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11月16日早上7時許,陜西省西安市網友“該是時候”和另外一名女同事搭乘202路公交車上班,上車后她們順利找到座位。一名后來上車的老人向她們“索要”座位,因為覺得受到了侵犯,“該是時候”的同事并沒有向老人讓出座位,沒想到這位老人竟然口出臟話,并一屁股坐到了女孩的身上。
西安市這位老人的做法讓人覺得很費解:一是此前類似的事情曾在陜西延安、河北石家莊等地發(fā)生過,人們對其早有“相互理解,勿過激”的定論,老人再次重復這樣明顯會受指責的事情,讓人遺憾。二是女孩不讓座是個道德問題,老人坐其腿上,已經涉嫌性騷擾等,明顯是個法律問題,豈能用違法的辦法去“索要”一個座位。
縱觀類似的幾起公交車上老大爺坐女孩腿上事件,我們不難發(fā)現,如今確實有不少人缺少素養(yǎng)和道德,不懂得相互理解和謙讓。但更讓人遺憾的問題顯然在于,面對不懂禮貌、傲慢者時,一些人的教育與指責方式,同時很不禮貌和傲慢。比如西安市這位“索要”座位的老人,其在車上還有其他座位的情況下,讓女孩給他讓座,本身就不是很妥。更嚴重的是,要求別人讓座,完全可以用禮貌的語言提醒,而不是一上來就“提住她肩膀的衣服,讓她站起來”,然后略有不從,就“說起了臟話”“一屁股坐其腿上”。
如此一來,一方面老人沒有主動尊重女孩的權益,激起了女孩的反感和逆反情緒,使本來覺得可以讓、也應該讓座的她,有意不讓;另一方面,老人自己也丟了最起碼的素質和道德。須知,理解、信任、尊重等都是相互的,用粗暴甚至沒有素質和道德的方式去索要別人的禮貌、信任、理解、尊重和敬老意識,明顯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
事實上,道德從來都只是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不是靠勒索就能換得的。在法律沒有規(guī)定某類人必須給另一類人讓座的情況下,讓座明顯只是一個道德問題。因為,“坐腿爺爺”式的道德勒索,比不讓座更不道德、更沒素質,其結果也必然是傷害了社會整體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