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英語社論的言據(jù)性研究

      2014-11-14 07:17:20梁媛元
      昌吉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表達法證素社論

      李 佳 梁媛元

      (1、2.昌吉學院外語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言據(jù)性是語篇分析的一個重要、有效的手段,多以新聞報道、廣告、政治演講等為研究對象,對于新聞評論特別是社論少有研究。社論是代表報刊、通訊社等媒體發(fā)言的權(quán)威性言論,具有鮮明的導向性,是其他評論文章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本文以英語社論為研究對象,試圖對英語社論中的言據(jù)性特點及由此所體現(xiàn)出的英語社論的語篇特征進行探討。

      1 研究背景

      美國人類語言學家Boas是最早提出“據(jù)素”這一概念的學者。1911年在《美洲印第安語手冊》這本著作中,他指出在Kwakiutl語中,說話人必須通過給動詞加后綴的方式明確信息的來源。[1]但據(jù)素(evidential)一詞直到1947年Boas死后出版的 Kwakiutl Grammar[2]一書中才被明確提出,至此言據(jù)性(evidentiality)作為一個特定的術(shù)語被引入到語言學研究當中。1981年在美國伯克利召開了關(guān)于言據(jù)性(evidentiality)的研究大會。1986年出版了此次大會的論文集《言據(jù)性:認知的語言編碼》(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隨著這部論文集的出版,言據(jù)性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課題確立了在語言學研究領(lǐng)域的牢固地位。[3]隨后,言據(jù)性這一課題引起越來越多學者的關(guān)注和研究。

      2 言據(jù)性的定義及其分類

      關(guān)于言據(jù)性的定義,目前語言學界還沒有統(tǒng)一的看法。從廣義的角度來說,言據(jù)性是一個語義范疇,能夠以語法、詞匯等任何語言形式實現(xiàn)。言據(jù)性不僅可以表明信息的來源,還可以體現(xiàn)說話人對于信息的態(tài)度。[4]例如:

      (1)Iseeher coming down the hall.

      (2)Ihearher taking a shower.

      (3)Itmustbe a spider.

      以上例句中斜體字部分被稱作“據(jù)素”(evidential)。第一個例句中的see(看見),表明“她從大廳里過來”(her coming down the hall)這一信息的來源是說話人親自看見的。第二句中的hear(聽見)表明“她在沖涼”(her taking a shower)這一信息來源是說話人聽見的。而最后一個例句中的must(一定)表明說話人對于“這是一只蜘蛛”(it is a spider)這一信息的態(tài)度是非??隙ǖ摹?/p>

      同樣,對于言據(jù)性的分類,從廣義上來說可以分為七類,分別是:信度(reliability)、信念(belief)、歸納(induction)、傳聞(hearsay)、演繹(deduction)、言語資源(verbal resources)及預期(expectations)[5]。

      3 英語社論中言據(jù)性的特征

      本次研究從《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社論版中任意選取10篇文章,言據(jù)性的特征從以下兩方面研究。首先,對英語社論中據(jù)素出現(xiàn)的總體頻率進行分析,其次對各據(jù)素的分布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據(jù)素總體頻率表

      表2 據(jù)素分布表

      從表1可以看出,這十篇社論由184個句子組成,一共使用了338個據(jù)素。換句話說,每句中使用了1.837個據(jù)素。胡壯麟先生[6]曾對論辯語體和新聞報道這兩種文體中出現(xiàn)的據(jù)素進行過統(tǒng)計。研究表明,新聞報道每句中使用了0.821個證素,論辯語體中每句出現(xiàn)了0.846個據(jù)素。除此之外,Chafe[7]先生對會話及學術(shù)寫作這兩種文體中據(jù)素出現(xiàn)的使用頻率也做了統(tǒng)計。在每一千字中,會話這種語體據(jù)素使用了60次,而學術(shù)寫作中據(jù)素使用了64次。此次選取了十篇英語社論共計4533個字,也就是說每一千字中據(jù)素使用的頻率是74.6。據(jù)此可以推斷,英語社論這種文體相對于其他文體而言,據(jù)素的使用頻率較高。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七類證素的分布從高到低依次為:傳聞、演繹、預期、信度、信念、歸納,言語資源。

      據(jù)素使用頻率和分布狀況的不同能夠反應(yīng)出不同語體的某些特定的語篇特征。因此,接下來就要探討英語社論這種特定語體的語篇特征。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言據(jù)性研究是一種有效的語篇分析方法,通過對英語社論中言據(jù)性特點的分析可以得出英語社論具有主觀性、含蓄性及可靠性的語篇特點。

