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备鶕?jù)調(diào)查,多數(shù)學生喜歡幽默快樂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輕松自在地學習,思維更活躍,自然而然地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快樂;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闭Z言既是工具,又是藝術(shù)。教師通過生動情趣的講述,準確到位的分析,恰到好處的點評,能使學生開啟心智,陶冶情操,把他們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那教師應該怎樣說話,怎樣才受學生歡迎,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呢?有人曾在近800名學生中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是學生尤其喜歡詼諧幽默、富有新鮮感的課堂氛圍,不喜歡枯燥無味、一成不變的課堂。從教師角度出發(fā),那些富有幽默感的執(zhí)教者,也更能獲得聽課者的認同。
一、幽默開場,拉近心靈
在教學中,教師努力的方向是對學生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就是課堂。理想的課堂,師生之間會有愉快的情感交流和溝通,教師要重視用快樂的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有科學研究證明,人在輕松的情緒下,思維更活躍,更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心理研究也表明,人在積極的狀態(tài)時,接受新事物更快。巧妙地用幽默語言導入新課,能夠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收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一次聽課活動中,一位教師向第一次見面的學生介紹自己:“同學們,我是這個學校最憂瘦的老師?!睂W生紛紛糾正老師的讀音:“老師,是‘優(yōu)秀吧?”老師回答道:“就是‘憂瘦,因為我已經(jīng)很瘦了,我擔心自己越來越瘦。”這時,學生恍然大悟,笑出聲來。幽默的開場一下子拉近了同學和老師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的畏懼感消失,感到老師親切和藹,愿意與老師一同進入愉快的學習過程。
病句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反復的練習枯燥又讓學生懼怕。我在執(zhí)教《說好話,說對話——修改病句》時,先給學生講了一個笑話。某高中有大、小兩食堂,大的提供學生用餐,小的提供教師用餐。因為小食堂菜色豐富、味道可口,許多學生便到小食堂買飯,常弄得老師吃不上飯。因此,小食堂門口貼出一則告示:“經(jīng)學校研究決定,本食堂專賣老師,考慮實際情況,也賣學生。但要賣完老師,再賣學生,賣完為止?!睂W生聽完這個笑話哄堂大笑,紛紛加入修改這個貼士的行動中去。
二、幽默傳知,記憶深刻
(一)幽默解讀,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三尺講臺方寸地,教師優(yōu)美的語言能超越時空,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語文重在讀,一遍遍地讀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厭倦感。而幽默的語言就像催化劑,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
語言大師于永正,他的課堂教學語言總是獨具特色,生動幽默、睿智沉穩(wěn)、親切有加。一次看于老師執(zhí)教的《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錄像課,于老師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讓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這個同學生動的朗讀,把大家?guī)нM了碩果累累的果園。當這個同學讀完后,于老師表揚了一位聽得最認真的學生:“××聽的最投入,邊聽還邊咽口水?!比嗤瑢W都笑了起來。于老師接著說:“我斷定,課文中描寫的事物在他的腦子里變成了一幅畫面。他看到了那紅的發(fā)黑的楊梅,仿佛看到那誘人的楊梅正搖搖擺擺地朝他走來,他忍不住流出了‘哈喇子了?!边@時全班哈哈大笑起來。于老師又鄭重地說:“如果讀書都能像這樣,在腦子里把文字變成畫面,就證明你讀進去了,讀懂了。老實說,剛才連我都想流口水了。”學生們笑得更厲害了。這節(jié)課中,于老師用生動的語言,把重要的讀書方法“邊讀邊想”教給學生,過程順暢自然,學生發(fā)自肺腑的笑也表明了他們對課堂的喜愛。
(二)趣說字形,激發(fā)學生習字興趣
《課標》中第一學段對寫字做出以下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guī)范、端正、整潔,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钡敝氐慕虒W任務導致學生失去了習字的興趣,如何讓枯燥乏味的習字教學變得更生動?我做了這樣的嘗試。
寫“八”字,有的學生寫得像個瘸子,撇和捺不在一條線上,整個字搖搖晃晃,隨時有倒下的危險。我分開雙腿,還故意抬起一只腳,裝作要摔倒的樣子。在學生的笑聲中,我繼續(xù)指導“八”“人”“大”“六”等字,學生輕松地明白了這類字的寫字要點。
“馬”是學生較早認識的漢字,在書寫過程中,他們常把“橫折”的“折”寫得太長,沒給“豎折折鉤”留下足夠位置。我在展示臺上展示了這種寫法,讓學生觀察、評價。學生也說這樣寫不美觀,但說不出來哪兒不對。我提醒道:“你們看,這匹馬營養(yǎng)太不均衡了,頭那么大,身子小小的,哪里跑得動喲!”大家聽了,哄堂大笑,在笑聲中也牢牢記住了筆畫的位置。
三、幽默應變,化解尷尬
教學中,難免會發(fā)生一些突發(fā)情況影響課堂教學。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免不了批評。但事情發(fā)生后,教師若厲聲指責,往往會使學生自尊心受損,情感上難以接受,非但達不到批評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次我執(zhí)教《圓明園的毀滅》,自己正說得慷慨激昂,學生也聽得專心致志。突然,小軍不知怎的,手中的筆飛了出去,彈到前排小嶸的背上,小嶸立馬叫出聲,全班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過去。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來,我圓場道:“小軍一定是被英法聯(lián)軍可惡的罪行激怒了,想把筆化身成武器跟他們拼命吧!把你的憤怒帶進課文中讀給大家聽?!睂W生們笑了幾聲便又開始聽我講課了。小軍特別感謝我為他化解尷尬,讀課文更賣力了。此時如果我厲聲訓斥指責勢必會停下進度,破壞之前的課堂氛圍。不如說一兩句風趣的話,不僅能緩和氣氛,更能消除學生窘態(tài)。
總之,幽默的語言是一門藝術(shù)。同樣講課,有的教師講課讓學生聽起來興趣盎然,而有的老師講的課讓學生聽起來味同嚼蠟,疲憊不堪。如此大的差別,有很多原因,其中語言不夠幽默、太過沉悶、缺乏感情就是原因之一。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教師想在課堂上自如瀟灑地演繹精彩的語言藝術(shù),一勞永逸是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必須植于根本,靠平時的訓練和積淀。立足平時,真實地下功夫,“嘴皮子”功夫一定會提升,這樣的課堂想不精彩都難!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