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一種威力
1993年,美國世貿大樓已經發(fā)生過恐怖分子的炸彈攻擊事件;1994年,恐怖分子曾經劫持過一架法航班機,試圖沖撞巴黎鐵塔;只要搭過飛機的乘客都知道,很多以前被允許隨身帶上飛機的物品,都可以作為攻擊性武器。
綜合上述三個信息,2001年的“9·11”事件雖然令人震驚,但是其實不該如此令人震驚。在事件發(fā)生之前,為什么竟然沒有人注意到這些重要的信息,注意它們,并且預測到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哈佛商學院教授麥克斯·貝瑟曼(Max Bazerman)指出,如果企業(yè)高階主管可以發(fā)揮注意的力量,將能作出更好的決定,領導也會更有效率。他提出以下五個方法以釋放注意的威力:
1.創(chuàng)造出第三個選擇。我們常常會從已經被設定好的幾個選項當中,挑出一個答案。但是誰規(guī)定非黑即白?我們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出第三個選擇,把可能性增加更多。
2.你所看到的,不代表一切。領導人經常忽略一些信息。要去除這個盲點,公司開會時可以邀請非典型的與會者參與,或者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看一件事情。透過不同的方式提問與回答,找找看有沒有什么信息,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你原有的結論。不遷就現(xiàn)有的信息,才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
3.意識到自己的偏見。設身處地,從別人的立場看世界。
4.注意沒有發(fā)生的事情。觀察同事或對手選擇不做的事情,看事情可以看得更完整。過度聚焦有時候可能是一件壞事,偶爾也應該看看四周,平常自己不會去注意的事情。
5.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事情看起來順利得太不真實,很可能當中真的有問題。
摘編自 EMBA雜志
第一個被解雇的人
思科CEO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認為有兩件事情是每個經理人都必須認真對待的。
“你要做的最艱難的決定就是讓某個員工走人,尤其是當這個員工人品不錯,而且工作努力的時候。但是,如果領導者不作這樣艱難的決定,那么他面臨的問題可能就不僅僅是這個員工的去留了,而是整個組織的興衰。
對于向我咨詢意見的新任CEO或公司中的新任管理者,我給他們的建議通常是:你的團隊要作的兩個最重要的決定是你雇用的第一個人(以及你提拔的第一個人)和你解雇的第一個人,因為這說明了你想要什么樣的員工?!?/p>
摘編自 騰訊科技
當心“夸”死好員工
兒童教育中有一個重要的理論是“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于是有好事者推崇“好員工是夸出來的”。事實如何呢?
荷蘭心理學家尼爾斯·范得芬認為,人類情感中有兩種形式的嫉妒。一種是良性嫉妒,它激勵你努力超過你嫉妒的人。另一種是惡性嫉妒,它讓你想要排擠你嫉妒的人,并偷偷給他們下絆子。在現(xiàn)實的管理經驗中,后一種現(xiàn)象占了90%以上,表揚引發(fā)的嫉妒大多是惡性的。即便某人的行為確實值得表揚,這種表揚也是在得到了其他同事認可的情況下,才能產生積極的效果。但通常情況下對一名員工的表揚不會得到其他同事的認同,表揚帶來的副作用往往比我們認識到的要糟糕。這是人性的弱點。
所以,請慎重當眾表揚一個人,因為表揚他的同時也就等于是批評了其他所有人。同時,建議增加優(yōu)秀員工的評選比重,以25%-30%之間為宜,使這些人能夠真正形成一種力量,一是用來對抗惡性的嫉妒所產生的壓力,二是事實證明,工作的整體績效確實也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完成的。
摘編自 中人網
不要KPI?別逗了!
先有索尼公司前常務董事天外伺郎歷數(shù)弊端:《績效主義毀了索尼》,后有通用汽車前副總裁鮑勃·盧茨現(xiàn)身說法:《績效致死:通用汽車的破產啟示》。確實,績效管理需有度,過猶不及。但偉大的谷歌和傳奇的小米都沒有KPI么?
谷歌確實沒有KPI,不過它有一個叫OKR(目標和主要成果)的玩意兒。員工制定一個目標(O),然后設定一系列“主要結果”(KR),用來衡量目標是否達成。目標的設定要明確、可衡量,例如不要說“想讓網站更漂亮”,而要說“讓網站的訪問速度提高30%”。這跟KPI有區(qū)別嗎?