      3.1 主觀性

      首先,按照上文中數(shù)據(jù)顯示,在英語社論中演繹(deduction)據(jù)素占28.1%,在七類證素中位居第二。Chafe[8]先生認為,演繹是一種認知方式,這種認知方式是一種直覺到假設(shè)的跨越,通過某種假設(shè)而得出有關(guān)證據(jù)的相關(guān)結(jié)論。換言之,演繹是一種通過對假設(shè)的反復推敲而得出相關(guān)結(jié)論的認知過程,需要指出的是,用于推論的假設(shè)的正確性并未得到證實。

      在英語中,should,can,could,would,will 等是典型的演繹據(jù)素(evidential of deduction)。在英語社論中,演繹據(jù)素的例子較為普遍。例如:

      (1)He was absolutely right, but he failed to prepare local politicians,who claimed the trialwould pose a security threat——a problem,if it ever existed,that could have been dealt with.

      (2)We hope General Martin’s commitment to justice will persuade a highly skeptical world to accept the legitimacy of these trials;convicting and executing the prisoners after a tainted trial would be a disaster.

      (3)Indeed,President Obama should use these proposed rules to show that the 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utweigh the costs.

      第一個例子表明,作者所得出的結(jié)論只是基于一個假設(shè),對于是否存在安全威脅,如果存在是否能夠得到解決的問題都只是作者自身的判斷,并未得到證實。第二個例子中的據(jù)素“will”和“would”表明對于審判公正性這種結(jié)果只是作者的一種愿望,是否事情的結(jié)果能夠達到作者的預期不得而知。第三個例子中的 “should”同樣表明這種結(jié)果只是作者的一種假設(shè),假設(shè)奧巴馬實施一些對于環(huán)境利大于弊的規(guī)則,但是是否實施只是一種愿望。

      從上述分析中不難看出,演繹據(jù)素大多表明結(jié)論是基于一種假設(shè)或者主觀的愿望,并沒有切實的依據(jù)做依托,在英語社論中這種據(jù)素大量存在,無疑體現(xiàn)了英語社論的主觀性特點。

      其次,在英語社論中歸納據(jù)素(induction evidential)只有10個,只占全部據(jù)素的3%。和演繹不同,在歸納這種認知方式中,事實依據(jù)處于核心地位。是一種通過事實依據(jù)得出結(jié)論的認知方式,并多以感官證據(jù)為主。在英語中,除了hear,see,sound like,look like,feel like等表示感官的表達方式外,must,seem,evidently,obvious等也是常見的歸納據(jù)素表達法。例如:Colleges must also be pressed to do a lot more to fully inform and protect their students.在這個句子中,據(jù)素”must”表明作者對于上訴信息非常肯定,并且是基于已知事實而得出的結(jié)論。歸納據(jù)素的使用體現(xiàn)出一定的客觀性。換句話說,英語社論中歸納據(jù)素的出現(xiàn)較少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出它的主觀性特點。

      社論是代表報刊等媒體就當今社會所發(fā)生重大事件所發(fā)表的言論,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3.2 含蓄性

      首先,在十篇英語社論中出現(xiàn)了85個預期證素(evidential of expectations)。在七類證素中位列第三。人類的認識總是在已有知識和期望值的對比下不斷發(fā)展。有很多表示已有知識和期望值是否匹配的表達法。例如:”of course” 表明已有認識和期望值相一致,“oddly”則表示已有認識與期望值不符,而“actually”和“in fact”則表明事實已經(jīng)超出了預期結(jié)果。除此之外,at least,even,only,but,however和 nevertheless 都是預期的常用表達法。例如:

      (1)On TuesdayWard 8 Democrats looked past his failings to nominate him to a third consecutive term on the D.C.Council,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rest ofthe Districtand its politicalleaders should excuse his behavior.

      (2)But after all that has happened,even the best-managed trial will not be able to change the fact that this country has in the last decade accepted too many damaging and unnecessary changes to it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justice and human rights.

      (3)Hisproblem, ofcourse, isthat wherever he goes,he will be followed by those extreme positions and careless statements,and others he made to get to the front of the pack.

