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紅
組織工作的服務對象是黨員、干部、人才和廣大群眾,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這就決定了要做好組織工作必須依靠人的力量。黨的群眾路線是調(diào)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重要法寶,它能夠使我們黨始終同廣大人民保持血肉聯(lián)系。只有將群眾路線貫穿于組織工作的全過程,才能贏得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全面提升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
組織工作離不開群眾的理解。知情是信任的前提,理解是支持的基礎。日常社會生活中,人們感覺組織工作神秘有余、透明不夠,保密有余、宣傳不夠,致使公眾對組織工作不了解,尤其對干部任用、人事變動等敏感問題容易產(chǎn)生質(zhì)疑,這就要求組織部門必須努力拉近與基層群眾的距離。在工作中,須運用媒體宣傳組織部門的工作部署、重要活動和典型實例,推進組織工作政策公開、標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逐步增強組織工作的透明度,以樹立組織部門的公信力。同時,堅持開門辦部,通過“組織部長下基層”、“組工干部到一線”、黨建聯(lián)系點等方式,使組工干部到基層中去,到群眾中去,通過走訪等平易近人的溝通方式,實地調(diào)查摸底,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和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使組織工作始終貼近群眾、貼近實際。
組織工作離不開群眾的參與。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須融入其中,從群眾鮮活思想中汲取營養(yǎng)。作為組工干部,我們通過“卷起褲腳,捋起袖子”與群眾水乳交融,并注重從他們的實踐中提煉經(jīng)驗,以推進組織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今,隨州特色的“兩票制”選舉、“兩會制”決策、“三聯(lián)十里工作法”等,全都是來自基層干部群眾的創(chuàng)造,破解了一些組織工作上的難題。同時,注重擴大群眾民主權利,動員群眾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組織工作的環(huán)節(jié)中來,在民主測評和民主推薦中,不斷擴大群眾的參與面,把評判干部的權利交給群眾,真心實意聽取群眾的意見,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從而把群眾公認度高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組織部門任重道遠,“大比武”、“大黨建”、“大人才”的范圍正不斷擴大。對此,只有提高群眾的關注度和參與面,組織工作才會更有活力。
組織工作離不開群眾的支持與監(jiān)督。組織工作離不開群眾的支持。那么,怎樣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呢?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為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均涉及其切身利益,我們絕對不能漠視和回避。因此,在謀劃組織工作時吸納群眾建議,在開展基層黨建時注重群眾利益,在選拔干部時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讓群眾見實效、得實惠,熱情地為他們解難事、干實事、辦好事,才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群眾的意見是最好的尺子。組織部門必須要其放在應有的位置。一是請群眾評判。借群眾雪亮的眼睛去洞察組織工作的成敗得失,找準工作差距、明確努力方向。二是請群眾評議。充分保障群眾在干部選拔任用上的提名權、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把“群眾公認”落實到干部選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干部能力和作風是否認可,讓群眾說了算。對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實績公示時,通過網(wǎng)上曬實績、會議測評,還要讓群眾來打分,以賦予其裁量權。三是請群眾評價。組工干部在解決黨建新情況新問題時,還有諸多不盡人如意的現(xiàn)象,與時代需要和人民的愿望還存在著差距,需要用群眾這面“鏡子”,照出我們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依托群眾監(jiān)督,打造一支政治素質(zhì)高、業(yè)務能力強、基層反響好、工作務實的組工干部隊伍。
(作者系隨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