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市中心醫(yī)院(014040)楊蓓
球結膜下出血為眼科門診常見病之一,隨著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發(fā)病人數(shù)增加,球結膜下出血患者也隨之增多。由于其表現(xiàn)為球結膜下大面積鮮紅色或暗紅色出血,易引起患者緊張情緒,我科給予脈血康膠囊口服治療,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我科收集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我院眼科門診診治的球結膜下出血患者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最小16歲,最大78歲,就診時間最短1小時余,最長3天。雙眼球結膜下出血患者6例,其余54例均為單眼。無自覺癥狀者43例,出血前有頭疼或眼部憋脹者17例。出血原因包括外傷15例,合并糖尿病者6例,高血壓者12例,血脂異常者10例,無明顯原因者17例。眼部檢查可見球結膜下鮮紅色或暗紅色出血,有僅為小點狀或片狀出血且局限于一個象限者,也有出血范圍大于3個象限者。
2.1 治療方法 所有病例發(fā)現(xiàn)球結膜下出血后均未自行給予任何處理來診。我科將所收集病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治療組30例。對照組僅給予局部熱敷。治療組在熱敷基礎上給予口服脈血康膠囊(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粒0.25g)一次3~4粒,一日3次,口服治療。
附表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χ2)
2.2 統(tǒng)計學分析 觀察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示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3.1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球結膜下出血完全吸收時間少于5天或明顯吸收且吸收面積大于1個象限;有效:球結膜下出血完全吸收時間需6~9天;無效:球結膜下出血完全吸收時間大于10天。
3.2 療效比較 治療組顯效14例(46.67%),有效12例(40%),無效4例(13.33%),總有效率86.67%;對照組顯效5例(16.67%),有效9例(30%),無效16例(53.33%),總有效率46.67%。應用χ2檢驗對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別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80,P<0.01)。結果見附表。
球結膜下出血是眼科門診常見病之一,發(fā)生原因為球結膜表面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血管彈性下降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導致球結膜下出血的原因很多,如外傷、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劇烈咳嗽、嘔吐、便秘、揉眼等。
脈血康膠囊是由鮮水蛭冷凍干燥粉末制成的腸溶膠囊制劑,其有效成份水蛭素是從動物藥水蛭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質,具有高度特異的抗凝血酶活性?!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1]2010版(一部)收錄有水蛭,其功能主治為破血通經,逐瘀消徵,屬活血祛瘀藥。據(jù)《中醫(yī)方劑學》記載,水蛭素有緩解動脈痙攣,降低血液黏滯度的作用。有研究表明[2],球結膜下出血患者血黏度高,紅細胞聚集性增高,紅細胞變形能力減弱,血液流速減慢,血液阻力增加,導致出血。還有學者[3]對球結膜下出血患者甲襞微循環(huán)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此類病人微循環(huán)狀態(tài)差,基于此病理基礎,此類病例給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藥物治療是有效的方法。本組資料觀察結果亦表明給予脈血康膠囊口服治療并輔助熱敷,可明顯縮短球結膜下出血吸收時間,總有效率為86.67%,與對照組比較差別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針對球結膜下出血,脈血康膠囊可保護血管內皮,改善血液黏滯度及微循環(huán)障礙,促進出血吸收,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