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旅行
我們挑選出10個年度旅行目的地。2014年,你可以試著走走他們走過的路。
文|毛十八
唐朝的木建造長什么樣,去奈良就能看到。
奈良的東大寺始建于728年—唐朝開元十六年,歷經(jīng)天災人禍,于1709年重建并保存至今。那一年,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已經(jīng)開工,而東大寺的時間就凝固在唐朝。它的椽、栿、筋、梁……唯一日式風格濃重的大概要算一層屋檐上的拱形博風板,即便如此,這種在平安時代開始出現(xiàn),到了鐮倉時代依然大受歡迎的建筑元素的日語名字叫做“唐破風”。
唐朝僧人鑒真東渡后建造的唐招提寺也在奈良市內(nèi),雖然金堂只有一層屋檐,比不上東大寺氣勢恢弘,但寺廟里大量的木造像都似曾相識,獨屬于那個時代的審美。異域風情凸眼濃眉的天王、鼻根肥厚細眼胖臉的梵天,還有仍舊是男子樣貌的觀音菩薩……既沒有缺胳膊少腿,也無需躲在玻璃屏障或者天鵝絨紅繩的后面,就立在那里。
那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寺廟本來的模樣。
當然不能忘了奈良的鹿,它們悠哉而傲慢地盤踞著奈良公園的幾乎每個角落。它們會像謙謙君子一樣等紅綠燈過馬路,也會窮追不舍跟在游人的屁股后面覓食。賣鹿鮮貝(給鹿吃的小脆餅)的奈良大嬸則見怪不怪,絲毫不準備出手搭救——愚蠢的人類啊,誰叫你們被鹿們可愛的外表蒙蔽了雙眼。
柿葉壽司好不好吃取決于對腌制壽司的接受度,但奈良也有地地道道老少咸宜的健康食品——葛,就是那種能沖調(diào)成半透明糊狀物、傳說中能降壓美容的植物根塊。日式葛料理的花樣要多得多,涼涼的胡麻葛豆腐是頭盤,晶瑩的野菜葛烏冬是主食,灑上豆粉的葛餅則是餐后甜點。
離開古都前的最后一晚,記得小酌一杯。奈良雖然不是釀酒的好地方,但也為關西的釀酒事業(yè)貢獻了獨特的奈良縣產(chǎn)米。這是奈良縣唯一適于釀酒的好米,有著和奈良搭配得天衣無縫的詩意好名—露葉風。相比之下,酒米之王“山田錦”簡直只配用來做錦雞的名字,“五百萬石”則是相撲選手。
文|Alex
不丹,這埋藏在喜馬拉雅云霧里的秘境,曾是最與世隔絕的國度之一。直到1974年,第一批游客才獲準前往。古老的傳統(tǒng)與斑駁多元的現(xiàn)代文化相互碰撞,這個國度有如進入青春期的唱詩班少年,純真、樸實卻又蠢蠢欲動。
與天然寧靜的西部城市帕羅相比,不丹首都廷布算得上繁華喧囂,更具現(xiàn)代氣息,但也更粗糙擁擠——鋼筋水泥和玻璃墻組成的樓房(最高只有6層,不丹法律規(guī)定世俗建筑的高度不得超過宗教建筑)、全不丹唯一的交通崗(純屬擺設);跨國品牌有且僅有星巴克和麥德龍;尚未發(fā)育完全的廣告招牌行業(yè)迫不及待地用粗陋的技術招引人們的目光……乍看起來,它更像是努力模仿皇城的大村鎮(zhèn)。那么,如何尋找廷布真味?
