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西北師范大學(xué) 音樂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70)
芻議如何評價聲音的好壞
劉雯
(西北師范大學(xué) 音樂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70)
聲音的好壞應(yīng)如何來評定,有沒有標準?聽人唱歌總是說某某好而某某不好,你說這個好而他說那個好,大多是憑感覺在評價的,這樣常常會失誤。那么,聲音的好壞究竟有什么標準呢?本文主要從集中點、圓潤、靈活、透明和通暢五個方面來評價聲音的好壞。
聲音;歌唱;呼吸;集中
(一)呼吸支點——丹田(小腹)
呼吸時聲音的動力,沒有強勁的動力是不能支持震撼人心的歌唱的。丹田的準確位置約在臍下三個手指的地方,通常說的“中氣”、“底氣”就是來自這個地方。這部分肌肉要練的很有力量,再配合橫膈肌、肋間肌等用它們來支撐氣息。有了底氣聲音就有力度,也為聲音的上下貫通奠定了基礎(chǔ),但這得有一個前提就是氣必須吸得深,否則大田用不上力。
(二)聲音支點——口咽
歌唱是咽腔要向后上方張開,后頸部要堅挺,聲音要貼著咽后壁進入頭腔,從頭頂至前額的上方穿透出去。同是一個脖頸,前面的喉部肌肉要放松,后頸部、咽后壁卻是要用力張開,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喉部肌肉弱小不堪重負,而聲帶又在喉腔里,聲帶需要輕松自如的工作,故喉肌不得用力;另一方面因后頸部肌肉較強大,又不擔(dān)任發(fā)聲任務(wù),由于力量后移致使喉部負擔(dān)減輕。由于口咽是調(diào)節(jié)的共鳴腔體,通過調(diào)整變化使它成為聲音的著力點,所以它是歌唱聲音的支點。
(三)聲音的集中點
從頭頂至前額是聲音的集中點,將身體各共鳴腔的聲音集中于此,向上前方穿透出去,這種高位置集中的聲音結(jié)實、干凈、清脆、穿透力強。如果要讓學(xué)生們辨別集中與散的聲音概念,可將手掌拍擊桌面聽其“嘭嘭嘭”的聲音;然后用一個食指勾起來用其第二個關(guān)節(jié)的頂端敲擊桌面聽其“叮叮?!钡穆曇簦麄凂R上會告訴你后者是集中的聲音??梢宰鲞@個練習(xí):深吸氣,運用“丹田”支點支撐氣息,兩肋保持吸氣狀態(tài),放松下巴、喉嚨、兩肩、面部,讓聲音從口咽腔后部上頭至前額(集中點)。
(四)提氣點
歌唱前,當(dāng)完成了吸氣程序后,丹田向內(nèi)收與向股溝收攏的臀部肌肉相對抗,與此同時激起發(fā)聲。這一組對抗肌群共同將“氣”從后背提至后背的上端,以保持喉部有足夠的氣壓支持發(fā)聲。這后背上端的中央(頸椎骨的下方)即是提氣點。我國戲曲唱功常有“提氣”一詞,有的人誤認為提氣就是氣往上吸,造成氣淺聳肩,后來又知道氣淺是不好的,所以干脆不說“提氣”了。“提氣”的目的是為了使胸腔有足夠的氣壓供發(fā)聲用,講“氣”往后背走是為了將力量引向后背,而使前胸、鎖骨、喉頭放松。
(五)聲音釋放點
此點位于口腔硬腭前面上門牙處。但必須上口蓋打開才會形成此點,當(dāng)聲音達到此點時,嗓音洪亮并能充分釋放出來。尤其是高音特別明顯,音越高口腔開得越大,硬口蓋抬得越高,所以使用好這個點對唱高音有很大的幫助。
潤,是指聲音潤澤,一般形容甜美而靈巧的聲音為“水靈靈”的。沒有“水音”的聲音是干巴巴的,當(dāng)然不好聽。造成聲音干澀的原因有以下三種:
1、沒有使用口咽腔共鳴,單靠或大多靠口腔共鳴。
2、沒有在唱時帶上所需要的感情(要以情帶聲)。
3、天生音質(zhì)較干澀,這種情況較少。即使是這樣,也可以用科學(xué)方法有效地改變它。
靈,是指靈活、靈巧。靈,就是有彈性的聲音,而要做到聲音靈活,就要做到以下三點:
1、再整個發(fā)聲系統(tǒng)中該用力的部位一定要用力;該放松的部位一定要放松,否則聲音不會靈活。
2、聲音一定要在科學(xué)的氣息支持下運行,氣息始終托住聲音,氣息本身就有彈性,用對了氣,聲音就會有彈性
3、唱時要始終有激情,激情會帶動氣息,會使聲音靈活。就像你在看小品,看到精彩處自會哈哈大笑,這笑聲就很靈活并能感染他人。
透,是指透明即明亮的聲音。美妙的聲音如同一泓清泉,清澈透明。這種聲音清晰度高,穿透力強,聽起來悅耳,有助于歌曲吐字、情感的表達。
有的聲音雖亮卻尖銳刺耳,這是由于共鳴腔沒充分打開而擠出來的聲音;又未與中、低音區(qū)共鳴連通,在頭腔共鳴中僅僅使用了額竇;還有氣太淺的原因,這種“賊亮”的聲音會讓觀眾難受,一定要克服它。要充分打開各共鳴腔,放松緊逼的部分肌肉,用氣不要太猛,氣要吸得深,這樣才能練出明亮、柔和而悅耳的聲音來。
通,是指聲音要上下通暢。前面講了“點”,有了點就有線,通,就是要將五個點連通起來,這五個“點”好比五座城市,要用一個現(xiàn)代化的交通網(wǎng)絡(luò)聯(lián)通起來,才能互相促進,發(fā)展更快。
身體的各共鳴腔互相連通組成一個龐大的發(fā)生管,就會形成“頂天立地”的、宏亮而立體的聲音。
[1]陳威廉.聲音訓(xùn)練名師指點[M].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
[2]王鴻俊.聲樂學(xué)概論[M].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J616
A
1005-5312(2014)29-0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