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江
有一天早晨,我突然找不到天天晨練必帶的小收音機了。原來,收音機是被四歲的小孫子拆了。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說:“總覺得那里面有人,不然怎么出聲???就想看看那人長什么樣子……”
妻子叮囑我:“咱們不許埋怨孩子?!蔽倚α?。我告訴她,我小時候也犯過類似的錯誤。有一次,因好奇心發(fā)作,竟想親自“鑒定”一下瓷碗究竟會不會碎。于是,當著媽媽的面,我拿了一只漂亮的瓷碗就往地上摔。面對滿地的碎片,媽媽沒有責怪我,只是要我自己掃去碎片,讓我記住瓷器是易碎的常識。從此,我格外小心地保護和使用這類物品,還常常提醒與我同齡的伙伴們。
孫子從幼兒園回來,知道我發(fā)現收音機被他拆了,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一把拉過他,給他講起了故事。我告訴他,愛迪生3歲的時候,曾獨自一人鉆進鄰居家的倉庫內,學著母雞的模樣趴在一堆厚厚的草墊上專心地孵著身下的一堆新鮮的雞蛋。講完,我拍拍他的小腦袋:“就像你,不拆了爺爺的收音機,怎么知道里面其實沒有人啊?”
孫子不好意思了:“爺爺,今后我再不做傻事了。”我馬上糾正他:“爺爺希望你去大膽地想、大膽地做、大膽地試,努力鉆研,爭取成為愛迪生那樣的大發(fā)明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