛苦。
滿心的眷念和傷心,便哭得梨花帶雨。盡管如此傷心,伊人的感情又發(fā)生了變化,不再“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而是安靜又耐心地畫好紅妝,滿心歡喜地等待不知何時歸來的歸客。達(dá)達(dá)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歸來的不是歸人而是過客,空留著伊人獨(dú)自傷悲,又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歡喜只是短暫的,何況是空歡喜?相思來得太急,也來得太深。可伊人心有不甘,但是歲月是把殺豬刀,處處催人老,那水蓮花般的容顏慢慢變得憔悴。
如花美眷,逝水年華,滄海桑田。伊人所思之人仍未歸來,而自己已逐漸蒼老,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欄露華濃”的容貌,如今已是成為過去的回憶。此處的的相思之苦猶如滿月那樣濃密。容顏老去,“胭脂香味”也散去了,天天依窗卷珠簾,望歸人那飄渺未知的遠(yuǎn)方,產(chǎn)生了懷疑,自己究竟是為了誰?這僅僅是短暫的一瞬,便消失在思念之中。“高軒霧褪”一切都變得明朗,而自己的期待卻依然是“云深不知處”。本是花好月圓共嬋娟時,而自己卻是煢煢孑立,不禁“掩袖暗垂淚”傷心欲絕。于是油然而生“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相思,到底是重還是輕呢?恐怕是輕也無法承受,重也無法承受。由懷疑到傷心欲絕,感情變化起伏大,甚至有些跳躍,但在曲折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伊人相思之煎熬,相思之苦,相思之痛。
當(dāng)思念成為了一種習(xí)慣,美好的春天,便沒有了姹紫嫣紅的賞心悅目,只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fēng)雨”。綠楊陰柳不減心中愁,殘燭化無倍增心中苦,涼涼的曉風(fēng)也撫不去心房上思念的花紋?!皻w雁過處留聲悵”,唯有撫琴彈曲來沖淡這繁瑣的相思之情,誰料卻是斷腸在云水之間。
這首詞的感情變化曲折深刻,將相思之情演繹得酣暢淋漓,無比精致,特別是兩個感嘆詞“啊”的運(yùn)用。聞一多先生曾說:“感嘆字是情緒的發(fā)泄,實字是情緒的形容、分析與解釋,前者是沖動,后者是理智。”而這兩個“啊”是伊人所有相思之情的匯集,完全不受人的控制,猶如“飛流直下三千尺”般洶涌澎湃,沖破一切。
關(guān)于抒情的詩詞古人重含蓄委婉,如欲開還羞的菡萏,最是那低頭的溫柔,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里。陳亦峰的《白雨齋詞話》:“所謂沉郁,意在筆先,神余音外,欲露不露,不許一語道破。寫怨夫思婦之懷,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fā)之,而發(fā)之又必若隱若現(xiàn),欲露不露,反復(fù)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非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飛卿詞如‘懶起畫蛾眉,弄裝梳洗遲’,無限傷心,溢于言表。又‘春夢正關(guān)情,鏡中蟬鬢輕’,凄涼哀怨,真有欲言難言之苦。又‘花落子規(guī)啼,綠窗殘夢迷’,又‘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皆含深意。此種詞,第自寫性情,不必求勝人,已成絕響?!薄耙庠诠P先,神余音外,欲露不露,不許一語道破”就是對于含蓄婉轉(zhuǎn)的闡釋。
寂寞使人愁,思念催人老,寂寞無邊,思念無窮,自然傷心疼痛也就無邊無窮。詞人沒有直接寫相思帶來的痛,不像李白“長相思,摧心肝”宣泄感情,噴涌而出,而是委婉含蓄地表達(dá)。夜深人靜之時,月亮透過窗紗微微亮,夢中憶起的卻是那些“拂袖起舞”的美好,沒有回想那些痛苦的歲月。回憶痛苦的記憶反而能夠轉(zhuǎn)移心中之苦,因為苦中苦就不算什么苦,就像心傷之時,腳踏在鵝卵石上,腳底會傳來陣陣疼痛,卻也減輕了心中之痛?;貞浢篮?,而現(xiàn)實又是殘酷的,與美好相差太遠(yuǎn),這便是揭開結(jié)痂的傷痛,痛上加痛,所以這種痛就像蔓一樣不停生長。
佳期如夢,流年似水,又是一年春,是新的開始,可是細(xì)雨瀟瀟郎不歸,但春日的美好是關(guān)不住的,就像紅杏出墻一樣。酥潤的細(xì)雨,煙籠罩的綠柳,都是那么的和諧美好??墒且寥说难劾飬s只有燒盡的蠟燭,感受到的是春風(fēng)的冷,聽到的都是凄悵的歸雁聲。她將自己所有的愁寄寓歸雁,并將自己的愁化為歸雁的愁,借此含蓄地表達(dá)愁滋味,這就有些像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并且在感情收尾之處,詞人采用了“斷腸”兩字,這也是全詞的詞眼,形容極度傷心。
一言蔽之通過詞人采用委婉含蓄的手段,使得詞僅僅抓住了人心最柔弱的地方,難不怪導(dǎo)師劉歡三聽三淚流!