一重奏:尋訪傳統(tǒng)藝術
不丹的藝術大多植根于佛教哲學并為宗教服務,因此具有更純粹的力量。欣賞傳統(tǒng)藝術,除了帕羅國家博物館,更直觀的去處無疑是廷布的國家繪畫藝術學院——繪畫、雕塑、鑄造、竹器、造紙、編織等13種不丹傳統(tǒng)手工藝在此被傳授給來自不丹各地的高資質(zhì)學生。訪客可以在開放時段隨意進入,參觀不同門類的課程。最有趣的是唐卡繪制基礎課程,教室在二樓西側(cè),你可以窺見繁復精美的唐卡誕生的全部過程,以及老師修改學生作業(yè)時三兩筆就勾勒出佛像柔美線條的精妙。
二重奏:嘗試不丹傳統(tǒng)醫(yī)藥
絕大多數(shù)游客坐在車里吹著口哨從不丹傳統(tǒng)醫(yī)藥研究所前面一晃而過,從而錯過了這個有趣的地方,它就躲在廷布國家紀念碑后面的小山坡上。當?shù)鼐用翊蠖嘈刨囉墒苓^教育的僧侶收集、沿襲自藏醫(yī)的傳統(tǒng)醫(yī)學。你可以旁觀(或者體驗)望聞問切的診斷、針灸或者放血療法(甚至會用上水蛭)。除了診療區(qū),這里還有一間簡單的草藥博物館。不丹境內(nèi)大約有600種植物被確定為有藥學用途,扁蕾、瑞香狼毒、夏枯草、塔黃、綿參等數(shù)十種常用草藥按照海拔高度不同分布在兩個展廳內(nèi),還有一些昂貴稀有的藥材比如鹿茸、羚羊角以及被稱為“喜馬拉雅偉哥”的蟲草,以及防治高原反應的棕色小藥丸和研究所最近推出的Tsheringma茶包—由藏紅花、月桂、肉桂及其他草藥制成,據(jù)說對肝氣不調(diào)、神經(jīng)虛弱者尤其適合—Tsheringma在當?shù)卣Z言中有力量女神的意思。
三重奏:不丹風味血拼
1.國王胸章。不丹人對國王的愛戴程度超乎想象,他們整齊劃一的回答類似旅行宣傳冊上背下來的——“當然喜歡國王,他為不丹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睆膹R宇、餐廳到夜店,國王和王后的合影無處不在,佩戴一枚國王胸章會讓你獲得當?shù)厝祟~外的好感。
2.陽具系列。不丹無處不在的巨大陽具確實讓人浮想聯(lián)翩、面紅心跳,如果你想把這種感覺持續(xù)到旅途結(jié)束,那就買上幾支回家好好把玩—它們被制成鑰匙扣、藝術木雕,大可以逗人一樂甚至降妖除魔。
3.把自己放到郵票上。在廷布國家郵政局,除了可以見識并購買3D郵票和有聲郵票(確實有些匪夷所思),最有趣的紀念品當然是印有自己頭像的皇室婚禮郵票—從拍攝到制作,整個過程不過10分鐘,一套12張的郵票即刻可以載著你飛往世界任何角落。
另外,在一周一次的廷布周末市集上,你可以見識更多原汁原味的手工藝、農(nóng)產(chǎn)品和偏遠地區(qū)的不丹人。位于廷布的Lungta工藝品商店,商品價格略高,但品質(zhì)明顯更好。
文|張軼
拉達克居于克什米爾東南部。在它的日常生活圖景中,隨處可見這一地區(qū)千年來民族融合的歷史。在拉達克首府列城的大街上,能看到很多當?shù)厝嗽谙嗝采细咏爬踩?。雅利安人是這里最早的居民,希羅多德的著作和往世書中都有記載。放學時間,穆斯林和藏族學生一起走出學校,而清真寺潔白的宣禮塔背后聳立著幾個世紀前的藏傳佛教寺廟。
拉達克是最適合徒步旅行的一片區(qū)域,有著印度次大陸上最壯美的山地風光。當喜馬拉雅山巨大的投影在草灘上緩慢移動,慢慢地將你的身影覆蓋,這樣奇妙的時刻,讓拉達克具有了解放一個旅行者想象力的無限魔力。
說到拉達克徒步,就不得不提法國攝影師Olivier在過去20年間數(shù)次造訪的Zanskar山谷。直到今天,這里依然是喜馬拉雅最神秘的地區(qū)之一,至今未通路通電,連接村莊與寺廟唯一的方式是步行。2013年,我從Kargil到Padum然后穿越Zanskar山谷抵達Darcha,經(jīng)歷了7天高海拔的懸崖河谷冰川徒步,探訪了建在懸崖上的神秘寺廟Phuktal,這是在拉達克藏傳佛教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座寺廟。最終翻越5068米的冰川埡口,以徒步的方式進入印度的喜馬皆爾邦也是非常不同的體驗。由于拉達克持續(xù)7到8個月的漫長冬季,徒步旅行一般只能在每年的5到10月間進行。
