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摘要】目的:對膠體金法、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免疫發(fā)光法、凝集法(TPPA)四種梅毒螺旋體抗體測定方式進行比較。方法:選取我院60份確診為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時抽取6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對四種檢測方式進行比較。結果:四種檢測方法中凝集法檢測率為100%,準確率最高,酶聯(lián)免疫法與免疫法光法的陽性平均檢出率為98%,而膠體金法的梅毒陽性檢出率為95%,且假陽性出現(xiàn)比例為3%,與其他三種檢測率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膠體金法在操作中簡便快速,但假陽性假陰性均有發(fā)生,質量控制沒有另外三種方法好,凝集法檢出率最高,為最準確的梅毒抗體檢測方式。
【關鍵詞】 梅毒螺旋體抗體;膠體金;測定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89-01
梅毒是一種由蒼白密螺旋體蒼白亞種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本病起病較慢,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主要通過性來傳播。由于本病對患者的傷害較大且發(fā)病緩慢,因此本病的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血清診斷為主要的診斷方式,目前在臨床中通常有膠體金法、酶聯(lián)免疫法、免疫發(fā)光法、凝集法四種,本院將對四種抗體測定方式進行研究比較,尋找準確率最高的測定方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間60份確診為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時抽取6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60例梅毒患者中有37例為一期梅毒患者,16例為二期梅毒患者,7例為三期梅毒患者。所有患者血清均來自于我院體檢以及住院部患者群中,所有標本收集完成后均行血清分離處理,放置冰箱保存。
1.2儀器試劑
方法一:膠體金法(SYP)試劑來源:北京萬泰生物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方法二: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儀器:科華ST-360酶標儀試劑來源: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科技有限公司。
方法三:免疫發(fā)光法(CMIA)儀器:ABBORT C16200 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試劑配套。
方法四:凝集法(TPPA)試劑來源:富士瑞必歐珠式會社。
1.3結果觀察
對四種測定方式測定的梅毒陽性率進行比較,并做好詳細記錄。
1.4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均以%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四種測定方式測定的梅毒陽性率進行比較后,總結出以下結果:
表1陽性檢測率
檢測方式 一期梅毒37例 二期梅毒16例 三期梅毒7例 健康人群60例膠體金法 35例(94.6%) 15例(93.8%) 7例(100%) 2例(3.3%)酶聯(lián)免疫法 36例(97.3%) 16例(100%) 7例(100%) 1例(1.7%)免疫發(fā)光法 36例(97.3%) 16例(100%) 7例(100%) 0例凝集法 37例(100%) 16例(100%) 7例(100%) 0例P <0.05 - - <0.05四種檢測方法中凝集法檢測率為100%,準確率最高,酶聯(lián)免疫法與免疫發(fā)光法的陽性平均檢出率為98%,而膠體金法的梅毒陽性檢出率為95%,且假陽性出現(xiàn)比例為3%,與其他三種檢測率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近年來梅毒在我國的發(fā)病率依舊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因此對其進行篩檢、防治能夠有效的減少梅毒發(fā)病率。人體是梅毒螺旋體的唯一的宿主,人體感染梅毒后機體會產生梅毒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抗體。特異性抗體就是實驗室檢測中的抗體因子,對其進行檢測也稱為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1]。其檢測方式通常有膠體金法、酶聯(lián)免疫法、免疫發(fā)光法、凝集法四種。而非特異性梅毒抗體是由于梅毒螺旋體在破壞的過程中會釋放抗原性物質,而抗原性物質會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性反應素,非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進行檢測多應用在梅毒患者初篩實驗中。
凝聚法主要是將提純的梅毒螺旋體抗原包被在人工載體明膠顆粒上,對血清中所含有的梅毒螺旋體抗體進行檢測。凝膠法所用試劑靈敏度高且特異性非常強,因此對梅毒螺旋體抗體具有較高的檢出率,此觀點在我院的調查中也被充分證實,而且凝聚法是國際上公認的梅毒確診方式。但此種方式在臨床中也有一定的限制性,例如窗口期問題[2]。凝聚法主要是對IgM 和 IgG兩者的混合體進行檢測,無法判定疾病活動與否,因此不可作為療效診斷。而且此方式的試劑成本高、操作程序繁瑣且檢測時間較長,因此在高密度的檢測中并不適合,且由于實驗成本昂貴因此對于普通人群也會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3]。
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率與凝聚法基本相近,具有較高的梅毒螺旋體抗體檢出率。此種檢測方式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礎上建立的。其檢測是通過重組多肽抗原的方式對梅毒抗體進行檢測,重組多肽抗原與以往使用的抗原不同,重組多肽抗原具有更高的靈敏性,提高了檢測的檢出率。且酶聯(lián)免疫法可以進行全自動大量的檢測,且重復性較高,能夠方便結果的保存和管理,且檢出率高,因此在臨床中應用非常廣泛。但此法同凝聚法相同,都是對IgM 和 IgG 的混合體進行檢測,因此也存在相同的問題,不可作為療效診斷[4]。但酶聯(lián)免疫法的操作方式非常簡便,且成本較比凝聚法要廉價很多,因此非常適合普通患者。
膠體金測試方式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免疫檢測技術,此種方式操作簡便、檢測速度快捷,因此在臨床中應用也非常廣泛。該試驗應用現(xiàn)代生物工程技術制備的高度純化單克隆梅毒螺旋體的基因工程抗原,能選擇尋找可以相結合的抗體。但此方式也有一定的缺陷,若患者體內抗體含量過高或過低時,容易出現(xiàn)假陰性、假陽性結果。
免疫發(fā)光法的檢測原理為標本中的梅毒抗體和包被有重組梅毒抗原的微粒子結合后,洗滌,加入標記有acridinium的抗人IgM或IgG,再次洗滌,加入預激發(fā)液和激發(fā)液,通過相對光強度對梅毒抗體水平進行測試。此種方式的陽性檢出率較高,但同樣為高成本檢測方式。
總之,凝聚法的陽性檢出率最高,其次為免疫法光法和酶聯(lián)免疫法,膠體金法的陽性檢出率最低。
參考文獻
[1]賀軍濤,尹佳鋒,楊波,張彥平,吳曉康,孟浩,王香玲.梅毒螺旋體生物學特性及測定方法學評價[J].西部醫(yī)學,2013,19(07):98-99
[2]宋煥景,侯生根,陳建春,彭德志.梅毒特異性抗體試驗生物學假陽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07(03):127-128
[3]蘇紅霞.三種方法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比較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13(24):117-119
[4]郭喜燕,徐靜.全自動化學發(fā)光法與TPPA法檢測血清梅毒螺旋體抗體的方法比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14(09):62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