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陜西省略陽縣人民醫(yī)院,陜西 略陽 724300)
顱內壓是指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產生的壓力,由腦室或脊髓蛛網膜下腔導出的腦脊液壓表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顱內壓一般在高位,需要積極進行干預。雖然藥物干預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是有一定的不良反應,療效也不長久[1]。而康復方法如康復內容理療法、作業(yè)療法、心理療效等[2]。通過促進或抑制相關機體功能,促進特殊的自主運動反應,可以降低顱內壓,從而改善預后,筆者具體探討了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顱內壓的護理方法與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顱內壓異常66例。入選標準: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成功;符合顱內壓異常的診斷標準;意識清楚,病情基本穩(wěn)定;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在8分以上;無心、肝、腎等嚴重合并癥;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齡45~78歲,平均(64.32±2.12)歲;病程最短15 d,最長113 d,平均(67.32±3.24)d。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3例,兩組的性別、年齡與病程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顱內壓護理措施,常規(guī)抗痙攣,藥物對癥治療,改善腦循環(huán),每2小時翻身1次。在此基礎上治療組采用系統(tǒng)性的康復鍛煉,首先積極詳細地進行健康教育,積極解答患者和家屬提出的有關問題,引導患者與家屬以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自己親人軀體和精神方面的改變;指導患者自我控制情緒、保持樂觀心態(tài)。在康復鍛煉中,由責任護士制訂功能鍛煉計劃,幫助患者完成功能鍛煉計劃。患者取仰臥位,頭抬高15°~30°,下肢膝關節(jié)略屈曲,足與小腿保持90°,功能鍛煉每天3~4次,幅度和次數逐漸增加,同時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加快康復。逐漸進行下肢負重練習,坐位及立位平衡反應的學習,下肢立位時的選擇性活動,行走功能訓練及日常生活再學習;最后積極進行肌力、耐力訓練,盡早恢復實用步行能力。兩組康復周期持續(xù)1個月。
1.3 觀察指標:并發(fā)癥:觀察兩組在干預期間出現的并發(fā)癥情況,包括便秘、壓瘡、墜積性肺炎、下肢靜脈血栓等。評分對比:兩組在干預后進行相關評分,其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采用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法,最高分為12分。生活能力的評定采用Barthel指數(BI)評定,最高分為45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方法采用χ2檢驗與t分析,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并發(fā)癥對比:治療組干預期間便秘、壓瘡、墜積性肺炎、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總體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期間并發(fā)癥對比(例)
2.2 預后評分對比:干預后經過調查,治療組的神經功能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生活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后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干預后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治療組 336.45±0. 235.64±0.50對照組 338.34±0. 443.00±0.43 P值 <0.05 <0.05
在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中,多存在顱內壓異常情況。具體來說,顱內壓的調節(jié)除部分依靠顱內的靜脈血被排擠到顱外的血液循環(huán)外,當顱腔內容物容積的增加超過所允許的調節(jié)范圍,顱內壓開始增高,引發(fā)相關疾病的發(fā)生[3]。其不但表現為肢體運動功能的障礙,而且還表現為言語、認知、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礙,為此需要進行早期干預。
在干預中,康復護理能夠調節(jié)腦的可塑性,能在結構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適應改變了的環(huán)境的能力。同時早期康復治療可促進相關神經的軸突發(fā)芽,形成新的突觸,實現中樞神經功能重組,從而改善機體預后功能。本組資料中治療組采用的護理方法是以神經生理學和神經發(fā)育學知識為理論基礎,運動系統(tǒng)和運動系統(tǒng)的相互影響以及人體有規(guī)律的發(fā)育學程序,以發(fā)揮康復作用,從而使動作便于完成,其在方法上都強調感覺、運動覺對完成運動動作的重要性[4]。
總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顱內壓異常的早期康復鍛煉能有效降低并發(fā)癥,改善機體預后功能。
[1] 王維治.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82-183.
[2] 陳立琴,韓英霞,閆洪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2B):3228.
[3] 劉艷蓉,王改琴.康復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8,21(7C):1912.
[4] 薛 嘉,羅祖明.腦卒中偏癱運用運動再學習方法訓練的隨即對照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13,7(19):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