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世洪
孫伏園在《哭魯迅先生》一文中談到過魯迅的一件往事,讓人不勝唏噓。
魯迅一生,衣著非常樸素,平常只穿舊布衣,褲子總是單褲。即便是北平的大冷天,也永遠(yuǎn)穿著這樣的單褲。
魯迅的母親周老太太看見魯迅的褲子還是三十年前留學(xué)日本時買的,已經(jīng)縫補(bǔ)過多回,她多次提醒魯迅買一條來換,魯迅總是不肯。后來,見大冬天里魯迅還穿著這條舊單褲,她實(shí)在看不下去了,就叫魯迅的妻子給他做了一條棉褲,等魯迅上班去后,偷偷地放在他的床上,混合在其他衣褲里,希望他一不留神能穿上。沒有料想,魯迅回家后,一眼就看到了那條新棉褲,他非常生氣,竟一下子把這條棉褲從屋子里扔到了門外的天井里。
周老太太非常擔(dān)心魯迅的身體,就私下里找到魯迅的學(xué)生兼摯友孫伏園,說魯迅有時還能聽聽他的意見,要他勸勸魯迅。
孫伏園找到魯迅,委婉地轉(zhuǎn)告了周老太太的意思。魯迅沉吟了片刻,對孫伏園說:“一個獨(dú)身的生活,決不能常往安逸方面著想的。豈但我不穿棉褲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沒有換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換。你再看我的鋪板,我從來不愿意換得舒適些,我也從來不愿意換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孫伏園聯(lián)系起魯迅的日常生活,發(fā)覺先生所講確實(shí)如此。魯迅的家中只有床鋪、網(wǎng)籃、衣箱、書案等簡單的東西。萬一什么時候要走,他只要把鋪蓋一卷,網(wǎng)籃或衣箱任取一樣,就是登程的旅客了。
魯迅刻意做生活的苦行僧,卻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中去。魯迅拒絕穿一條棉褲,拒絕讓生活變得安逸,讓我們看到了大師的本色。
endprint