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胡喜云 仲生柱 溫曉亮
[摘 要] 玉米是五原縣的主要經濟作物。但是在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技術問題。本文就針對本縣玉米產業(yè)發(fā)展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五原縣 玉米產業(yè) 發(fā)展現狀 發(fā)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9-0014-02
一、前言
玉米,可以說是一種高產的作物,而且是比較傳統(tǒng)的農作物,在五原縣種植面積,一直是高居本縣農作物榜首的。長期以來,玉米可以被制作成糧食以及各種飼料等,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玉米的用途也在越來越廣泛的被開發(fā)出來。
玉米的經濟效益也日益增大,因此我縣作為一個重點的玉米種植縣,對于玉米的種植,玉米的產量就會更高。追求高產,自然是可以快速獲得經濟效益的直接體現。所以在選種到玉米的種植,病蟲預防等等,都要按照科學標準來執(zhí)行。
本文就主要介紹一下,在五原縣玉米種植中發(fā)展的現狀和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總結一些對應措施。希望可以對提高玉米種植產量,有一定的幫助。
二、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影響
1.氣溫影響:對于五原縣來說,目前比較普遍使用的是雜交型的玉米種,這才是提高產量的關鍵。比如說大家所熟悉的KX3564等密植型玉米就比較合適在我縣種植。在我縣土地以紅泥地比較多,氣溫適中,無霜期在一百三十天左右。
2.春寒影響:春寒現象,是影響玉米種植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玉米要順利地發(fā)芽,溫度至少要在十度以上,而根據我縣氣象資料調查顯示,一般要到四月底,氣溫才會穩(wěn)定在十度左右。
我縣西部在四月下旬,就可以播種。倒春寒出現后,晝夜溫差大,使得玉米幼苗在低溫情況下可能出現苗黃、嘔吐得葉紫,甚至是間歇性生長,這種現象在我縣時有發(fā)生。
3.春潮的影響:春潮現象,在我縣也是影響玉米的一個因素,因為大水對玉米幼苗的浸灌,使早春種植玉米的土地出現很嚴重的起水潮塌現象。對于適時耕作造成較大影響。而且春潮的出現,對于地溫的回升是有負面作用的。加劇了春寒對玉米的損害。甚至可能讓玉米出現粉種,而潮塌的土地,在六月初地溫回升,天氣炎熱時,土壤的水分會大量地被蒸發(fā)。
這種急劇的蒸發(fā),會讓潮塌的土壤因此出現板結結果,玉米幼苗就很容易卡在板結層中,使得其根系無法深入地底,吸收到足夠的生長需要水分,從而造成晚熟以及減產的現象。
根據數據分析,中熟玉米品種,從播種一直到最后收獲,至少是需要讓其積溫累計達到二千五百攝氏度才可以,而玉米從播種到開花,對于積溫的要求,也達到了一千四百度左右。玉米從開花到完全地成熟,需要積溫達到一千一百度左右。而我縣基本是從五月十日到九月八日,這段時間的積溫累計可以達到二千五百五十度左右,基本來說是滿足了中熟玉米生長的要求。
總之,對玉米產量形成影響的因素是有很多的,可能是土壤土質的原因,也可能是肥力安排不當,或者是管理不當,自然現象等等,這些我們都需要進行針對性地處理,才可以讓玉米達到高產的要求。
三、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的相應解決對策
1.選種要適合:種子,是影響玉米產量的最大原因。所以選種一定要非常地慎重。在我縣一般要中熟品種。這才是首選,這是之根本上提升我縣玉米產量的主要原因?;緛碚f,從五月上旬開始,到九月的上旬正式收獲,算是比較符合的種子。
2.春潮保墑升溫:保墑,目前在我縣,都在進行節(jié)約用水,防止土壤出現春潮現象的主要手段。經過測試,經過保墑的種植地,其地溫要比一般的早春地要高上至少二度,而跟潮塌地相比,優(yōu)勢就更加明顯了。
保墑時,保墑地的土壤一定要保持松軟狀態(tài),墑情也需要根據情況適度調整。在我縣保墑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干保墑,另外一種就是水保墑。
