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陽
在烏魯木齊市眼睛離不開手機的“低頭族”的身影無處不在,公交車上、候車室、飯館里……生活的每一個縫隙都被手機填滿。
打電話、上網(wǎng),手機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方便。10月22日,南京一名男子經(jīng)過一火車道口時,因低頭專注看手機竟“逼?!绷嘶疖?。那么,首府的手機一族們是否也如此沉迷,心甘情愿地成了智能手機的“俘虜”?讓安全、親情、友情在智能手機面前“失寵”呢?
10月23日到26日,記者在烏魯木齊市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無論在等車、坐車、吃飯等各種場合,只要有時間,都會習(xí)慣性地掏出手機,雙眼緊盯屏幕,低頭刷微博、玩游戲、發(fā)微信,時刻關(guān)注著手機上的動態(tài),成了走到哪兒都低頭擺弄手機的“低頭族”。記者在一個十字路口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過馬路玩手機的行人占到了一成。
候車人中有三成“低頭族”
調(diào)查中,記者發(fā)現(xiàn),在烏魯木齊市眼睛離不開手機的“低頭族”的身影無處不在,公交車上、候車室、飯館里……生活的每一個縫隙都被手機填滿。低頭玩手機儼然不只是一種現(xiàn)象,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們每天的精神調(diào)劑品。甚至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p>
23日到26日,記者乘坐14路、58路、7路公交車發(fā)現(xiàn),一些年輕乘客不管是坐著還是站著,都沉浸在手機世界里。
23日18時40分,記者在紅山車站上了一輛14路公交車前往西山方向,擁擠的車廂內(nèi),車廂前方,坐著和站著的有五六名乘客在玩手機,其中一名女士一手抓著吊環(huán)一手?jǐn)[弄著手機。19時10分,車行駛到了西山西街104團車站,30分鐘里這位女士的眼睛基本上就沒有離開過手機。同樣,26日12時48分,在長江路冷庫車站,一位等車的女士一直低頭玩著手機,隨后記者與這位女士一同登上了一輛58路公交車,從冷庫車站到大西門車站的14分鐘時間內(nèi),這位女士一直坐在車上用手機玩游戲。
在車站等車時,玩手機似乎成了不少乘客打發(fā)時間的方式。26日11時10分許,在軍供客運站候車室內(nèi),23名乘客中,就有8名乘客正在玩手機。隨后,記者來到火車南站站前廣場時,也有部分乘客正拿著手機打發(fā)時間。
用餐逛公園,手機成“伴侶”
“現(xiàn)在不少人過度依賴手機,有許多學(xué)生一放學(xué)回家,就玩手機,父母喊吃飯也不理睬,更不用說與父母聊天了,甚至有人請朋友吃飯,都是各自顧著玩手機。”市民吳女士說,她就曾看到一對情侶,在餐廳點完菜就各自低頭玩手機,都不怎么交談。
果真如此,26日15時,在紅山一家快餐廳,不少客人正聽著音樂就餐,記者注意到,兩個年輕人點了薯條和飲料等食品,其中一人一邊玩手機,一邊吃東西,另外一個人只顧著吃東西,記者觀察了十幾分鐘,發(fā)現(xiàn)2個人之間并沒有什么交流,“各忙各的”。
其實,“低頭族”的畫面到處都是,26日中午,記者在人民公園內(nèi)看到,一對年輕夫婦帶著一名6歲左右的女孩,一家三口漫步在公園內(nèi),可是男主人眼睛一直盯在手機上,而此時,在公園的一條游船上,也是一家三口,女主人拿著一本書在輔導(dǎo)孩子,男主人則看著手機。
“現(xiàn)在手機已經(jīng)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已經(jīng)離不開它了,沒有手機的生活無法想像?!笔忻駨埮空f,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機,吃飯的時候看手機甚至每天乘坐公交車上下班時都會關(guān)注微信里的信息,看朋友們各種曬出游、曬美食、曬養(yǎng)生,不亦樂乎。
一成人過馬路時玩手機
相比在公交車上、候車室、飯館里玩手機,過馬路、過臺階時玩手機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可有些人對此卻不以為然。
看一眼馬路,再看一眼手機,然后再看一眼馬路,這樣循環(huán)往復(fù)著通過斑馬線。10月26日上午,記者在長江路伊寧路路口就見到了不少“低頭族”過馬路時共有的動作。
在記者蹲守路口的半小時內(nèi),不完全統(tǒng)計,大約有上百人從這個路口通過。其中,過馬路時不時低頭看手機的有10人,占到了一成。
給記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位20歲左右的女孩和一名七八歲的男孩,女孩通過斑馬線時,一直盯著手機。而小男孩,是拿著手機打電話通過馬路的,當(dāng)記者告訴他要注意安全時,小男孩根本就沒有理會,只顧著繼續(xù)打電話。
通過地下通道和天橋臺階時,玩手機同樣存在安全隱患,可“舍不得”手機的人更多。26日中午,在大西門一個地下通道口,記者觀察了十分鐘,就發(fā)現(xiàn)有十個人一邊上下地下通道的臺階,一邊玩手機,不完全統(tǒng)計,玩手機在通過的行人中,占到了二成。
不僅是行人,部分機動車駕駛?cè)艘渤闪恕暗皖^族”。記者在一些十字路口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司機等紅燈時也在低頭玩手機。對此有人還“不在乎”,他們認(rèn)為,“都已習(xí)慣了,管不住自己,再說反正眼睛盯著前方的,只是刷一下微博,看一下電話沒什么的。”。
剛剛大學(xué)畢業(yè)的小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手機控”,有時候手機玩著玩著就忘了是在過馬路。她對記者說,仔細(xì)想想,低頭過馬路,尤其在十字路口和車輛比較多的地方,確實挺危險,以后一定要注意。
對于行人過馬路玩手機,司機張先生告訴記者,幾乎每天都會遇見安全意識薄弱的行人,他們一邊看著手機一邊過著馬路,不管不顧的。
“低頭族”引發(fā)社會關(guān)注
如今,公交車上玩游戲,等紅燈時看短信,過馬路時刷微博,這些不分場合、隨時隨地低頭玩手機的人群被稱為“低頭族”。有的人全神貫注于手機之中,有的甚至沉浸在其中忘乎所以,因此安全隱患,影響視力下降等問題引發(fā)了社會廣泛關(guān)注。
先說安全,10月23日《現(xiàn)代快報》報道說,10月22日,南京一名男子經(jīng)過一火車道口時,低著頭專注看手機,連火車鳴笛聲都沒聽到,火車貼身而過,男子受驚倒地,幸好沒受傷。隨后,火車也緊急停下。這次事故導(dǎo)致火車在現(xiàn)場停留了18分鐘,寧蕪線多趟列車進站時間受影響。
說到健康,一篇《家長欲自掏40萬為全校學(xué)生換成非智能手機》的報道,在百度中輸入此標(biāo)題,相關(guān)結(jié)果約58400個,這篇報道說的是10月初,重慶一名家長因兒子沉迷于玩智能手機成了近視眼,后換普通手機,兒子視力好轉(zhuǎn),為了能讓更多的學(xué)生從手機屏幕里解脫出來,遂聯(lián)系校長表示愿出資40多萬元為全校學(xué)生換非智能手機。
再回到烏魯木齊,早在去年年底,哈密路一餐館老板因一些年輕顧客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點了餃子也不快快吃,只顧著玩手機,導(dǎo)致餐館的翻臺率降低不少。為此,老板貼出了“諒解通知”:禁止就餐時玩手機、通電話時間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