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橋
浙江富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摘要:現(xiàn)代建筑中時常涉及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如高層樓房基礎、大型設備基礎、水利大壩等。本文結合實例,論述了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了具體工程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質量控制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工程概況
該建筑項目工程地下2層,地上16層,占地面積2836㎡,總建筑面積27000㎡?;A底板設計為鋼筋混凝土整體筏片基礎,長度為60m,寬度為45m,底板厚度為1m,有梁處厚度達到2m。加強帶采用抗?jié)B等P8補償收縮混凝土,寬度為2m。該工程施工的特點是混凝土一次連續(xù)澆筑施工工作量大,工期緊,僅底板就需要鋼筋1200t混凝土3550m3。
二、施工方案
2.1混凝土配合比確定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由混凝土公司實驗室負責提供。地下倉庫工程基礎底板混凝土配料單見下表:
強度 水泥 水 沙 石 摻合料 外加 外加
C30.P8 288 170 786 1043 76 9.1 32
水灰比47%
砂率率43%
C35.P8 337 179 706 1058 63 9.9 51
水灰比43%
砂率40%
混凝土坍落度為140 ~ 160mm,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宜為0.4 ~ 0.6砂率宜為38% ~ 45%,最小水泥用量宜≥300kg/m3的規(guī)范要求。水泥采用經復試合格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水泥提前一星期入庫貯存,貯存時采取措施防止水泥受潮結塊失效。粗骨料采用碎卵石,最大粒徑25mm,含泥量<1%無泥團,密度>2.55t/m3超徑(原篩孔檢查)<5%。細骨料采用河砂,通過0.315mm篩孔的砂>15%,含泥量<3%,無泥團,密度>2.50t/m3外加劑經試驗比較選用,膨脹劑(UEA)摻入量為水泥用量的3.2%,經試驗達到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等要求。混合料利用電廠生產的Ⅱ級粉煤灰,細度為7.8%~8.0%燒失量3.9%~4.2%,SO2≤1.3%,考慮礦渣水泥保水性差,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為16%。
2.2其他方面
1)砼運輸及輸送考查攪拌站實力:包括其每小時砼的輸出量、汽車數(shù)量等是否滿足本工程要求,然后與其簽訂合理的供貨合同,以保證混凝土的供應連續(xù)均衡。本工程選用三家混凝土攪拌站,按照三家混凝土攪拌站的日生產量與混凝土澆筑量進行比較,完全能夠保證底板混凝土連續(xù)澆筑。選用砼泵送機械:結合每段混凝土施工的工程量,本工程擬選用五臺HBT-80砼泵進行砼的澆筑。
2)由于底板砼為抗?jié)B砼,選用外加劑為UEA膨脹劑
3)考慮到外墻防水要求,外墻按設計圖留置水平施工縫。吊模部分待底板澆筑振搗密實2h左右澆筑,用Ф16鋼筋人工振搗,保證300mm高吊模處混凝土振搗密實,外墻垂直施工縫預留260寬止水鋼板。每段砼的澆筑應連續(xù)澆筑,根據(jù)振搗棒的有效震動長度,分排進行施工澆筑。
4)對于底板上反梁及柱帽的澆筑,采用吊模,在底板澆筑后2h澆筑,該范圍內混凝土用Ф16鋼筋人工振搗。
5)為了避免澆筑過程中泵管產生很大的震動擾動鋼筋,泵管需架設在鋼管搭設的架子上,架子支腿處滿鋪跳板。
6)作好施工前準備工作,辦好隱、預檢,準備好施工用具及檢測工具,作好夜間照明等工作。
三、混凝土澆筑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
3.1混凝土的澆筑
1)底板混凝土的澆筑,嚴格按照澆筑順序進行。施工縫留在的后澆帶上(后澆帶寬1000mm),外墻吊模部分高出底板面300mm留水平縫,底板梁吊模高出底板面350~750mm,此部分待底板澆筑振搗密實2h后澆筑,用Ф16鋼筋人工振搗,保證吊模處混凝土振搗密實,每段砼的澆筑應連續(xù)澆筑,根據(jù)振搗棒的有效震動長度,根據(jù)振搗棒的有效震動長度,分排進行施工澆筑,不得出現(xiàn)施工冷縫。
2)膨脹加強帶的澆筑,按順序澆筑至膨脹帶位置時采用C35內摻27kg/m3PNF的膨脹砼進行澆筑。膨脹帶采用密目鋼絲網隔離,鋼絲網加固豎向采用Ф20@600厚度大于900以上在豎向筋中部增加Ф22腰筋一道。
3.2混凝土的振搗
