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秋雨
因為喜歡讀書,幾十年來我走到哪里都喜歡逛書店??吹街幸獾臅?,必買無疑。半個月前,小區(qū)門口突然架起了一個小書攤,引起了我的注意。尤其是攤主亮起一個醒目的廣告牌:慧合書店,一斤10元,大甩賣!讓我非拜訪不可。多次光顧,也買過幾斤書,與賣書的小伙子周哥漸漸熟絡(luò)了。
周哥名叫周克文,原在安徽一家職工醫(yī)院耳鼻喉科當醫(yī)生,因耐不住寂寞,選擇下海創(chuàng)業(yè)。到海南后,與人合伙在??谑薪夥盼髀纷饬艘粋€20平方米門面,開起一家書店,名曰“慧合”。無奈當今社會浮躁,真正愛讀書的人已經(jīng)不多,每天進出服裝店、手機店的男男女女,遠超過他的書店。周哥對此十分失落和沮喪。
我問周哥,為什么想出論斤賣書這個點子?周哥說,這是逼出來的靈感。有一次進了一批書,賣得不好,決定退回出版社。出版社考慮運費太高,運回去賠本,決定不要了,就地當廢紙?zhí)幚?。我認為非??上?,這些書還有利用價值。若降價賣,人家會當我賣盜版書,有違法嫌疑。于是,我別出心裁,就想出了論斤賣這個點子。生意不錯,以后就成為一種銷售模式了。
原版書論斤賣,誘惑力巨大。海大一位教授一次就買了30多斤。書的新舊,不在出版時間,而是自己有沒有讀過。沒讀過,都算新書。周哥有一點國學(xué)基礎(chǔ),賣書時常帶吆喝,很有人情味。賣書匠就是單純賣書,賣書與賣肉、賣雞蛋一個味,與讀者之間沒有互動,創(chuàng)造不出氣氛,很難與讀者打成一片。周哥賣書時嘴不停,總是津津樂道為讀者介紹新書,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
書每天都能賣出一些,攤子上書也漸漸少了。周哥說,年前將會一次性將書處理掉,回家過年。我問,過了年還來嗎?周哥說,肯定來,我的事業(yè)在海南。這里生態(tài)環(huán)境很好,人比較友善,生活節(jié)奏平緩,適應(yīng)居住。一回到家就會想念海南的藍天白云,怎么不來?
我問過周哥一個敏感話題:賣書為什么躲躲藏藏?周哥說,一上街城管就抓呀。我沒占道,更沒占用任何社會資源,不影響市容市貌。你去看看,??谠S多地方垃圾如小山,城管熟視無睹,見到我的小書攤他們就不放過。小商小販,個體經(jīng)營,在中國生存了幾千年,今天卻不能容忍,真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