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
乾隆可以說是作詩最多的皇帝,他一生作詩41863首。我們可以算一筆賬,乾隆壽命89歲,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這樣一來,即使89年他每天都作詩,平均每天也要作超過一首的詩。乾隆三十六年游覽昆明湖時,不到一小時就寫了8首詩,平均7分鐘一首。他還專門寫了一首小詩記載這個小小紀錄的出現(xiàn):“舟行十里詩八首,卻未曾消四時刻?!?/p>
看過《宰相劉羅鍋》的人,可能對乾隆游園作詩的情景有一點印象。當時乾隆詩興大發(fā),順口吟道: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吟到這里,突然卡殼了。幸好劉羅鍋在側,續(xù)上一句“飛入草叢都不見”,才完成了一首御制詩。事雖夸張,但卻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乾隆“御制詩”的創(chuàng)作過程。
乾隆的詩作數(shù)量雖然多,但質量卻未必高。乾隆什么時間都可以作詩,什么事都可以入詩,其詩大多可算作是“分行的日記”,只是隨手記下當時當刻的心情及事件等而已。
乾隆四十一年,他曾寫下一首詩:
閣報例應隔日至,均稱二寸雨欣滋。
然斯乃謂十八彼,料彼未知旬九斯。
這首詩前兩句的大概意思為:在巡幸路上,內(nèi)閣每隔一天送給皇上一次閣報,通報國家大事小情。今天的閣報上說,18日北京下了二寸的雨。后兩句的意思則為:過了幾個小時,皇帝又接到了河北地方官的報告,說19日河北下了四寸的雨,北京所報的是18日的事情,看來當時他們還不知道第二天的雨勢更加喜人。
當然乾隆也寫了不少感人至深的作品,不過這些情真意切的作品大多是為悼亡其結發(fā)妻子孝賢皇后的。
比如有這樣一首詩:
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
只有叮嚀思圣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
似昔慧賢曾入夢,尚余慰者到今誰。
這首詩哀婉動人,真切樸實,不像擁有3000粉黛的皇帝所作,更像是愚夫愚婦相濡以沫的平淡至真。
據(jù)記載,孝賢皇后病逝后,乾隆共為其作悼詩近百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