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
各位女性朋友,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不懂收拾的女人呢?
這或許是一個能夠讓我們有所自覺的絕佳契機,但要是有人因此把不會收拾看成是一種無能或缺陷,認定自己“就是個缺乏收拾能力的沒用的女人”,或是覺得“沒辦法,我一定是有ADD(注意力缺失癥)”,那就太遺憾了(不過實際上,的確也有一些人需要求助于醫(yī)師進行必要的咨詢)。因為無論如何,這其實都是在自責。
男人又怎么樣呢?我們好像很少聽到“不會收拾的男人”這種說法,而是會用“不收拾的男人”來形容。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這也就是說,女人會將不會收拾看成是一種能力的缺乏而自責,而男人則是將雜亂不堪視為一種狀況,對雜亂的狀況本身憂慮不已。
這就顯示出一種根深蒂固的成見——說穿了,收拾只不過是家務(wù)事,是女人的事。既然是家務(wù)事,那么會做就是理所當然的。這種觀念長久以來一直緊緊束縛著女人,所以女人才會自責,所以才會引致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
至于男人,他們則是把雜亂視為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或許也是出于上述的觀念。男人從心底就認定收拾是女人的工作,所以絕對不會因為家庭環(huán)境雜亂不堪而責怪自己。
如果你正好是一位認定自己是沒用的、不懂收拾的女人,并且正在為此而自責,何不假設(shè)自己是男人,不帶任何個人情緒地去看“眼前是一片沒有收拾的雜亂狀況”、“我為什么要把收拾當成是一種能力呢”,稍微以俯瞰的觀點去看,自然而然就能避免感情用事了。
總之,不要帶著負面情緒,不要自責,這是非常重要的。把收拾當成是一種能力——干脆先直接把這件事給斷舍離了吧!
《斷舍離》中明確地將“收拾”定義為“篩選必要物品的工作”,與單純的整理或掃除不同??傊?,“減少物品=舍的行為”是最關(guān)鍵的行動。如果物品不減少,也就別奢望徹底整理或掃除了。
不過,物品減少并不等于大功告成,最重要的是要把空間里物品的總量減少到能讓住在里面的我們覺得舒適的程度。這也就是說,要重新檢討放在家里的物品與我們的關(guān)系,取回那些被物品奪走的空間和能量。
如果是一直過著那種對物品的量沒有意識、毫無自覺的生活,那么家里的物品就會不斷地增加再增加,所體現(xiàn)出的形式在男女之間會有所差異。
大部分男人都是斷舍離“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當中的“執(zhí)著過去型”。換句話說,就是收藏家個性,像是把從剛出社會到退休所有領(lǐng)帶都擺進衣柜里、毫無緣由地收集各種文學集,把小時候喜歡的卡通模型玩具也都留著……這些東西經(jīng)常被當成寶貝一樣收藏著,而當事人卻從來沒想過檢討物品與現(xiàn)在的自己之間的關(guān)系。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必須要清楚分辨出當事人是喜歡物品本身,還是僅僅喜歡“收集”這個行為。如果是前者,無論物品有多少,都可以說是良好的關(guān)系。至于后者,則是自我存在感的證明。
男人往往會通過物品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通過物品向人們展示“我過去立下過這么多的豐功偉績”、“我能弄到這些個寶貝,多厲害”。
曾經(jīng)有位讀者對我說:“丈夫退休以后,我想把他的西裝扔了,結(jié)果被他大罵一頓:‘你要不要連我一起扔出去呢?”這些物品對男人來說,是與自己連為一體、難以割舍的存在。
每個人都有希望得到外界認同的“認同欲望”,男人尤其更愛把社會對他的認同和評價視為自己獨特性的證明,所以他們才喜歡把某些物品當成是自己存在、獲得認同的證據(jù)留存下來。
在這種時候,做妻子的該怎么做呢?斷舍離的大前提是不可以擅自處置同住的家人的物品,所以如果希望丈夫收拾時,不妨這么說:
“你的品位這么棒,所以才更要精挑細選呀?!?/p>
千萬不能說的是“趕緊拿去扔了”,這種會重創(chuàng)男人自尊心的話,會造成反效果??赡苡腥艘棺h了:“這么肉麻的話,我怎么說得出口???丟死人了!”但如何巧妙地表達出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就要看個人的本領(lǐng)了。因為無論怎么說,妻子的肯定可都是能令男人喜不自勝的。
編輯/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