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 嘉
流浪的歌者
種 嘉
我想做到的,是卸下我已經(jīng)習(xí)慣的偽裝,成為另一個我,以此得到喘息。
——[葡]費爾南多.佩索阿
當(dāng)時光的雙手輕輕地翻過一頁又一頁的日歷,我以一種久別重逢的姿態(tài)重新來到桂林這個城市。一切似乎還是原封不動熟悉的模樣,每一樣景物似乎都有一種自動保鮮的魔力,一年前和一年后看到,都有一種令人興奮得落淚的沖動。
這個城市夜幕降臨之時,更能純粹地體現(xiàn)她的本質(zhì)。天上的繁星一顆又一顆地閃爍起來,街市上的燈一盞又一盞地蜿蜒亮了起來,白日里慵懶的人群一下子變得精神抖擻,在光影交錯的城市里愉快地穿行著。我喜歡在這樣的夜晚,一個人捧著一杯檸檬水,坐在中心廣場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他們臉上的表情有歡喜,有沉悶,更有無法猜測的某些深意,這些在我眼中,都是屬于這個城市的獨特風(fēng)景,無可比擬。
遠(yuǎn)處慢慢開始聚攏了很多人,我好奇地站起來,順著人群的方向走去。只見人群中心圍著一個彈琴的人,那個男人看上去也有一些年紀(jì)了,他熟練地彈著琴,哼唱著有些不成調(diào)的老歌,好似在緬懷某些早已消逝的時光。我知道,在這個城市里,總是有著很多流浪的歌者,他們在用他們的經(jīng)歷歌唱,更有甚者是用靈魂在歌唱。一曲結(jié)束,人群紛紛鼓掌,我忽然覺得好像有什么不對的樣子,就把身子往前湊了湊,在看清那個人的臉的一瞬間,我整個人一下子定住了。他是看不見的,真的看不見,在他的琴旁邊,站著一個扎著小辮兒的小姑娘,小姑娘很懂事的樣子,擺整齊盒子里的錢,時不時還抬頭,用天真的大眼睛看著人群,一點都不怕生。
人群慢慢散去后,我還站在他面前聽了好久的歌,他似乎一點感覺都沒有,依舊歡快地彈著唱著,好像整個世界都只屬于他。任何同情和憐憫于他而言,都是褻瀆。他從來沒有刻意夸大眼睛的傷痛,更多的只是告訴這個世界,他的手還能那么自由地彈著琴,他的嗓子還能唱出一首又一首歡喜或者悲哀的歌曲,這就足夠了。
看了看時間,不知不覺已經(jīng)很晚了,我想起明早還要早起和朋友去四處游玩,便匆匆往飯店趕去。路過橋邊的時候,旁邊傳來的歌聲讓我停住了腳步。那是一個吉他手,他懷抱吉他,正站在人群中用略帶嘶啞的聲音,吟唱著熟悉的老歌。我就這樣倚在橋邊,遠(yuǎn)遠(yuǎn)地聽著吉他手的吟唱,那是一首再老不過的歌了——“到如今年復(fù)一年/我不能停止懷念/懷念你/懷念從前……”我想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故事,有的故事是他們愿意從歌聲中告訴我們的,有些故事卻深深地埋在心里,在時光和歲月的灌溉之下,長成一朵回憶的薔薇,花瓣一瓣一瓣地抽出、綻開,花莖上不長不短的刺兒,扎得內(nèi)心一下一下地痛。那是一朵只屬于自己的薔薇,甜蜜而帶著永遠(yuǎn)的疼痛。
橋下湖面上倒映著各式各樣的燈光,五顏六色地相互交錯著,讓人恍惚。遠(yuǎn)處的玻璃橋在夜色中靜靜地立在那里,溫柔地看著流水潺潺而過。吉他手的聲音低低的,卻又充滿了情感,正如湖面上泛起那帶著流光的水花,一閃而過卻又在水面留下一圈圈散開的漣漪?!肚∷颇愕臏厝帷?,歌名好聽,唱得也真好,配上吉他的伴奏,還真讓人聽出一點流浪者的味道來。
記得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很久以前了。那時候我太小,我雖不懂這歌詞什么意思,卻也不自覺地跟著哼唱起來。如今懂得了歌詞中唱出的無奈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溫柔,我忽然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好像自己還是那個短發(fā)圓臉的小姑娘,睜著大眼睛,站在收音機前,咿咿呀呀地跟著旋律,唱著不成調(diào)聽不懂詞的歌曲。
一曲完畢,吉他手深深地鞠躬,在夜色中,我望向他的側(cè)臉,似乎看到他眼角有淚,又或許不是淚,而是這城市里最溫柔的燈光,點綴在他眼角上,可真是“恰似你的溫柔”了。在某一刻我真的很羨慕他,哪怕他只是靠這糊口,我依舊那么羨慕。偌大的城市,每個人都習(xí)慣性地為自己帶上一張最適合這個世界的面具,甚至連眼淚和微笑都顯得過于敷衍,當(dāng)習(xí)慣成了自然,面具早已黏在臉上扯不下來,和自己融為一體。于是我們每天生活在城市里,早已忘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應(yīng)該屬于自己的情感:笑,不愿肆無忌憚地大笑;哭,不敢毫無顧忌地大哭,怕人不屑怕人笑。而他們,這些游走在城市邊沿的流浪歌者,就靠著手中的樂器和一副好嗓子為自己糊口,看著日出日落,唱著自己最愛唱的歌兒,任憑自己的情感從指尖緩緩流淌而出,也不必過于在乎他人的眼光。
他們都是講故事的行者,從內(nèi)心流出的音符,總有讓人感動的力量。
我多么想為自己好好地活一次,只是現(xiàn)實總是束縛得我喘不過氣來,原來我一直以為是無奈的客觀現(xiàn)實悄無聲息地毀掉了我的夢想,如今細(xì)細(xì)思量,反倒覺得其實親手一根一根拔掉自己夢想鳥兒翅膀上的羽毛,叫它再也無法自由地翱翔的人,就是我自己。多么難過,當(dāng)初為什么不懂再堅持一點,哪怕一點點,結(jié)果或許會完全不一樣。我的人生,應(yīng)該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我回去后告訴我的朋友,桂林的街頭好像越來越文藝了,這話一半帶著調(diào)侃,一半?yún)s是認(rèn)真的。對于每一個用雙手去爭取生活的人,我都特別尊敬。他們是一群流浪的歌者,無論樂器奏得好不好,無論嗓音是否對味兒,都同樣令人感動著,至少在他們的歌聲里,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我——堅定、執(zhí)著、永不放棄,以最莊嚴(yán)的姿態(tài),抱著自己的夢想一路前行。但愿他們能選擇他們的選擇,堅持他們的堅持,用歌聲和音符,向世界溫柔地傾訴一個個深藏在內(nèi)心無法用語言表達(dá)的故事。
責(zé)任編輯 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