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 子
臭食甘之如飴
◎ 阿 子
小伙伴一起分一塊,零用錢有限,只能兩個人湊錢分食。炸好以后要
我對奶酪并沒有太深的感情,但對臭豆腐,那可是聞到味道就走不動路了。
其實,臭豆腐的臭也是有很多層次的,而且并非只要夠臭就是好臭豆腐。我被無良小販坑過一次。北京大街上攤販賣的大多是這種臭豆腐,而且都打著湖南臭豆腐的旗號,還有北方口音的人口口聲聲說自己是跟湖南師傅學的手藝。這種臭豆腐顏色發(fā)黑,有種和下水道返潮時相似的可疑味道,我硬著頭皮吃了一口,嚼都沒嚼就吐掉了。臭豆腐,不是這樣臭的。
小時候吃臭豆腐是放學路上意義重大的儀式。還沒有炸的臭豆腐是灰白色的,很大一塊,炸好以后是金黃色。臭味不是嗆人喉嚨的味道,而是一種醇厚的乳酸縈繞其中的味道。我經(jīng)常和加醬油、醋、香油,大量的酸豆角、酸蘿卜,炸酥的黃豆,香菜和蔥花,還有甜醬,以及大量的辣椒。這種味道已經(jīng)好久沒有吃到了。到北京后,偶爾吃到過好的廣西臭豆腐,炸過以后加鮮肉湯,配酸豆角、蔥花、香菜吃?;旧希@類臭豆腐都要現(xiàn)把發(fā)酵的豆腐炸出金黃色,再配上重重的調(diào)料來吃。
曾經(jīng)在臺灣,我站在澎湖馬公島最熱鬧的街頭捧著一份外賣的臭豆腐埋頭大吃,有一種得救的感覺。那是在暈船之后,我虛弱地走到澎湖街頭,不知何故,最想吃的居然是臭豆腐。馬公島最好的臭豆腐店沒有座位,我只好要了外賣一份,端起來慢慢吃完,居然很快恢復了元氣。
(摘自《灶下書》法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