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陜西省咸陽市三原縣醫(yī)院心內科,陜西 三原 713800)
便秘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癥狀,研究顯示我國部分地區(qū)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達20%,其中60%左右為功能性便秘[1]。長期的排便困難可導致血壓升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腦出血等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給老年人生活質量及社會經濟增加沉重負擔[2]。因此,早期預防和合理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積極意義。選擇2011年4月~2013年4月進行住院治療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其中30例給予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療,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60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齡60~85歲,平均(66±4)歲。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以上。②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羅馬Ⅲ診斷標準[3]。③在過去的12個月中,持續(xù)或累積至少12周并有下列2個或2個以上癥狀:4次大便至少1次感覺排空不暢;4次大便至少1次為硬梗或顆粒狀;4次大便至少1次有肛門直腸梗阻感或阻塞感;4次大便至少1次需手法幫助;每周大便次數(shù)少于3次,日排便量小于35 g,不存在稀便,也不符合IBS的診斷標準。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性別、年齡和治療前便秘癥狀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給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國藥準字20065730),首次服用劑量30 ml/(次·d),后改為20 ml/(次·d),均為晨起頓服;對照組給予通便靈膠囊(國藥準字Z20053350)6粒/(次·d),療程均為2周。
1.3 療效判斷標準:連續(xù)治療2周后,對兩組患者治療療效進行評估,以排便時間及大便性狀改變?yōu)榕袛嘁罁?jù):①痊愈:用藥后1~3 d,便軟易于排出,每天排1次或2次,1周內主要癥狀消失,停藥后大便能順利排出。②有效:用藥后1~3 d,便軟易于排出,每天排1次或2次,2周內主要癥狀消失,停藥后癥狀復發(fā)。③無效:用藥7~10 d排便困難,癥狀無改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療2周后,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6%,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種常見疾病,特別在老年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腸道蠕動功能減弱,腸黏膜分泌與吸收功能的減退,患病率也明顯升高,是老年人常見的不適主訴之一[4];如果是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便秘發(fā)生率更高達80%以上,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5]。
目前臨床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藥物主要有刺激性瀉劑、潤滑瀉劑、容積性瀉劑和促動力藥物等,而針對老年患者,常選用緩瀉劑。乳果糖口服溶液是一種滲透性的緩瀉劑,為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雙糖,以原形進入結腸,在腸道內不被吸收,其分解產物乳酸和醋酸降低腸腔內pH值,促進腸道有益菌種的生長,使腸蠕動加快,促進排便;同時它還具有雙糖的滲透活性,可使水電解質保留在腸腔而產生高滲,使大便容易排出,乳果糖作為A級推薦用于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在治療功能性便秘的效果上,乳果糖要顯著優(yōu)于聚乙二醇4000散和麻仁軟膠囊,起效時間也快于后兩個治療方案[6]。本研究對比了乳果糖口服溶液和通便靈膠囊在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療效,前者的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后者,高達90%,可以有效的增加老年患者排便次數(shù),不易造成大便不成形。因此,乳果糖口服溶液是臨床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一種可行治療方法。
[1] 李月晟,李卓文.老年患者便秘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17(4):143.
[2] 楊麗全,彭華芬,鄭建盛,等.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質量[J].中華老年學雜志,2011,31(16):3200.
[3] 張 丹,夏志偉.功能性便秘的羅馬Ⅲ診斷標準[J].中國醫(yī)刊,2008,43(12):63.
[4] 于普林,李增金,鄭 宏.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學特點的初步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1,20(2):132.
[5] 李建民,陳長香,吳慶文,等.老年人發(fā)生便秘的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4):382.
[6] 閆曉瑩,李 卓,于 倩,等.三種藥物治療高齡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3,32(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