      在第一個例子中,據(jù)素“but” 表明這個信息與作者的預期不符。作者并沒有直接表達相反的意見,反而用“but”這個詞作為轉(zhuǎn)折,含蓄地引導讀者和作者持有相同的立場。在第二個例句中,“but”和“even”同樣表示結(jié)果和預期不符。通過這兩個證素的使用,作者隱蔽地勸說讀者相信公平的原則和人權(quán)已經(jīng)遭到破壞。第三個例句中的“of course”表明信息和預期相一致。通過使用預期證素,作者對文中信息十分肯定,同時含蓄的勸說讀者和他站在同一立場上。

      因此,預期證素是作者用來激發(fā)讀者興趣,并含蓄地勸說大眾和報社等媒體持同一觀點的一種策略。在英語社論中存在大量的預期證素,有力的說明了含蓄性的語篇特點。

      3.3 可靠性

      首先,在十篇英語社論中傳聞(hearsay)據(jù)素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在七類據(jù)素中排列第一。我們了解的很多事,大部分是通過人們告訴我們事情是什么樣的。在英語中有很多詞都有這個功能,例如:say,tell,argue,claim,suggest,address,report,announce 等。除了詞,很多短語也可以用來表達,例如:have a point,make clear,make a point,known as,according to 等。這些短語及詞語都屬于傳聞?chuàng)剡@個范疇。例如:

      (1)Mr.Romney denounced the president’s“government-centered”approach,arguing that“the vitality and dynamism of the American spirit…is being deadened by a series of government programs that have been increasingly invasive and have attacked economic freedom.”

      (2)The problem,as Homicide Watch reported,is that the caller did not provide a precise enough address.

      (3)Mr.Obama said, it would be a blatant example of judicial activism.

      這三個句子中的傳聞?chuàng)乇砻鬟@些信息都有明確的來源。Mr.Romney,Homicide Watch,and Obama這些人都是名人或者權(quán)威人士。憑借名人或者權(quán)威組織或機構(gòu)是一種有效的表達可靠性的方式。

      其次,在英語社論中,言語資源據(jù)素(evidential of verbal resources)在七類證素中所占比例最少,只有 1.20%“sort of”“kind of”和“about”是言語據(jù)素的常用表達法。這種表達法往往表明一種不確定和模糊性??煽啃暂^低,為了保持報紙等媒體的可靠性一般作者都會盡量避免此類據(jù)素的出現(xiàn)。也正因如此,英語社論中言語資源的據(jù)素最少。這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xiàn)出了社論的可靠性。

      社論代表的是報紙等媒介的核心觀點,確保其可靠性至關(guān)重要,否則報紙等媒體將不能生存。

      綜上所述,由言據(jù)性所體現(xiàn)出的英語社論的語篇特點是:主觀性、含蓄性及可靠性。

      4 結(jié)論

      言據(jù)性是語篇分析的一個重要、有效的手段,據(jù)素使用頻率和分布狀況的不同能夠反應(yīng)出不同語體的某些特定的語篇特征。社論是代表報刊、通訊社等媒體發(fā)言的權(quán)威性言論,具有鮮明的導向性,是其他評論文章所不能替代的。本文通過對英語社論中的言據(jù)性進行研究表明其具有主觀性、含蓄性及可靠性的特點。

      [1]Boas,F(xiàn).(1911).Introduction.Handbook of American India Languages.F.Bos,(ed.)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43

      [2]Boas,F(xiàn).(1947).Kwakiutl grammar,with a glossary of the suffixes[J].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37(3).201—377

      [3]Dendale,P.&Tasmowski,L.(2001)Introduction:Evidentiality and Related Not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33):340,343

      [4][7][8]Chafe,W.(1986)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A].IN:W.Chafe and J.Nichols,(ed.).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C].Norwood,NJ:Ablex.262,269

      [5][6]胡壯麟.可證性,新聞報道和論辯語體[J].外語研究,1994,(21):22,25.

      猜你喜歡
      表達法證素社論
      英語中有關(guān)時刻的兩種表達法
      新民周刊首屆青少年社論大賽獲獎名單
      新民周刊(2023年16期)2023-05-30 10:48:04
      糖尿病前期中醫(yī)證型及證素特點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和中醫(yī)證素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類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醫(yī)證素證型研究
      你會委婉提出“建議”嗎
      關(guān)于社論報道的批評話語分析綜述
      山西青年(2019年22期)2019-01-15 20:24:30
      多 種 感 謝
      常用的“倔強”表達法小結(jié)
      冠心病“痰瘀”證素特征的臨床研究
      定远县| 苏尼特右旗| 本溪| 德庆县| 平顺县| 阳春市| 九寨沟县| 阜阳市| 华容县| 新竹县| 东莞市| 浮梁县| 梅州市| 沈丘县| 潢川县| 甘谷县| 绥阳县| 泗水县| 边坝县| 田林县| 酉阳| 扎兰屯市| 容城县| 汝阳县| 湘潭县| 嘉鱼县| 长子县| 南溪县| 烟台市| 广德县| 衢州市| 兴安县| 苏尼特右旗| 陈巴尔虎旗| 明溪县| 三明市| 深水埗区| 玉溪市| 平利县| 安宁市|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