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蓮
摘 要:客家族譜文化是中華譜牒文化的一朵奇葩。她記錄下客家人的血緣脈絡,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繁榮地方文化。
關鍵詞:客家;族譜;文化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家譜文化,尤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明珠。標志著文明確立的姓氏的出現(xiàn),也為族譜文化的發(fā)展奠定的基礎。
族譜又叫宗譜、家傳、房譜、家乘、譜牒、譜系等。是一種記錄氏族遷徙、發(fā)展的事跡和宗族人物的世系、傳記的記錄。客家是華夏漢民族的一個重要而穩(wěn)定的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客家先民在中國唐朝末年至北宋時期數番南遷進入閩粵贛邊的結果。正是這些大規(guī)模的南遷運動,催生了華夏民族中一個獨特的民系——客家族群的形成。居住在贛中贛北的大批南遷漢人或其后裔進入閩粵贛邊,與當地原住民交往,相互融合;到宋時,他們又在保持漢族基本族性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民系個性,從而結成牢固的共同體。形成獨特的客家文化??图蚁让駷榱恕八轀Y源,分疏戚,序尊卑。”利用族譜的形式來記載全族的戶口、婚配和血緣關系外,還有全族的墳墓、族田族產、祠廟等的方位、數量、家族的規(guī)約訓誡、詩詞藝文等。
客家族譜文化是中華譜牒文化的一朵奇葩。她伴隨著客家人繁衍遷徙的腳步,在海峽兩岸、世界各地,記錄下客家兒女世代相傳的血緣脈絡,保存著客家子孫難以割舍的祖地情懷和歷史情感。同時,伴隨著遷徙,客家人對所到之處的經濟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就像絲綢之路的開辟,讓東西方經濟、文化得到交流,使得沿途各地域的經濟得到極大的繁榮??图易遄V文化就是伴隨著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得以完善、充實,并反過來對地方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隨著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客家人也逐漸發(fā)展壯大起來,經濟護航,文化隨之得到發(fā)展。在客家族譜文化中客家族譜詩是指載入客家族譜中,千百年來在各姓氏裔孫中口耳相承、代代相傳的詩。它因流傳廣、影響大而被稱為“客家史詩”。唯有經濟有了保證,文化才能得到發(fā)展繁榮,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沒到一地,就生根發(fā)芽,發(fā)展經濟同時,融合地方文化,創(chuàng)造出新的有濃郁傳統(tǒng)特色的客家文化,這其中尤其以族譜詩最有代表性。
說起族譜詩,要數黃氏“祖訓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詩云:“駿馬登程往異方,任從勝地立綱常。平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朝夕勿忘親命語,春秋須薦祖蒸嘗。漫云富貴由天定,三七男兒當自強?!边@首詩立意甚佳,它激勵族人往外拓展,建功立業(yè),祈愿后輩不忘祖德,事業(yè)昌隆,吟誦中可感悟到一種深厚的感情。據《黃氏族譜》記載,詩作者是黃氏入閩始祖黃峭遣送十八子分赴各處開基發(fā)展口占的“遣子詩”,后來又成為黃峭后裔之間的“認親詩”。
客家《鐘氏族譜》載有《流遷詩》:“人凜乾坤志四方,任君隨處立綱常。年深異境猶吾境,日久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边@首《流遷詩》被廣泛記載在鐘氏客家族譜中或在族內口頭傳誦的詩,反映了客家人為了自身的發(fā)展豁達地選擇了遷徙,在新的居住地積極地應對周圍的社會條件和自然條件,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營造出適應自身和家庭、家族生存發(fā)展的新環(huán)境,將“他鄉(xiāng)”變?yōu)椤肮枢l(xiāng)”。
清咸豐年間,原籍福建武平縣土均塘后遷四川塘湖的鐘姓修撰族譜,便闔族議定族詩一首,專為族人安名之用,稱《鐘氏世代安名輩份七律詩》,詩曰:“元吉新培學祖先,名山毓秀啟心傳;詩書繼世恩斯遠,禮義興家福自全。天德長存生孝子,文明有象發(fā)英賢;其光慶錫人才盛,富貴榮華兆萬年?!痹撛娤喈斖ㄋ滓锥谂巫訉O人才輩出、合族昌盛的心愿躍然紙上。
鄞江始祖張化孫(葬上杭白砂茜洋村)給后代留下的輩份詩:(稱為內八句):“化云騰上昊,承先紹啟宗。仲興山貽遠,永廷應萬崇。日振昌英俊,賢聲繼祖功。文運開世兆,科元定顯隆?!睆埢瘜O裔孫尋根詩(稱為外八句):“清河系源遠流長,卜吉移居閩上杭。百忍家聲思祖道,千秋金鑒幕宗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詩書繼漢唐。二九苗裔能凜訓,支分富盛姓名香?!睆埢瘜O十分重視對后代的培養(yǎng)與教育,把對子孫后代的諄諄教誨寫成詩訓,告誡子孫以上祖為典范,做有用之人,光宗耀祖,流芳百世。張化孫后代均把這首詩當作座右銘,世代相傳。
《章氏房族譜》藝文志,記載祖先對子孫的告誡詩:“教訓子孫,人生在世有所當為,有所不當為者”。上杭《溫氏族譜》記載的溫氏“認親詩”:“同保九子九支分,春夏秋冬歲轉輪。尚有高林興且旺,簪纓世胄煥人文。”詩言志,歌抒情?!疤煜聹厥弦患矣H”,臺灣桃園客家會到我館參訪交流時溫會長情真意切的演唱起這首“認親詩”,無不令在場各位宗親感動不已。族譜詩在凝心聚力、合族團結、友好往來方面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這更是客家人大團結大聯(lián)合方面的重要體現(xiàn)。
客家族譜詩,卷幀浩繁,洋洋大觀,雅俗共賞,是一種綿亙千年的絕唱,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史詩,更是客家各姓氏后裔心中的歌!正如客家作家馬卡丹所言:“再沒有什么詩篇能得到這樣的尊崇,有什么詩篇能族譜詩這樣,讓一個姓氏所有的人,無論是學富五車,還是目不識丁,都能倒背如流?有什么詩篇,代表著一個姓氏,巍巍然矗立于中華姓氏之林?它是詩,它是活潑潑的生命,從遙遠的世紀走來,向遙遠的世紀而去,一首詩,一個姓氏,一面旗幟!”也正是這一首首寓意深厚的族譜詩,激勵鞭策著客家人,不斷地發(fā)展壯大,為地方經濟發(fā)展,民族大融合做出獨有的貢獻。時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仍然秉承客家族譜詩的深厚內涵、博大的精神力量,不斷地開拓,不斷進取,為地方經濟、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一個沒有文化的經濟體是不可能長久的,客家人就是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也不斷地發(fā)展著客家文化??腿巳藰銓崯o華的將物質與精神追求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相互依存,發(fā)展壯大開來。
參考文獻
[1]《論漢族客家民系》作者:林開欽,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