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湘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紐帶,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公生明,廉生威”,干部的道德、品行、操守在貫徹群眾路線過程中具有關鍵的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是要在全社會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清風正氣,建設廉政文化?!吧平撸冉渖?,而后人”,黨員干部走在前面,為民務實清廉,以身示范,積極推動廉政文化建設,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才能使我們黨經受各種考驗,永葆青春的生機和活力。
一、 廉政文化建設是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體現
(一)廉政文化根基源于人民群眾
廉政文化,是一種關于廉潔從政和廉政建設的文化,包括廉政知識、規(guī)范、信仰以及與之相應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評價。干部廉政文化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對于干部規(guī)范生產生活的理解和認識,反映了人民群眾樸素的道德期盼。中國古代先賢倡導為政清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立身準則見諸于經史子集,士大夫講究禮義廉恥、清廉自守、重義輕利的故事史不絕書。老百姓渴盼清官、歌頌包公的社會心理滲透在民間傳說和戲曲里面。這都體現出干部廉政文化核心是一種源于廣大人民群眾思想意識的價值取向和觀念。人民群眾對清廉的渴望是廉政文化不竭的原動力,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賦予廉政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人民群眾的熱心參與是廉政文化不斷壯大的推動力。
(二) 廉政文化體現“文治教化”和“以文化人”
廉政文化,在2010年3月六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中界定為:“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潔、鄙棄貪腐為價值取向,融價值理念、行為規(guī)范、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人們對廉潔政治和廉潔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彼暮诵膬r值觀是為民、務實、清廉,彰顯的是對從政者職業(yè)道德和社會公德的要求,是對人性、人生、人文的關懷。廉政文化的最終目的是用先進文化占領人們的思想陣地,幫助人們樹立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品性修養(yǎng),引導人們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充分發(fā)揮思想先行、文化先導的推動作用。
(三)廉政文化遏制腐敗文化滋生蔓延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存在“家長制”、“官本位”特權思想等,資產階級的極端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以及市場經濟帶來的物質利益誘惑等負面因素,為腐敗行為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有些黨員干部宗旨意識不強,患得患失,個人主義嚴重;有的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飄浮,工作不實;有的艱苦奮斗意志淡化,講排場、比闊氣,貪圖享樂,奢侈浪費;有的缺乏原則性,怕得罪人,怕丟選票,遇到矛盾繞道走;有的組織紀律觀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腐敗現象可怕,但最可怕的是腐敗獲得一種文化上的支持,成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它具有強大的腐蝕力,腐蝕黨員干部的黨性,腐蝕干部隊伍的戰(zhàn)斗力,腐蝕掉我黨的公信力,如同“溫水煮青蛙”,在腐敗文化的溫床中逐漸喪失掉人民群眾對我黨執(zhí)政的信任。
古人云,“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干部廉政文化是克制、反對、消除“腐敗文化”的最好武器。作為一種精神的道德意識控制手段,其包含的精神理念、價值觀念、道德準則,為黨員干部在內心深處筑起一道防止腐敗的“防火墻”。
二、好干部標準是干部廉政文化建設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好干部20字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言簡意賅,意蘊深遠。
“信念堅定,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干部的脊柱,補足鈣,挺直胸,屹立天地;“為民服務,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價值取向和衡量尺度”,是干部的紅心,真心誠意,群眾擁戴;“勤政務實,真抓實干,堅持干一件成一件”,是干部的腿腳,踏石留印,垂青千古;“敢于擔當,任其職、盡其責,在其位、謀其政”,是干部的手掌,攻堅克難,托起一片藍天;“清正廉潔,看事業(yè)重如山,視名利淡如水”,是干部的身體,懷一身正氣、灑兩袖清風。20字標準刻畫了一名新時代好干部形象,作為干部廉政文化建設的內核,統(tǒng)一為干部的職業(yè)道德、行為規(guī)范和品行操守。
三、干部廉政文化建設是制度、行為、形象與精神相統(tǒng)一的三維統(tǒng)一體
文化的結構由內及表分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精神層的精神文化是核心與靈魂,物質層的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是文化的外層部分,是核心的外在表現。好干部標準作為干部廉政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確定了干部從政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職業(yè)道德及精神風貌,最終成為黨員干部的統(tǒng)一行為和具體表現,需要加強制度建設、行為管理和形象塑造,三維一體,打造服務群眾、群眾愛戴的廉潔干部隊伍
(一)制度建設,規(guī)定干部行為準則
廉政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讓執(zhí)掌運用公共權力的組織和個人服從它所蘊含的一套行為準則,這可以促進黨員干部行為自律 。2010年2月,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2013年1月,中央再次頒布《六條禁令》。將廉政意識融入到廉政制度中,將黨員領導干部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固化為制度,將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建設體現為具體的要求和準繩。廉政制度為廉政文化提供了行為標桿和剛性支撐。
(二)行為管理,加強廉政教育與監(jiān)督
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的審議時提出的“三嚴、三實”,是黨的領導干部的為官之道和行為準則,引導激勵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引導激勵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強化責任擔當,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堅持廉政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強化領導干部秉公用權、清正廉潔的價值觀念 。
教育引導的同時,監(jiān)督和懲戒是行為管理的另一重點。我黨對黨員敗類違法亂紀腐敗行為采取“零容忍”的強勢態(tài)度,體現了反腐既“打老虎”也“打蒼蠅”的堅定決心,強化監(jiān)督,以懲為戒,警醒黨員干部堅守道德底線,永葆政治本色。
(三)形象塑造,凝聚廉政文化正能量
中央八項規(guī)定提出后,政治局各位常委也都以身作則,嚴格執(zhí)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視察時,輕車簡從,道路周邊無歡迎橫幅,無列隊迎送,真正做到了不擾民、不封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自己主持召開的會議上,不允許與會人員照稿宣讀,要講實在話,學會深刻思考。從高層做起,從干部做起,中央領導集體對八項規(guī)定的執(zhí)行起到了帶頭表率和示范引領作用。
楊善洲同志,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書記,擔任保山地委領導近20年,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在領導崗位期間堅持不利用職權給家人和家鄉(xiāng)辦事,退休后,回到家鄉(xiāng)義務植樹造林22年,實現了“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人生諾言。
清正廉潔、品格高尚的黨員干部形象,體現的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良好作風,在老百姓心中積淀出共產黨人的“威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干部廉政文化建設加強好干部的形象塑造和正面宣傳,既是樹榜樣立標桿,也是讓我們的黨員干部深入人心,讓老百姓心中那桿秤稱到當代黨員干部的重量,讓黨的群眾路線作風建設柔風細雨滋潤老百姓心田。
參考文獻:
[1]李君如.改進工作作風踐行群眾路線八講[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3.1.
[2]王合倫.廉政文化建設熱點面對面:黨政干部讀本[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3.1.
[3]于立志.與領導干部談官德[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12.
作者單位:重慶醫(yī)藥高等??茖W校
責任編輯:胡 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