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隱忍 傷痛記憶承受 好心做壞事
到湘西鳳凰的時候,買過黃永玉的一本書。
一篇追憶沈從文(黃永玉表叔)的文章里講道:永玉小時候,跟鎮(zhèn)上一個老鐵匠是忘年交,喜歡坐在鋪子里看他打鐵。鐵塊在爐膛里燒紅以后,七十多歲的老鐵匠會用手伸進爐膛拿出鐵塊。永玉提醒他應該用鐵鉗,老鐵匠就立即甩掉烙鐵,責怪他不該提醒他,害得他燙著了。否則,就算捏著燒紅的鋼管,本來他也是不會痛的。
永玉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不提醒就不會痛呢?他后來知道,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提醒的。
那書里說:“從文表叔仿佛從未有過弟弟妹妹……他不提,我們也不敢提,眼見他捏著三個燒紅的故事,哼也不哼一聲?!?/p>
沈從文有一個三弟,生得英俊瀟灑,智勇雙全,抗日戰(zhàn)爭中屢建戰(zhàn)功,曾做到國民黨的中將。抗戰(zhàn)結(jié)束后,三表叔不愿打內(nèi)戰(zhàn),毅然解甲歸田,攜妻帶子回到鳳凰隱居。新中國成立后,三表叔在被押往懷化(據(jù)說是去培訓改造)途中被槍殺在河灘上。沈從文有一個妹妹,聰明美麗,能詩會文,自幼跟著他到北京,后因情感挫折精神失常,回鳳凰后走失,就此不知去向。那么多年里,沈從文默默地做他的學問,寫他的文章,這些骨肉的故事,他提都不提一句。
那就是永玉說的三個燒紅的故事。忘是忘不了的,哼是不能哼的,只好自己承受著,鈍化心靈那一塊區(qū)域的感知。然而,千萬別去提醒他們,那是沒有柵欄、沒有圍墻的一種極為脆弱的保護,只靠自己的意識將它置于模糊、似有似無的狀態(tài),一旦提醒,強行截斷就失效了,尖銳的疼痛就長驅(qū)直入。
別讓他們痛,那些捏著故事的人,那些燒紅的往事。
【素材分析】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底最柔弱的地方,我們所應該做的是,隱忍著不去觸痛他們。每個人都要歷經(jīng)挫折,只有超越了自我,才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努力鍛造自己的心靈,使內(nèi)心更頑強,更堅韌。沒有什么是心靈不能承受之重,扛起來,走過去,又是一片天。
【速用名言】
1.每個人的記憶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學。
——英國作家 赫克斯科
2.最恰當?shù)木嚯x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文化學者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