小米沒有KPI?董事長雷軍說沒有,總裁林斌說有。林斌在接受采訪時說過:“我們不把財務指標,例如銷售額等當成目標和考核指標,而是鼓勵員工以客戶為中心……客戶對產品體驗的滿意度就是標準。同時,我們還有很多指標來提升員工和公司,例如做到手機維修一小時內完成,配送速度從三天提升到兩天等?!焙苊黠@,小米不是沒有KPI,而是它的KPI關注客戶指標而非財務指標。
管理是通過別人或與別人一起實現(xiàn)組織目標,而績效考核是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基本手段:與員工一起設置目標,掌握目標進度,適時調整措施或目標,評估目標實現(xiàn)情況,反思并開始下一輪目標循環(huán)。所以,沒有考核就等于沒有管理。這是常識。
但管理不應止于績效??冃е?,是企業(yè)文化。一個企業(yè)的文化,在大致統(tǒng)一的底色之上,應該有著馬賽克一樣的多元與斑駁??冃Э己说淖饔门c終極目的,就是塑造統(tǒng)一而多元的企業(yè)文化,讓員工獲得經濟回報之外的工作意義感和企業(yè)認同感,那么主動性和成長將是應有之義。
摘編自《中歐商業(yè)評論》
新創(chuàng)公司的銷售要訣
賣給正確的客戶。把產品和服務賣給所有人是白日做夢。因此需要事先調研,弄清哪些人是最有可能買你產品的人。另外還要提供免費試用等服務,這樣才能找到盡可能多的目標客戶。
客戶跟蹤服務。新創(chuàng)公司容易忽視對銷售業(yè)績的一貫跟蹤和排名。大公司通常會采用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tǒng)對每個潛在購買者跟蹤。但對于小型的新創(chuàng)公司,即便沒有經費購買CRM軟件,也可以采用電子表格這樣的免費工具對銷售業(yè)績進行跟蹤。關鍵是,要培養(yǎng)潛在的客戶。
與客戶對話并建立關系。銷售有時意味著要說服客戶購買他們實際上不需要的東西。但是對于新創(chuàng)公司來說,認清潛在客戶,并建立關系,然后將客戶需求和自己的產品建立對接關系才是關鍵。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最重要的銷售目標應該是跟客戶進行對話,通過對話將產品介紹出去,建立關系。
建立信用,保持品牌。創(chuàng)業(yè)公司自然會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創(chuàng)業(yè)者要控制好自己的各種情緒,并跟潛在客戶建立有建設性的談話,把產品和服務傳遞出去。初創(chuàng)公司應該如何贏得信任呢?一個辦法是向客戶分享你們的行業(yè)經驗。
摘編自 快鯉魚
袁岳:聽八卦學營銷
“八卦”是一種特別的游戲模式,參與八卦的人都得有所貢獻,否則就有點合不來,因此即使你本來不會八卦的,參與八卦久了就學會了八卦。同時,它又以故事的方式展開,因此生動、可傳播,進可以演繹,退可以歸納。
八卦也是一種特殊的人性溝通方式,在有八卦的地方本身就有了一種情誼與信息交流的模式,盡管有很多老板不喜歡,但實際上八卦是一種群體生命力的象征,是顯示適宜工作的環(huán)境指標之一,甚至能幫助群體保持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
讓我們來學學八卦模式。
1.有主題,用主題來設定場景;2.有情節(jié),八卦的展開有很多的情節(jié),而且有很多的細節(jié),細致到難以置信的程度;3.有類似的場景加強,一個人的分享可以激發(fā)參與者分享與編制類似的故事與信息,從而形成分享場;4.將分享的信息進一步向其他八卦圈傳播,進而形成滾動效應;5.八卦是一種長期分享以后形成的親密的關系形態(tài),它并不像新聞發(fā)布那樣正式與正經,但它顯示一種可分享的狀態(tài),如果你被排斥在圈外,不管多大的領導,就關系緊密度本身而論,你是被邊緣化了的。
領導要接受甚至鼓勵八卦文化嗎?不一定勉強自己,而是應該以輕松的心情去看待,可能的話以自然一點的心態(tài)參與傾聽,也許會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個不錯的理解員工的渠道,或者因為這樣的參與,大家更容易把領導看成親切的人。但也要注意,八卦圈往往有很多個,領導只陷在某個圈也是不平衡的。
摘編自 新浪博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