施工采用機械振搗,由于使用泵送砼,坍落度大流動性好,采用斜面分兩層布料施工法:“一個坡度,分層澆筑,循序漸進,一次到頂,不出冷縫”的方法澆筑,振搗持續(xù)時間應使砼表面產生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不可漏振或過振,攤灰與振搗應對稱位置開始,以防止鋼筋及預埋件的走動,對于基梁交叉部位鋼筋十分密集,振搗時應特別注意,交叉部位面積較小處,應從四周插振搗棒,對于交叉部位面積較大處應在鋼筋幫扎時注意間隔500mm左右,預留插棒孔(可在綁扎鋼筋時,插管徑48mm的鋼管,鋼筋綁扎完畢后拔出)。要嚴格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規(guī)程操作,澆筑到上表面,必須按照標高線,用木杠或木抹找平,平整度要求在規(guī)范要求以內。
3.3底板后澆帶
采用密目鋼絲網隔離,鋼絲網加固豎向采用Ф20@600,底板厚度大于900以上在豎向筋中部增加Ф22腰筋一道。施工工完畢后清理干凈,及時保護,膨脹帶兩側與內部澆筑基本保持同步,內外高差不超過400mm
3.4二次收面養(yǎng)護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方法和時間的控制及掌握對于結構是否出現(xiàn)裂縫非常關鍵。在混凝土澆筑完后要及時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工序控制重點在二次收面后,分區(qū)域、分塊逐個養(yǎng)護,用草袋和塑料薄膜及時覆蓋,做好混凝土保水、保溫和成品保護,在混凝土沒有達到1.2MPa前不許踩踏,采用一層塑料布和草袋內裝鋸末養(yǎng)護,也可以用廢舊水泥編織袋,既保水又保溫,能夠使混凝土強度順利增長,便于進行溫度控制。
3.5混凝土的養(yǎng)護
養(yǎng)護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一項十分關鍵的工作。養(yǎng)護主要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內表溫差,促進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fā)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和發(fā)展。對大面積的底板面,一般可采用先一層塑料簿膜后二層草包作保溫保濕養(yǎng)護。草包應迭縫,騎馬鋪放。養(yǎng)護必須根據(jù)混凝土內表溫差和降溫速率,及時調整養(yǎng)護措施。根據(jù)工程的具體情況,應盡可能多養(yǎng)護一段時間,拆模后應立即回土或在覆蓋保護,同時預防近期驟冷氣候影響,以控制內表溫差,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縫。
四、注意事項
4.1泌水處理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容易產生泌水現(xiàn)象,泌水現(xiàn)象嚴重時,可能影響相應部分的混凝土強度指標。為此必須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況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漿會順著混凝土澆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據(jù)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排水坑和集水井坑內,然后用潛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綿吸除處理。
4.2表面防裂施工技術要點
(1)大體積泵送混凝土經振搗后表面水泥漿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縫,首先,要求在振搗最上一層混凝土時,控制振搗時間,注意避免表層產生太厚浮漿層;
(2)除了水泥水化作用影響,外界氣溫也會導致混凝土表面與內部產生溫差,氣溫的驟降也會增加混凝土表層與內部溫度差的梯度。在澆搗后,必須及時用2m長括尺,將多余浮漿層刮除,按施工員測設的標高控制點,將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須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漿接近初凝時,混凝土面進行二次抹光,在混凝土收漿凝固施工期間,除了具體施工人員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隨意行走,收漿工作完成的面必須同步及時覆蓋表面養(yǎng)護保護層。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項系統(tǒng)復雜的工程,施工單位應該積極借鑒國內外控制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有效施工措施,制定詳細周密的施工方案,采取積極穩(wěn)妥的組織措施,在監(jiān)理單位的密切監(jiān)督和合作下,順利地完成大體積混凝土地澆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