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要】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探究性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與合作能力,分析信息能力,這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 有效參與
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而小組合作活動是促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以及培養(yǎng)學生良好個性,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優(yōu)化學生學習方法的主要策略。通過小組合作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目前,交互式合作學習己成為新課改理念下課堂教學推進的良好途徑之一,小組合作又是交互式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這可以讓學生有更多“活動參與”的機會。如何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呢?這是值得深思的。
著名教育專家Carrol指出:外語教學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行為可分為有效參與和無效參與兩類,教師應努力采取優(yōu)化對策,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參與。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的所見所聞有以下幾點意見:
一、精心設計
教師提出的活動任務要能使學生形成反應鏈,激發(fā)其活動欲望。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材的重難點設計,能激起學生參與其中的動機效應。且活動必須具體化,結合班級學生實際,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層布置,切記“一刀切”,力求讓小組內的所有學生都有領取任務的責任感,有動一動就能采摘果實的成就感,進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還應有人人平等合作,不能逃避的活動自主性?;顒觾热莞N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有“用武之地”,并在活動之前作好知識、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的鋪墊,應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
二、合理安排
首先,小組活動人員的安排千萬不能就近將就著定人數,而應多方面考慮到學生的性別差異、個性差異、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差異、語言學習風格差異、行為素質差異等,綜合考慮、均衡搭配,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機會取長補短,多角度進行語言的輸出和攝入,鍛煉意見協商,拓展語言交際。此外,合作學習時應制定適宜的小組學習目標,小組合作的精髓是通過學生互動求得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要幫助同伴實現目標,通過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
三、豐富形式
活動形式和方法的多樣化對于提高小組活動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形式有表演、辯論、朗誦、講解、小品等。采用這些靈活多樣化的活動可以牢牢吸引住學生,使其思維處于一種被激活的狀態(tài)。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意識。當他們的情感體驗經常處于興奮狀態(tài),學習效率隨之得以提高。小組活動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就是討論,以此多角度進行語言的輸出,鍛煉意見協商,拓展語言交際。
四、加強調控
教師把握好活動方向,在過程中適度調控,使學生在小組活動過程中自始至終,保持積極思維的心理狀態(tài)。
1.正確把握。首先,教師應明確規(guī)定學生在小組活動過程中認真全程參與,不能流于形式,草草了事。
2.排除障礙。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觀察活動動態(tài)、傾聽和收集各種信息,及時有效的引導和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
3.善于發(fā)現。對學生獨到見解、創(chuàng)新思維和出色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遇到困惑要啟發(fā)。
五、展示成果
在小組活動后,交流展示時,使學生分享自己的思維過程,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得到補充和完善,進一步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六、客觀評價
評價時,教師應注重評價整個小組的活動表現,強調集體力量,不過度強調個人。注重評價活動的過程:即思維過程、體驗過程、感悟過程,而不是只關注結果。
總之,只有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在每次課堂小組活動中,都彼此相互合作又能獨立完成任務,有效參與學習,有效管理學習,才能真正實施合作自主的素質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