文|賦格
大多數(shù)人去西西里島是為了那里的海。如果看過在西西里取景的電影,比如《天堂電影院》、《郵差》或呂克·貝松導演的《碧海情》,就會明白那是怎樣醉人的海。西西里擁有三片令別處妒忌的海域——北部的第勒尼安海(Mar Tirreno)、東部的伊奧尼亞海(Mar Ionio)和南部的地中海,水色和個性各不相同。此外還有三組離島——愛奧利亞群島(Isole Eolie)、佩拉杰群島(Isole Pelagie)和埃加迪群島(Isole Egadi),再算上離西西里不遠的馬耳他諸島,光是探索這十來座離島就足夠消磨一整個夏天。
當然也有人是為了西西里的山。具體地說,為了看兩座活火山,陸上的埃特納(Etna)和海上的斯特龍博利(Stromboli)。埃特納適合白天徒步,也可以乘小火車環(huán)游火山;斯特龍博
文|多欣
與許多歐洲小城一樣,哥廷根斑駁雅致的哥特式建筑上爬滿紫藤。方磚鋪就的促狹街巷毫不起眼,卻大多有著如雷貫耳的名字:高斯、韋伯、玻恩、弗蘭克、維勒、洪堡、格林兄弟、塔曼、科赫、普朗克、哈恩、黎曼、希爾伯特、普蘭特爾,均是以在此生活過的頂尖學者命名。
哥廷根大學沒有統(tǒng)一的校址,教學樓、辦公室、研究所、實驗室和學生住所散落在哥廷根城里城外,整個大學與小城融為一體。在19世紀,哥廷根是德意志各邦中最純真的城市。和官僚主義盛行的柏林相比,這里最受尊重的不是王公貴族、高級文官和威武將官,而是學者,當他們在城里漫步的時候,常常被陌生人攔住討教學術問題,若談到日薄西山還不盡興,那就約好日期,下回分解。
法學家依爾林在哥廷根生活了15年,發(fā)現(xiàn)“這里的科學家們都處于一種近乎‘自殺式的工作氣氛’之中”。他說得沒錯,那些來哥廷根做短暫旅行的年輕學者,只要呼吸一下這兒的空氣,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工作欲望,同時又不無駭異,因為這里的男女老少幾乎都把數(shù)學當作茶余飯后的談資。
哥廷根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大人物是“數(shù)學王子”高斯。高斯成名后很少離開哥廷根,他對外出講學不感興趣,也不熱衷于培養(yǎng)和發(fā)現(xiàn)年輕人,自然也談不上創(chuàng)立什么學派,人們對這個冷冰冰的天才既崇拜又不解。1898年,高斯已作古43年,他在哥廷根求學期間留下的日記被世人發(fā)現(xiàn),里面寫滿了數(shù)學問題和公式推算。他一生研究的課題,有很多在這些日記里已經(jīng)被提煉出來。利則適合夜間攀登,近距離觀看熔巖噴發(fā)。
像我這樣的古希臘迷,絕對不會錯過散布西西里各個角落的“大希臘”遺址。最壯觀的是3處公元前5世紀的巨型神廟廢墟:島嶼南部的神廟谷(Valle dei Templi)、西北的塞吉斯塔(Segesta)和西南的塞利儂特(Selinunte),全部是雄渾樸素的陶立克式圓柱,其中好幾座保存得比希臘本土的神廟遺址更完整。
高斯之后,數(shù)學家黎曼和希爾伯特相繼在哥廷根大學任教,這使哥廷根在數(shù)學領域的翹楚地位繼續(xù)保持了幾十年。在普通人眼里,天才思維的廣袤與深刻像宇宙一樣深不可測,希爾伯特卻感覺沒那么神秘,他常說:“問題的完美提法意味著它已經(jīng)解決了一半?!?900年,在巴黎舉行的一次國際數(shù)學大會上,希爾伯特提出了23個值得在新世紀里研究的問題。當20世紀行將結(jié)束時,數(shù)學界進行盤點,發(fā)現(xiàn)“希爾伯特問題”確實是100年來數(shù)學研究的動力,而其中的大多數(shù)得到了解決。哥廷根人都知道,這些世紀之問很可能是在城南起伏的丘陵上出爐的,因為許多個晴朗的午后,希爾伯特會帶上學生或助手,沿著彎彎的山路,一邊走一邊討論新鮮的想法。如今,這條山路有了專門的名字——“希爾伯特小徑”。
