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得龍
(北京服裝學院,北京 100029)
淺析黑格爾美學藝術的理想與自然的關系
范得龍
(北京服裝學院,北京 100029)
本文主要論述了藝術美或理想,以及理想對自然的關系。藝術美或理想是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是外在形式和心靈的統(tǒng)一。藝術理想的本質就是使外在的事物還原到具有心靈性的事物,因而成為心靈的表現(xiàn)。運用黑格爾理論去論述理想對自然的關系,所謂的“自然”是概念的體現(xiàn),是外在形式的總和。
藝術美;理想;自然;關系
藝術美,或理想,是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是外在形式和心靈的統(tǒng)一,藝術理想的本質就是使外在的事物還原到具有心靈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現(xiàn)象符合心靈,成為心靈的表現(xiàn)。但是這種內在的心靈性的事物,還要回歸于它所承載的外在形式上,沒有內容的形式是空洞的,沒有形式的內容是枯燥的,純然外在的因素與純然內在的因素能相互協(xié)調,這也是藝術美區(qū)別于自然美的一個重要的特征之一,藝術美不是對自然的簡單模仿,而是融入更多的感情的藝術作品。藝術理想始終要求外在形式本身就符合靈魂,美的根源是靈魂,事物內在的心靈性的總和不僅是外在形象的整體,而且它充滿它的各個部分。
美的個性,也就是理想的個性,黑格爾通過三點去論述,首先以柏拉圖的詩歌作為引子,引出藝術的“靈魂”,而后通過三點論去論述了美的個性、藝術的靈魂。藝術作品之所以稱之為藝術品,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傳達了更多的內在精神在作品本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靈魂”。然而這種獨立自由是通過藝術帶來的,并不是由于事物本身就已有的這種無限性。藝術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觀存在的事物所顯現(xiàn)的作為真實的東西來了解和表現(xiàn),這就是說,就事物對于符合本身和符合自在自為的內容所現(xiàn)出的適合性來了解和表現(xiàn)。所以藝術的真實不應該只是所謂“摹仿自然”所不敢越過的空洞的正確性,而是可以把自己如實的顯現(xiàn)于外在事物。
在“藝術美的理念或理想”中,黑格爾對“理想”一詞加以了釋解,黑格爾所說的“理想”和我們一般所說的“理想”不同,它就是“具體的理念顯現(xiàn)于適合的具體形象”,也就是真正的藝術作品。黑格爾所說的“理想”包括一般所說的“典型”,但比“典型”較廣,因為整個藝術是“理想”,不僅是人物或情境。同時,在藝術的目的中,黑格爾論述了三個觀點:摹仿自然說,激發(fā)情緒說,和更高的實體性的目的說,這三個觀點都和我們所論述的內容有很大的聯(lián)系,摹仿自然說的觀點是藝術的目的就是摹仿,也就是直接反映現(xiàn)實世界,這種觀點是和我們現(xiàn)在所論述的藝術的理想相背弛的,我們都知道藝術之所以美,并不是完全取之于它的外在形式的,而更多地是它所反映的內在精神,也就是說藝術的核心是靈魂,而不是單純的摹仿,如果我們只是對現(xiàn)實的單純自然形式的摹仿,這種摹仿也只能成為一種技巧,而不是藝術作品。激發(fā)情緒說,這一層次就比前一個層次要高級一些,它開始關注心靈情感的展現(xiàn),從某種意義說,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一顆心的心路歷程,目的就是讓大眾能清晰地認知和感受,情感的激發(fā),心靈對各種生活的體驗,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以這種具有特殊形式的外在形象來引起一切內在的激動。更高的實體性的目的說,是更高層次對現(xiàn)實世界的反映,這和藝術作品作為訴之于人的感官的,從感性世界吸取源泉的作品有很大的相關性。美的藝術用意在于引起情感,說的更確切一點,是引起適合我們的那種情感。
理想對自然地關系,簡而言之就是藝術美和自然美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已經論述了藝術美或理想的核心是靈魂,外在形象只是反映內在事物的一個表達方式,兩者在藝術理想的表達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展開了我們對藝術理想和自然的關系。由于我們通常所講的外在因素及形象是和我們所說的“自然”有密切關系的,因而,黑格爾在此提出另一個問題:“藝術究竟根據(jù)眼前的外在照實描繪呢?還是對自然現(xiàn)象提煉和改造呢?”這是個一直在爭論且未被解決的問題。其實這兩種都是存在的,也都曾經被認可,也都是出于某種目的而實現(xiàn)的,摹仿自然說,就是這里的第一方面,當然不是很受人推崇的。對自然現(xiàn)象加以提煉和改造,是對自然的二次創(chuàng)造,也就是說藝術作品是人創(chuàng)造的產品,當我們只執(zhí)著于對自然的描繪時,但往往會失去“理想的真實性”,藝術作品當然需要自然,它來于自然高于自然,當我們擯棄平凡丑陋的自然,產生了對理想表現(xiàn)的追求,理想對自然的關系還在繼續(xù),各種藝術形式都在努力的爭取更有意蘊更有生氣的藝術形式和內容,但理想的終歸理想,自然的終歸自然。
理想與自然的對立,黑格爾給出了三個特征,由淺及深,前兩個特征還是在以推崇心靈的作用,和更深層的特征則說到它們的辯證關系。藝術作品具有完全形式的觀念性,這種觀念性的藝術是介乎單純的有限客觀存在和單純的內在觀念之間的。藝術用這種觀念性把未來沒有價值的事物提高了,它不管這些事物的內容有沒有意義,只為這它們本身而把這些事物凝結起來,成為目的,使我們對本來過而不問的東西發(fā)生興趣。藝術不是一般性的觀念,而是這種觀念的某一個形式體現(xiàn),這些來自心靈的成觀念的內容,不管它的外在形式是什么樣的,藝術作品都將會完完全全的體現(xiàn)出這種普遍性,它是凌駕于單純制作的形式之上的。自然的東西之所以是自然的,并不僅僅是因為它直接存在,而是因為只有心靈才能把自己體現(xiàn)于身體,自然的東西在這里按照它的定性就只顯現(xiàn)心靈的表現(xiàn)。黑格爾運用大量的例子對特征進行了論述。目的是更全面的論述理想對自然的關系。
[1]黑格爾.《美學》第一卷[M].商務印書館,P197-222頁.
B83
A
1005-5312(2014)29-0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