《卷珠簾》中凄清的畫面歷歷在眼前浮現(xiàn),嚶嚶的垂淚聲聲不止,凄悵的雁聲陣陣回蕩,凄婉的感情幕幕在人心徘徊。此刻,我們不得不說到劉歡和原詞作者關(guān)于這首歌的不同用詞。原詞是“拂袖起舞于夢中徘徊”,“徘徊”一詞更多的是在表現(xiàn)少女的羞澀,也就和后面的“此時難為情”相呼應(yīng),但是從整首歌所表達(dá)的生死相依的相思之情,就有點(diǎn)不相稱,猶如“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導(dǎo)師劉歡將“徘徊”改為“嫵媚”則更好,“徘徊”是動詞并且與前面的“拂袖起舞”有些沖突,感覺伊人是游離在夢外,以哀景寫哀情未增其哀,而“嫵媚”則不同,“嫵媚”在此次是形容舞姿的曼妙優(yōu)美,夢中的美好與現(xiàn)實的撲空沖突更明顯,以樂景寫哀情,倍增其哀。
再來看“高軒霧褪”完勝原詞中的“不見高軒”,因為此時是“夜月明”,說明夜晚是如酣睡般的朗照,而不是小睡般的朧照,所以霧該褪去,高軒也該現(xiàn)于月色中。同樣“袖掩暗垂淚”也比“此時難為情”的比照也更明顯,“袖掩暗垂淚”是兩個動作,將伊人的心傷化為外在動作,更能說明情之深。用“此時難為情”有些蹩腳,因為我們都知道伊人難為情,不需要明說,“此時無聲勝有聲”。
原詞的“嘆流水兮落花傷,誰在煙云處琴聲長”與改后的“歸雁過處留聲悵,天水間誰撫琴斷腸”,品味這兩句,就有點(diǎn)像品味咖啡和綠茶,一個“嘆”字入口即苦,但讀完整句后,苦就不在了,只是唇齒之間短暫的苦;后者入口清香,接著苦回蕩在整個口腔,最后綠茶的甘甜還會彌留在舌齒間,慢慢回味。也就是說,自古傷春必定就會嘆“落花流水春去也”,落花流水已經(jīng)是經(jīng)典,新意欠少。而“歸雁過處留聲悵”就有新意,因為歸雁從南回北,回到熟悉的環(huán)境,心中是滿滿的歡喜,應(yīng)該是歡愉的叫聲,但伊人聽見的卻是惆悵之聲,反映了伊人此時的心情。這里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即中國古典美學(xué)中的“隔”,相對而說則更好。再者,“落花流水”用在此句也不恰當(dāng),因為詞前寫到此時是初春,雨也是細(xì)的,柳樹也剛被喚醒枝芽,所以落花流水有些牽強(qiáng)?!霸扑g”的相思之情是比“煙云處”的相思之情要濃烈許多;“琴聲長”不代表情之深,但“斷腸”的琴聲就將此時的情演繹得盡善盡美,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歌詞的變化,都源于創(chuàng)作者的體悟,就像“拈花微笑”,不是所有人都能解其中妙,懂其中的禪意。原歌詞的后部分有些現(xiàn)代散文的感覺,與前面的文言文有些不協(xié)調(diào),而后改過的詞,就將這首歌文言化更徹底,成為一首完全的中國風(fēng),古典韻味也就更濃厚,情也變得更深。如果說原詞是爽口的甜酒,那么改后的詞就如同回味無窮的陳釀。如同梅艷芳的《女人花》所唱“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所以生命的不同體悟才會造就不同的詞。
《卷珠簾》的憂傷,是心靈的一種莫名的酸楚,也是動人心弦的美麗。在安靜的午后,或者是寂靜的夜晚。反復(fù)聽著這首傷感的《卷珠簾》,感受著傷感的文字,靜靜地,把心交給這一場憂傷,在其中沉醉,在其中思索,會體會到別樣的古典美!
[1]趙明華.閑敲棋子落燈花:唐詩宋詞中的美麗與憂傷[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
[2]瞿琮.歌詞審美小札[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 .
[3]王英志.古典美學(xué)傳統(tǒng)與詩論[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1.
[4]王洪 田軍 馬奕. 中國文學(xué)百科詞典系列·古詩百科詞典[M].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
[5]李珺平.中國古代抒情理論的文化闡釋[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11.
[6]王國維著.吳洋注釋.人間詞話手稿本全編[M] .呼和浩特: 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10.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xué))
(責(zé)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