阿基米德的故鄉(xiāng)敘拉古(Syracusa)沒有淪為廢墟,每年3月14日都要慶?!皥A周率節(jié)”。敘拉古舊城是座小島,島上距海很近處有一淡水泉眼,池塘長滿莎草,大教堂立面是常見的巴洛克式,但內(nèi)里暗藏玄機,它是由雅典娜神廟改建的,里外都能清楚看出神廟的結(jié)構(gòu),25個世紀以前的陶立克式圓柱現(xiàn)在仍然起著承重作用,仿佛在基督教的軀體內(nèi)寄寓著不死的古希臘精神。
在西西里最容易遇見的建筑遺產(chǎn)就是巴洛克教堂,特別是島嶼東南,卡塔尼亞(Catania)、諾托(Noto)、拉古薩(Lagusa)的一些教堂已經(jīng)名列世界文化遺產(chǎn)。把這三座城市連成一線,可以集中體會西西里的巴洛克藝術與意大利半島的差異,但更有趣的或許是建筑石材的差別,比如卡塔尼亞的黑色石材可能含有埃特納火山熔巖成分,白色石材則是當?shù)氐氖沂?/p>
不太容易辨識的,是西西里獨有的拜占庭、諾曼、法國、西班牙和北非阿拉伯文化烙印,也許在首府巴勒莫(Palermo)最為集中。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充滿活力但又骯臟、頹敗,城里有幾座混雜了諾曼和阿拉伯風格的天主教堂及修道院,如圣卡塔爾多堂(Chiesa di San Cataldo)和隱修圣喬瓦尼堂(Chiesa di San Giovanni degli Eremiti),屋頂上堆著球形圓頂,不可思議地刷成粉紅色。諾曼王宮巴拉丁殿(Cappella Palatina)和郊外的蒙雷阿萊(Monreale)大教堂藏有全世界數(shù)一數(shù)二的拜占庭鑲嵌畫。至于那個可怖的托缽僧地下墓穴(Catacombe dei Cappuccini),我暫不推薦——對堆積如山的骷髏、吊在半空幾百年的風干尸體感興趣者可以前去參觀。
文|徐哲韻
某日與友人橫穿倫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廣場,不由自主地同時停下來,我是被吉卜賽舞者熱情奔放的舞姿吸引,而她則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地上流浪畫家的油畫作品。良久之后,朋友長嘆一聲說:“真的沒有比倫敦更可愛的地方了!”是啊,住在倫敦,對藝術愛好者而言簡直是日日有驚喜。
最喜歡在陽光燦爛的午后,坐在廣場旁國家美術館的階梯上,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與藝術家一起啃三明治。在這里,我看過熱播劇《神探福爾摩斯》的拍攝,參加過愛爾蘭的圣帕特里克節(jié),也曾大發(fā)雅興,與街頭藝人共同演奏一曲。
在倫敦南岸中心、科文特花園以及芭比肯藝術中心,除了能與全球最杰出的藝術家面對面之外,吸引我的還有有趣的鄰座觀眾。中場休息時,友善的陌生人會主動前來攀談,像老朋友一樣和只身前來的我交流觀演心得,讓略顯孤單的夜晚暖意融融起來。
來到倫敦,英式下午茶絕對不可不試。盡管一直被嫌棄是黑暗料理,但是在司康餅和三明治領域,英國絕對傲視群雄。喝下午茶也是一種社交方式,在五星酒店Savoy,喝下午茶的女士們都要穿拖地長禮服,戴非常夸張的大禮帽,置身其中恍如重回19世紀,旁觀英國貴族奢華浮夸的生活。懷舊的英國人,仍然迷戀日不落帝國鼎盛時期的貴族范兒。
倫敦最難對付的要算詭異的天氣,常常是早上起床發(fā)現(xiàn)是大晴天,洗個澡出來就大雨傾盆了。有時BBC的記者緊張兮兮地報道“又有颶風了”,結(jié)果當天的太陽卻大得不像話。不過這兒的人情味兒足以抵擋對天氣的不適。倫敦人表面上矜持而冷漠,不論在公交車還是地鐵上,大部分人都戴著耳機,捧著厚厚的書本自顧自閱讀。但某個周末路過Earl Court地鐵站,你可能會瞥見出行信息的板子上寫著:“你,對了,就是你,正在讀這條信息的你,你可愛、善良、有魅力,請記得做你自己吧!周末愉快!”人們紛紛駐足,臉上的笑容如同燦爛的陽光傳染開來。
