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鶯
兒子上初中三年級了,寒假我給他選擇了幾本中國古典名著,尤其是讓他仔細閱讀《紅樓夢》,品讀一下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以及她倆在詩詞歌賦方面的造詣,對將來考取文科大學(xué)會有很大的幫助。
兒子看了幾天的《紅樓夢》,就說里面的話語太過文言,一些人物關(guān)系,搞得他很是頭疼,理解不了??粗麑幙扇タ磩勇s志,也不愿意細讀《紅樓夢》的態(tài)度,我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準(zhǔn)備和他一起重讀紅樓。
我對他講,《紅樓夢》是曹雪芹在家境中道敗落時期寫的。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是他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的保姆。他的祖父曹寅少年時,做過康熙的伴讀和御前侍衛(wèi),是皇帝的親信。他家從曾祖父曹璽開始,三代四人出任過“江寧織造”一職,前后長達六十年之久??滴趿文涎?,其中有四次是以“江寧織造”為行宮,由曹寅主持接駕。雍正五年,因為曹雪芹父親的經(jīng)濟問題,被撤職抄家,遷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這樣一個官宦世家,又遭遇家道敗落的不幸,人生在大起大落中,盡嘗個中滋味。作為一個文化人,在思想處于極度壓抑的時候,寫出來的東西應(yīng)該是最真實的。
兒子說:“那《紅樓夢》里的金陵十二釵中哪個最有才氣,值得學(xué)習(xí)和借鑒呢?”
我說:“應(yīng)該是賈探春和薛寶釵最有個性吧。”探春雖然出身不太好,母親只是賈政的一個偏房,但她卻是賈府里難得的改革派。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她為了克服賈府的經(jīng)濟危機,采用公開競標(biāo)的方式,把大觀園里的樹木分包給園中的媽媽們搞承包。她對自己改革的評價是“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窮堯舜之辭,背孔孟之道?!痹谒磥恚?jīng)濟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利”。很顯然,探春對于改革的思考是直線式的。
與之相反,薛寶釵采用的是懷柔政策,她說:“你才辦了兩天的事,就利欲熏心了?”寶釵考慮的是承包可能產(chǎn)生的負(fù)面影響,她認(rèn)為能夠直接承包,并得到好處的只是少數(shù)人,大多數(shù)人心里仍是不服。如果不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那么承包就可能遭遇種種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薛寶釵建議:承包者年終時拿出若干吊錢,來分給在園中辛苦勞作的其他媽媽們,讓她們也能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就會相安無事。
薛寶釵的“小惠”主張,不僅兼顧了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同時也為承包者的經(jīng)營提供了新的保證,的確是一個符合“惠而不費”的雙贏高招。
《紅樓夢》中還匯集了大量的詩詞歌賦。比如《題石頭記》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其語言老練精美,生動流暢,深刻的體現(xiàn)了我國古典風(fēng)韻和文化內(nèi)涵。《青埂峰頑石偈》里的“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鳌?,?yōu)美的詞句和一系列的修辭手法,把事物或是思想描寫的更加生動、唯美,讀罷為之感動。
兒子在聽了我的講解后,很快對《紅樓夢》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重新捧起書本翻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