干保墑,主要是指需要先對種植地進行澆水,然后再用機械翻地,秋后只需要適時地磙耙保墑即可。而水保墑,則是需要見先種植地土壤全部翻曬,在白露節(jié)氣時要澆一遍秋水,然后在適耕期使用相應工具將表土給耙松,保墑時需要根據現實墑情,進行及時的,合理的磙地保墑。
這兩種方式,只需要澆白露水或者是伏水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澆老秋水,需要在結凍之前,在使用磙砂保墑的情況下,需要再一次進行冬春磙耙,這樣就可以將地下水給蓄住,達到保墑的目的。
再則,可以利用春溫,進行早種早發(fā)。而且它對于我縣容易出現的春潮帶來的板結現象,有良好的克制作用。讓玉米幼苗可以更加根深蒂固,更加茁壯成長。最后,春翻曬地,也可以將土壤中的雜草翻出來,達到滅草的目的。而且還可以對春翻地進行滅卵抑菌的工作,這樣可以減少病蟲的危害。
3.催芽早種:在我縣玉米種植,農民們都會有催芽進行點種的習慣,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減少種子的浪費,防止爛籽的現象。對于玉米的出苗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催芽后的玉米,可適當地進行早播,更快地讓玉米細菌根系可以深入地下,更加發(fā)達,變得更加茁壯?;緛碚f,要保證全田玉米苗生產基本一致,這樣才可以讓玉米均衡地生長。
4.細鋤深刨,增溫殺菌:對需要種植的玉米地提前要進行細鋤深刨,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土壤里的雜草被翻耕出來,在太陽暴曬后,基本就無法再生長了。
當然它還可以起到松土,保墑存水,還有促進玉米根系生長等作用,而且深刨之后的土地,在經過太陽照射后,明顯溫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一般要深刨三十厘米左右,只需要五小時,就可以讓深刨后的土地,比沒刨的溫度要高上二三度。
5.水肥運用得當:玉米的生長,除了對溫度是有要求之外,對于肥料也是到頭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改進原有的施肥技術,要對土壤進行分層地,分期地施肥。要充分地施用底肥,讓底肥可以為玉米的生長,提升有力的生長環(huán)境。
當然,底肥一般要施用有機肥為主,再結合一些無機肥一起使用。比如說增加一些配方肥,每畝三十五公斤左右,而農家肥的施用量,一般每畝需要用到五千斤到到八千斤左右。這樣雙管齊下,才可以保證玉米種植養(yǎng)分的需求。
在施肥時,對于玉米來說,有兩個時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就是拔節(jié)期,而另外一個就是孕穗期。這兩個時期是水肥管理的重點,一點比不能馬虎,只有用百倍的細心,才可以讓玉米地不會出現地瘦,苗黃,甚至是土塊硬的現象,嚴格地進行肥水管理,這樣才可以讓玉米最終達到高產的要求。
四、結論
上述論證中可知,玉米的種植,是相當重要的。它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讓其產量下降,無法達到預計的產量。比如說因為春寒,春潮,或者是選種的原因等等,都會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從整地開始,一直到施肥,保墑,選種整個過程,都需要進行科學嚴格的管理,只有將這些操作規(guī)范化,才可以讓玉米的產量,真正地達到高產的要求,讓本縣的玉米經濟效果可以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富貴 閆文芝 王瑞蓮.巴彥淖爾市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對策[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13年第03期
[2]梁國生 陳愛星 鄭昊.吉林地區(qū)鮮食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對策[J]《吉林蔬菜》2009年第02期
[3]張志軍 許子清 蔣鋼城.包頭市糧飼兼用型玉米的產業(yè)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13第05期
[4]孫世彥.淮北市玉米生產現狀及產業(yè)發(fā)展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