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家族企業(yè)一直被認為即將走向邊緣化乃至滅亡,很多國家都有“富不過三代”說法。然而,現(xiàn)在家族企業(yè)似乎有逆襲傾向。從2005年的15%到如今的19%,家族企業(yè)在世界500強公司所占的比重上升了。這主要是因為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咨詢機構麥肯錫預測,在2025年,新興經濟體的家族企業(yè)年營業(yè)收入將超過十億美元,比2010年的增長16%,占所有公司37%。
現(xiàn)在家族老大很少會將企業(yè)管理權傳承給一個庸才。大多數家族公司都會培訓未來的繼承者們,將他們送到商學院深造,讓他們從較低級工作做起。越來越多繼承者(尤其在德國)已經成功從執(zhí)行人員升遷到董事會管理層,真正成為家族企業(yè)的接班人。今天家族企業(yè)的優(yōu)勢跟資本主義初期時同樣重要。如亞當·斯密所言,外聘的經理人在經營公司時,永遠不會跟家族企業(yè)擁有者有同樣的焦慮感和警惕心。家族管理者通常很“吝嗇”,沃爾瑪、科赫工業(yè)、馬思咨詢都以有效的精益管理著稱。
但在新興市場,家族企業(yè)正經歷著一場為靈魂而戰(zhàn)的斗爭。舊模式家族企業(yè)是規(guī)模較大的集團,他們依靠政治關系的保護,免受全球競爭以及遠離為最低資金最大控制家族的復雜交叉持股組織。新模式家族企業(yè)需要管理專業(yè)化、流程透明公開化。 解決方法之一是增加競爭。各國政府應該禁止交叉持股并加強非家族股東的權利,正如美國在1930年做的那樣。
現(xiàn)在,幾乎所有英國的大城市都開始開放數據庫。10月23日,倫敦數據庫第二版正式啟動。4月,利茲市開放了包括圖書館的訪問量、社區(qū)網站的數量等原始數據,曼切斯特開放了多個關于城市運作的數據。
自從第一個數據庫在2010年啟動,大約200個手機應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癢hereabouts”,一個交互式地圖應用,使用了235個數據集合,這些數據囊括了這個倫敦地區(qū)居民的年齡和職業(yè)、酒吧數量和餐廳類型等。通過這些數據,這個app通過八個不同的維度展現(xiàn)了倫敦地區(qū)的全貌。類似的數據可能會對一個城市的規(guī)劃及運作,以及政府提供服務的方式等產生影響。
但是除了開放更多數據,政府還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目前要分析這些數據頗為棘手,這一部分是由于,市政府并沒有控制倫敦的所有事務。不同的區(qū)有自己的瑣事,比如垃圾收集。而且不是每個區(qū)會收集到相同的信息,因為私人承包商可能也會提供某些服務。
不過這種現(xiàn)狀已經開始改變。倫敦政府情報中心的副主任Andrew collinge 正嘗試著建立一個區(qū)域數據關聯(lián)網絡,來提高數據利用效率。這一舉措使得對城市里某些服務的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的追蹤更為有效。
你可能覺得Facebook是一個社區(qū),甚至是一股改變社會的力量,但簡單點說,它只是一個照片公司:每天要處理超過3.5億張照片,這甚至超過了柯達和寶麗來的處理量。由此照片也帶動了Facebook大部分的用戶參與和廣告收入。過去十年里,在將近50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科技創(chuàng)業(yè)公司中,至少有9家是以照片作為它們的核心業(yè)務的。我們正處在照片經濟時代。
數碼相機令攝影成為即時體驗,iPhone 讓每個人兜里都有了不錯的相機,而社交網絡則讓這些影像成為大眾傳媒。在我們越來越喜歡分享照片的同時,廣告商的網絡業(yè)務陣地也從橫幅廣告轉移到了我們的社交信息流中。Facebook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這一趨勢。對照片經濟的樂觀預計,讓它分別用1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收購了Instagram和whatsapp。而數據也表明這一系列動作是正確的。HubSpot分析發(fā)現(xiàn),對比純文字的信息,發(fā)布在Facebook上的照片能夠獲得多104%的評論。另一家社交網絡分析公司 Socialbakers發(fā)現(xiàn)Facebook上參與度最高的發(fā)布中有90%是照片。
數據表明,大量投資會去到和照片經濟相關的三個領域——分享、儲存和購物。
一個名為Tiiny 的APP,讓你可以分享照片縮略圖在好友的手機網格中,并會在24小時后消失。在照片存儲上,Dropbox把它的儲存容量提升到了1T。一個名為pixazza的網絡工具,可通過圖片識別和匹配技術,將網頁中的照片變成商品展示架,比如你在新聞網站看到某明星穿的衣服,點擊旁邊標簽就可以買到類似的。而另一個工具Stipple則允許用戶標注圖片信息,比如圖片出處,相關的視頻,產品標價,圖中人物的社交網絡的賬號等。
幾周前, Pinterest開始試驗銷售展示給它7000萬用戶的廣告。由于營銷者太多,Pinterest僅將試驗限定于十多家品牌贊助商,它從每筆交易中獲得的收入超過100萬美元。在眾多分析師和觀察家看來,根據每用戶平均收入,Pinterest超過Facebook、Twitter和其它的主流社交網絡只是時間問題。Facebook用戶自愿提供各種個人信息,它能夠利用這些信息推送高度精準的廣告。Twitter的價值仍主要存在于“正在發(fā)生的”事件上,讓廣告主利用熱門事件的實時討論進行品牌推廣。
如果說Facebook主打過去,Twitter主打現(xiàn)在,那Pinterest主打的就是未來。用戶在她其照片“釘板”釘上婚紗或者咖啡桌的照片時,等于是給商戶發(fā)送了一個信號,這樣后者可能會想要向用戶推銷婚紗或者咖啡桌。想到能夠在瀏覽行為變成購物行動的微妙時刻鎖定消費者,營銷者就心動不已。
目前,廣告仍是Pinterest的唯一收入來源。不過,“我們下一步將會是,如何方便你去購買你想要的商品”。Pinterest的創(chuàng)始人西爾伯曼說。電商可是亞馬遜的地盤,但Facebook和Twitter已相繼涉足,它們都在試驗提供“購買”按鈕。但相比之下,Pinterest在電商領域擁有天然優(yōu)勢。研究數據顯示,相比其它社交平臺的用戶,Pinterest的用戶更有可能分享產品鏈接和完成大單交易。
電商顯然是Pinterest路線圖的一部分,雖然它有充裕的資金支持,但該業(yè)務仍未形成。它的員工規(guī)模仍只是Twitter的八分之一,比Facebook和谷歌也要少得多。Pinterest仍是一時專一事,盡管這會讓競爭對手占得先發(fā)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