文|張海律
位于突尼斯東南的杰爾巴島,是北非最大的島嶼,也是著名的度假勝地,被古代地理學家稱為“食忘憂果者的土地”。游客在這里看古跡、沙灘、椰棗樹,享受突尼斯著名的海水浴療,卻不知島上隱藏著一個不大為人所知的猶太人社區(qū),就在港口往南8公里的Erriadh村。我去的時候,星期五的太陽正在落山,猶太教神圣不可侵犯的休息日已經(jīng)開始,人們都在家中休憩或習讀經(jīng)文。北非最古老的猶太教堂El-Ghriba大門緊閉,荷槍實彈的士兵把守在外。順次掏出記者證、學生證以及今晚就得離島的機票,試圖說服士兵讓我們參觀一下,但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徒勞無功。
自公元前586年有猶太人定居島上以來,這里迅速發(fā)展為以色列之外最古老的猶太社區(qū),并在歷史中吸納著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巴勒斯坦遭迫害的流亡同胞。20世紀之前,他們大多在突尼斯南部做鐵匠或珠寶生意,到夏天和宗教節(jié)日才回到島上。二戰(zhàn)和隨后的中東戰(zhàn)爭,讓定居島上幾個世紀的猶太人也開始流亡,如今這個社區(qū)僅余數(shù)百猶太人口。2002年4月,一枚卡車炸彈襲擊了幾乎成為北非猶太孤草的El-Ghriba教堂,致使19名教徒身亡,這也是為何至今教堂仍有重兵守衛(wèi)的原因。
在猶太傳說中,這個教堂是由天堂落下的一塊圣石所奠基,等到最后一個猶太人離開杰爾巴島,教堂鑰匙也將回歸天堂。不知道村里如今鄰里關系如何,但問及踢球的阿拉伯小孩,是否認識哪家是猶太人,均搖頭表示不知。這讓我想起電影《拉古萊特的夏天》,導演雕琢了一個“童話社會”:1967年的突尼斯大港口,分別來自天主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家庭的3個少女試圖開始青春的性體驗,他們的父親雖然不待見彼此的信仰,更對自家玉女的貞操像保衛(wèi)國土般珍視,卻并不妨礙他們找到超越宗教和歧視的共同體——酒精、足球和撲克。終于,與突尼斯無太大關系的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童話社會”旋即瓦解。這樣的關系變遷,理應也存在于腳下的這個村落。以民族和信仰為界的社區(qū),終究難以凝結(jié)青梅竹馬的跨信仰情誼,更多時候只能帶來薩義德筆下悲哀的流亡。
文|錢曉艷
和大多數(shù)第一次去肯尼亞的旅行者一樣,我當然會挑納庫魯湖作為觀賞火烈鳥的首選。到了那里,卻發(fā)現(xiàn)那成千上萬的不是火烈鳥而是鵜鶘。導游Frank說,火烈鳥如今都去了博戈利亞湖。
博戈利亞湖是東非大裂谷里一個狹長的咸水湖,在納庫魯湖北邊。車剛過保護區(qū)管理處,就看到湖上星星點點的微紅,果然有火烈鳥!當拐上一片湖灣,所有人都“哇”的一聲,一群火烈鳥在綠色水草和藍色湖水中畫了幾道粉紅,這才是想象中該有的場景啊。
有人這樣形容東非火烈鳥——“遠看是一片片紅云,近看就是一只只肉雞”。近距離觀察,這些粉色的家伙確實不算漂亮。因為常年在鹽堿水中攝入各種蝦類與藻類,才使它們的羽毛呈現(xiàn)粉紅色。腿雖然不短,喙卻有些笨拙,不如其他水禽來得纖長。不過,待到它們展開雙翅,一切就會不同。墨跡般的紅點散在淺色翅膀上,邊緣是一道純黑的外羽,仿佛上帝特意設計過,以便它們在空中掠過時,從頭到腳一線都是紅與黑的變換,在青山綠水中立刻成為焦點。
有趣的是,在大群粉色的小火烈鳥之中,竟然還有大火烈鳥“鶴立雞群”,它們通體白色,脖子更長更彎,喙的顏色接近玫紅,只在邊緣有些黑色,看起來有高貴之感。Frank告訴我,小火烈鳥(Lesser Flamingo)是非洲獨有的品種,大火烈鳥(Flamingo)則在非洲、南亞和南歐都有分布。Flamingo,多好聽的名字,跟Flamenco諧音,是在暗喻它們集體在湖邊行走時富有節(jié)奏感的“舞步”嗎?
