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益
摘 要:《聊齋志異》塑造了很多讓人神之往之的女性形象,如嬰寧、青鳳、阿繡等等,她們不僅外貌美,心靈也很美。
關鍵詞:聊齋志異;女性形象
《嬰寧》中的嬰寧長的"容華絕代,笑容可掬",可見其十分美麗。以至于上元佳節(jié),王子服初次見到拈花一笑、容華絕代的嬰寧,便被其深深地吸引住了,繼而有了后來的故事。
但嬰寧的美貌也引來了事端,從而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這個叫做嬰寧的女性。愛花成癖的嬰寧,臨近西墻搭建了一個用來擺放木香的花架,而且經常爬上去照看她的花。這使得西鄰子看到并迷上嬰寧成為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嬰寧的惡作劇卻是出乎意料之外。西鄰子看到嬰寧"凝注傾倒",又以為她的"不避而笑"是因為嬰寧"意已屬","指墻底笑"是在"示約處"。 到了傍晚,他到嬰寧所指的墻角,果然見到"嬰寧"在那兒。但等待他的并不是他所想的好事。他不僅被巨蟹蟄了,而且半夜就死了。西鄰子之死使得之前那種歡快的氛圍一下蕩然無存。有人甚至會懷疑嬰寧并不是天真爛漫,而是心機頗深,而她之前天真的表現只不過是故作姿態(tài)。但換一種眼光,從作者的思想意識以及所處時代來看,這看似不和諧的一筆,卻是發(fā)人深省,意味深長,從而更加深刻地刻畫了嬰寧這個人物。從"異史氏曰"中的"我嬰寧",我們就可以感受到蒲松齡對于嬰寧的喜愛,這一筆又怎么會是來詆毀嬰寧的呢?西鄰子見到嬰寧時,嬰寧已經嫁做人婦,而肖想他人之妻是違背明清道德觀念的。而且,嬰寧的丈夫--王子服又是一名秀才,而調戲讀書人的妻子在蒲松齡的觀念里更是不可饒恕的。蒲松齡也在最后評價:"而墻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可見,嬰寧的墻下惡作劇,在作者眼中是智慧的表現??梢哉f,無論是外貌,還是心靈,嬰寧都是一位無可挑剔的女性形象。
《阿繡》中的狐女阿繡也是一個令人喜愛的女性形象。雜貨鋪少女阿繡"姣麗無雙"。到舅舅家省親的劉子固見到了阿繡后,念念不忘。但是后來當他舅舅托人向阿繡家求婚時,卻得知阿繡已經訂了親。就在劉子固沮喪時,阿繡又出現了。劉子固的仆人發(fā)現這個少女不是阿繡--"所遇當是鬼魅;焉有數年之衣尚未易者?且其面色過白,兩頰少瘦,笑處無微渦,不如阿繡美"。劉子固 "大懼",并讓家人準備兵器伏擊狐女阿繡。面對這樣的劉子固,狐女阿繡并沒有報復他,反而是救出了落入虎口的真正的阿繡,并把她送到了劉子固的身邊。劉子固和真正的阿繡完婚后,狐女便經常在阿繡不在的時候,扮成阿繡的樣子來到劉子固的面前,看看劉子固是否能分辨出來。
在《阿繡》里,"美"起著重要的杠桿作用。狐女因上一世的遺憾,在這一世里不斷追求雜貨鋪少女阿繡的美,以至于幫助劉子固得以與阿繡結婚,并幫他們守護著這個家。狐女在追求外貌美的同時,也獲得了心靈美。
然而,在《聊齋志異》中,并不是所有外貌美麗的女性形象,都能符合男人們的美好幻想。如《江城》里虐待丈夫的悍婦--樊江城。江城"艷美絕俗……明眸秀齒,居然娟好",她的美貌使得高蕃迷戀,高母歡喜,得以嫁入高家。然而江城的美貌卻與其性格形成了極大地反差。
美丑是相對而言的。有外貌美麗的女子,當然也就有外貌不美的女子。這類女子,以喬女、呂無病為典型。
喬女很丑--"黑丑,跛一腳,壑一鼻,面如鍋底",以至于二十五六歲了還是沒能嫁得出去。后來她嫁給了喪偶的穆生,可她為穆生生了一個兒子后,穆生卻去世了。喬女只好靠紡織艱難度日。然而外貌丑陋的喬女卻是個心靈美麗的女子。同縣的孟生在妻子去世后想要續(xù)弦,可卻因為他苛刻的要求而始終沒找到合適的人選。一天,孟生偶然間見到了喬女,孟生"大悅"。他派人去說媒。但喬女堅決拒絕:"然殘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又事二夫,官人何取焉?"孟生聽了,對喬女更加欣賞,再次讓媒人求親,還說服了喬女的母親??蓡膛耘f不同意。不久,孟生得病去世了,和孟生非親非故的喬女到他墳前哀悼。孟生一死,無賴便覬覦孟生的家產,喬女挺身而出,替孟生的遺孤保住了財產。然后,喬女便為孟生撫養(yǎng)遺孤數年。這些對于一個寡婦來講,實屬不易,就算是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的現在,也是不易之事。所以,喬女即是封建思想的守護者,也是封建思想的叛逆者。她在精神上打破了"一女不事二夫"的封建桎梏,在精神上與孟生戀愛,用終生的辛勞回報孟生的知己之感。蒲松齡也在文章最后感嘆:"知己之感,許之以身,此烈男子之所為也,彼女子何知,而奇?zhèn)ト缡牵?
再如《呂無病》中的無病,雖"衣服樸潔,而微黑多麻,類貧家女",卻也是一個值得稱贊的女子。她因"慕公子世家名士,愿為康成文婢",在一個陰雨天來到孫麒休養(yǎng)的莊園,并憑借自己的誠心與智慧讓孫麒動了心,并收她為妾。之后孫麒又娶了許氏為妻,一年后生下兒子阿堅。呂無病對待阿堅如同親生,阿堅也對呂無病比親生母親還親。在阿堅三歲時,許小姐得重病,臨終前她叮囑孫麒把呂無病立為妻。無奈無病拒絕,家族不許,孫麒便又娶了王天宮的女兒王氏為妻。王氏性格暴燥,經常打罵無病和阿堅,吵得全家不得安定。孫麒最后受不了,選擇了遠離家鄉(xiāng)??墒?,王氏依然不知悔改,竟將阿堅打至休克,無病就帶上阿堅逃跑了。她請熟人幫忙照顧阿堅,自己則去尋找孫麒。尋到孫麒后,告訴阿堅住的地方,又哭訴家中之事,最后昏倒在地,只剩下衣物。孫麒這才明白,呂無病是鬼非人。為緬懷無病, 孫麒為她立了一塊石碑,上刻:鬼妻呂無病之墓。
劉熙載曾說:"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喬女和呂無病雖不是《聊齋志異》中的外貌美麗的女子,卻憑其美好的內在贏得了眾多讀者的稱贊。其不美的外貌與其美麗的心靈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了她們的心靈之美。
參考文獻:
[1]馬瑞芳.馬瑞芳講聊齋[M].北京:中華書局.2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