車忽然離開湖邊,向著小坡而去,一大片紅云涌入視野,真的是“紅云”!它們浮在湖上,填滿了湖灣的濕地。據(jù)說最多時博戈利亞湖曾有200萬只火烈鳥。“燃燒的天堂!”我不禁脫口而出。
這個新天堂的形成頗令人費解,也許是近年來雨水增多,降低了納庫魯湖的鹽堿度,才讓失去食物的火烈鳥另覓棲息地。不過于我而言,這正是狂野非洲最吸引人之處。野生動物可不會聽從旅行社的安排,它們隨意行走、遷徙,才讓我們享受了尋找的樂趣——在這里撲個空,在那里感受狂喜。
文|龍泓全
聶魯達曾在長詩《馬丘比丘之巔》中贊道:“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泄?!谶@崎嶇的高地,在這輝煌的廢墟,我尋到能續(xù)寫詩篇所必需的原則信念?!?/p>
馬丘比丘古城位于秘魯境內(nèi),高聳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據(jù)推測建于15世紀印加帝國開始擴張的帕查庫蒂統(tǒng)治時期,用途則有的說是印加貴族的鄉(xiāng)間休養(yǎng)地,有的說是帝國控制新征服地區(qū)經(jīng)濟的據(jù)點。
庫斯科(Cusco)是前往馬丘比丘的最大中轉(zhuǎn)站,城里旅行社林立??梢赃x擇最短4天的印加徒步路線游覽馬丘比丘,但我和大多數(shù)游客選擇了最輕松的方式——乘火車前往。
站在高處俯瞰,古城一覽無余,巨大的石塊砌起房屋、寺廟、道路、廣場、監(jiān)獄……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建筑材料應該來自山上各處散落的石塊??脊艑W家將古城劃分成3個部分:神圣區(qū)、通俗區(qū),以及祭司和貴族區(qū)(居住區(qū))。印加人稱自己為“太陽的子孫”,因此關于太陽崇拜的建筑隨處可見,神圣區(qū)里獻給最偉大的太陽神因蒂的“拴日石”、“太陽廟”和“三窗之屋”是有重大考古學價值的寶藏,印加人渴望用“拴日石”將帶來光明和溫暖的太陽永遠留在天上。
1970年代末,臺灣作家三毛來到馬丘比丘,她寫道:“我坐在一塊石頭上,盤上了雙腳……我深深地呼吸了幾回,將自己安靜下來,對著不語的自然,發(fā)出了呼喚。另一度空間里固執(zhí)地沉默著,輕如嘆息的微波都不肯回給我……眾神默默,群山不語?!?/p>
我在高處的一塊空地上獨自坐了一個小時,默默欣賞這自然和人類的雙重神跡。
文|蔡景暉
來南極的都是想看看地圖外邊是什么的家伙,正如電影《在世界的盡頭相遇》里說的,“如果渴望自由的人掙脫束縛,那就會一直掉到地球的底部,所以我們來到了南極。”
在我們的船上,美國海軍前艦長Peter被公認為最資深的探險隊員,從事探險旅行30年,他說:來南極是容易的,你們來來往往,帶著那些噪音、相機的快門聲、登陸艇的引擎聲,但是,當你真正安靜下來去傾聽,你所看到和聽到的,才是真正的南極。他最難忘2006年2月的一天,和幾個朋友在南喬治亞島登山之后,來到一個小山丘,旁邊是沙克爾頓埋骨之所。音樂響起,他和身邊女子手牽著手,那天他們結(jié)婚。
維多利亞是來自英國的歷史學家,始終認為保護南極最好的辦法是大家都不要來。一段時間的糾結(jié)之后,她開始認可自己目前所從事的南極旅游工作也有教育傳播意義——在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xié)會IAATO的嚴格約束下,每年只能有大約3萬人坐船前往南極,并且不在大陸上過夜停留,不產(chǎn)生垃圾。
丹尼爾是拉脫維亞人,每年在船上工作7到8個月的他沒有女朋友,有時候會覺得孤獨,但從不后悔或者抱怨。不航行的那4個月,他依然會去旅行。對他來說,旅行是一種病,幸福得無法痊愈。
《在世界的盡頭相遇》中,最讓人難忘的是那只決絕的企鵝。它從隊伍中轉(zhuǎn)身,背離海洋向70公里外的群山狂奔??茖W家說即使把它捉回棲息地,一放開它仍然會這么走。它遠離族群,經(jīng)過人類的腳旁,頭也不回地朝著這片廣袤大陸的深處而去,終將難逃一死?!八牟綉B(tài)滑稽而孤獨、癲狂而決絕,那確實是難以忘懷的背影。”
有朋友說,每個物種都有這樣的“開拓者和好奇者”,或許它就是企鵝界的阿蒙森、斯科特或者其他?
或許在南極相遇的,大都是這種企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